1TeachingPlanName_崔海庆__AcademicYear_08-09__Term_first_Date_____Period____Textbook口腔组织病理学SpecialtyandStratification06口腔医学本科Content第五章口腔粘膜Teachinghours4Objectives口腔粘膜,涎腺Keypoints基本组织结构,口腔各部位粘膜的特征,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Pointsdifficulttounderstand口腔粘膜,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ContentforselfstudyNoneTeachingequipmentCAIRelatedknowledge年龄变化Teachingmethods讲授Outlines,requirementsandtimeallocation一、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一)上皮层1.角化的上皮由表层到深层依次为:(1)角化层(2)粒层(3)棘层(4)基底层(1)角化层:最浅表的一层,由角化和不全角化的扁平细胞构成。角化分为正角化和不全角化。(2)粒层:位于角化层的深面,由2-3层扁平细胞构成。胞浆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染色深,胞核浓缩。(3)棘层——位于粒层的深部。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是上皮中层次最多的细胞,且此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4)基底层——位于上皮的最深面,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2非角质形成细胞不参与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不含桥粒和张力细丝。在普通切片下,胞浆不着色,所以也叫透明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1)黑色素细胞:口腔粘膜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来源。来源:神经嵴细胞部位:基底层形态:有突起,光镜下透明功能:形成黑色素5minAbout10min10min10min10min10’10’2Outlines,requirementsandtimeallocation(2)朗格汉斯细胞:形态:多突起,电镜下可看到朗格汉斯颗粒。部位:基底层和棘层。来源:造血组织。功能: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粘膜的免疫功能有关。(3)梅克尔细胞分布:基底细胞层内。功能:起触觉受体的作用。(二)固有层: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纤维:Ⅰ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无定型物: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蛋白多糖和血清蛋白。功能:调控上皮细胞的分化、支持和营养作用。(三)基底膜1.定义: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一膜状结构。厚约1-4微米,PAS染色阳性,嗜银染色阳性。2.基底膜构成电镜:由透明板、密板、网板构成。其中网板来自于固有层。在类天疱疮,上皮和结缔组织在透明板处分离形成上皮下疱。癌前病变时,基底膜中的Ⅳ型胶原蛋白发生改变,有利于癌变细胞向结缔组织中浸润。二.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一)分类口腔粘膜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咀嚼粘膜、被覆粘膜和特殊粘膜三大类。1、咀嚼粘膜包括牙龈和硬腭粘膜。上皮有角化,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胶原纤维束粗大排列紧密。2、被覆粘膜除咀嚼和舌背粘膜以外的所有粘膜。上皮无角化,胶原纤维束不如咀嚼粘膜者粗大,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平坦,结缔组织乳头粗短。3、特殊粘膜:即舌背粘膜2唇(1)唇的皮肤部——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特征:有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等。(2)唇红——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狭长的结缔组织乳头,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所以呈红色。(3)唇粘膜——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层较厚,可看到唇腺。3.舌背粘膜舌体——前2/3舌解剖人字形界沟舌根——后1/35’5’10’10’5’55minAbout10min10min10min10min10’10’3舌乳头(1)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于舌背,舌尖最多;乳头体积小,呈锥体形,末端有毛刷样突起。(2)菌状乳头——数量少,位于舌尖和舌侧缘,呈圆形头大颈细的突起,上皮层薄,无角化。有的上皮内可见到味蕾。(3)轮廓乳头——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分布于人字形界沟的前方;有味蕾、味腺或埃伯纳腺。(4)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后部,现已退化为5-8条平行排列的皱襞。味蕾(tastebud)-是味觉感受器,是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靠近轮廓沟附近的侧壁上皮内的染色浅的圆形小体。构成(1)光镜:由暗细胞和亮细胞构成(2)电镜:由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细胞构成。(二)颊粘膜:福代斯斑——在颊粘膜口角后部的区域,有时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即异位增生的皮脂腺。(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增龄性变化1功能(1)保护性功能(2)感觉功能2.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上皮萎缩变薄、上皮钉突变短。舌背粘膜丝状乳头数量减少,叶状乳头可增生。固有层结缔组织总量减少,出现玻璃样变,弹力纤维增多,血管变化。味蕾数量减少。粘膜感觉功能下降。细胞增殖活动和组织更新仍较活跃。第六章涎腺(salivarygland)学习要求: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熟悉腺泡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的的超微结构、涎腺的功能。了解涎腺的增龄性变化。一、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实质——腺泡和导管。腺泡由腺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肌上皮细胞构成。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叶间或小叶间隔构成。1.腺泡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腺泡三种类型。(1)浆液性腺泡形态:球形结构:由浆液细胞构成。光镜:细胞呈锥体。5’5’10’10’4形,胞浆色深,顶端胞浆内可见折光性很强的分泌颗粒叫酶原颗粒。电镜:有丰富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可合成,贮存分泌蛋白。分泌物:稀薄呈水样。(2)粘液性腺泡形态:管状。结构:由粘液细胞构成。光镜:锥体形,有粘原颗粒。电镜:高尔基体发达,但线粒体,核糖体不如浆液性腺泡多。分泌物:粘稠,有大量的粘液。(3)混合性腺泡结构:由粘液细胞和浆液细胞构成,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在腺泡的盲端表面。浆半月(demilune)——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构成,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而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1)位置: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底膜之间。(2)光镜(LM):体积小,扁平,发出4-8个分支状突起,放射状包绕其表面,形似篮子,所以又叫篮细胞,胞核大而扁。2.导管导管可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总排泄管。管径由细到粗,细胞由扁平到高柱状,层次由单层到复层。1)闰管2)分泌管(纹管)LM: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胞浆强嗜酸性,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作用:吸钠排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流量和渗透量。3)排泄管和分泌管相延续,含有小的储备细胞,发挥干细胞的作用。(二)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1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的,纯浆液性腺体,闰管长,分泌管多;分泌物稀薄,结缔组织中有淋巴和脂肪组织。2颌下腺:浆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短,分泌管长于腮腺;分泌物粘稠。3舌下腺: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结缔组织间隔明显。小涎腺:(1)唇,颊,磨牙后腺,舌前腺: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2)舌腭腺,腭腺,舌后腺:纯粘液腺。(3)味腺:纯浆液性腺。(三)涎腺的功能和增龄性变化1功能:产生和分泌唾液。2增龄性变化:(1)唾液量减少,粘稠。(2)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性变,脂肪细胞增多,嗜酸细胞增多。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