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情简介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因古代曾设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省会兰州。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地势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干旱少雨,各地气温、降水差异大,年降水量40--800毫米不等,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在0--14摄氏度之间,属典型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全省下辖12个市、2个民族自治州、86个县(市、区),人口2600多万人,东乡、保安、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唐以来,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驰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纵贯河西走廊的汉、明长城遗迹,享有东方雕塑馆美称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古代边塞诗词中呤诵的玉门关和阳关,距今约8000多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平凉崆峒山,黄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夏河拉卜楞寺,西夏建造的张掖大佛寺、马蹄寺,永靖的炳灵寺等,均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迹。甘肃自然景观雄奇,朴实纯美的甘南桑科草原,高原平湖的刘家峡水库,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戈壁深处神奇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的景泰黄河石林,奇峰飞瀑的陇南天然林区……无不散发着浓郁的西部风情。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棋盘上一枚重要的棋子。河西走廊上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崛起了全国闻名的镍都--金昌,“两弹”在此爆炸,震惊世界,“一星”呼啸腾空,举世瞩目。当年羊皮筏子飘摇、水车吱扭的黄河古渡口,出现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炼油、化工、钢铁和军工企业,省会兰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又为全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甘肃工业体系比较健全。石油、化工、毛纺、有色、核技术、航空航天、超高压容器制造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研究等方面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综合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甘肃特色农业方兴未艾。祁连山雪水浇出了西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陇中马铃薯远销海外,草产业、制种业、葡萄酒业蓬勃兴起,兰州的瓜果闻名遐迩,气候温湿的陇南山区盛产醇酒香茗和药材。甘肃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境内已发现矿种155种,探明储量的有94种;水力理论蕴藏量1724万千瓦,煤炭、石油、天然气、风力资源也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野生药用植物有1270多种。甘肃地处祖国腹地,是中国东中部地区连接大西北的枢纽,4大铁路干线、6条国道和4条数字光缆主干线在这里交汇。公路网围绕“四纵四横”主骨架建设高等级公路。中川机场与国内30多个城市直接通航,开通了直飞新加坡、日本等地的旅游航线。甘肃依托交通通信枢纽地位,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甘肃文化底蕴深厚,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和《读者》杂志为代表的文化事业,将丝绸之路上的古韵新律、现代人的精神花雨洒向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