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期中考试卷高二地理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读甲、乙两图,回答2~3题。2.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资源缺乏C.水土流失严重D.沙尘暴盛行3.针对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下列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做法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营造速生薪炭林C.进行炉灶革新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4.我国荒漠与世界荒漠的比较,说明正确的是()A.都是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所控制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主要是地质时期自然原因形成的5.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6—9题。6.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2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7.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8.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9.制约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10.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12.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料C.为人类提供食品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13.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14.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本区人们的保护自然的意识较强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5.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16.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B.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复D.地下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17.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加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8.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9.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20.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3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B.山西省以轻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C.山西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D.山西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据此完成21~23题。21.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2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23.亚马孙平原上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24.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①热带雨林;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亚寒带针叶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在热带雨林系统中,你4认为最主要而且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A.热带雨林的土壤层B.热带雨林的地上植物C.热带雨林的动物D.热带雨林的根系读下图,完成26~28题。26.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7.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28.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29—31题。29.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6月B.7月C.8月D.9月30.汉代以来,塔里木河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中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往返迁移D.向两侧迁移31.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32—33题:532.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燥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33.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读华南某地形图,回答34—36题:3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度线中,坡度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35.若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发展牧业B、修筑梯田,种植水稻C、种植喜阴的经济林木D、营造马尾松林36.实际调查发现,甲坡植物生长好于乙坡,其原因为甲坡的()A、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B、蒸发量较小,且土壤水分条件好C、降水较多,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于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为此我国利用多颗气象卫星对北京的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据此回答37~38题。37.国庆期间,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A.全球定位系统B.卫星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38.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①台风中心位置;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④台风的移动方向;⑤台风登陆地区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6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回答39~40题。39.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的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40.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回答41~42题。41.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三北”地区→荒漠化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42.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人工科学考察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43-44题。年份19491955196019701978198519901995东经121.97121.93121.94121.88121.86121.75121.80121.71北纬43.5743.5143.5443.5943.6343.8043.6843.8443.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44.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读图,完成45~46题。745.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A.分水岭B.山谷C.河流D.纬线46.有关图中地理事物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B.几千年来随河流的延伸,居民点逐渐向河流下游扩散C.C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现代绿洲和古代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7~48题。47.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大致的流向是由北向南B.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C.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地下水和雨水D.甲为沙漠,乙为山麓48.该地区历史上有大量古代绿洲,后来被迫放弃成为废弃绿洲,其原因主要是()A.在绿洲外围扎设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B.该地区过度放牧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D.该地区过度农垦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49~50题。849.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50.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