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主厂房布置6.1一般规定6.1.1发电厂主厂房布置应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做到:设备布局和空间利用合理;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恰当;巡回检查的通道畅通,为发电厂的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6.1.2发电厂主厂房布置应为运行检修及施工安装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厂房内的空气质量、通风、采光、照明和噪声等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设备布置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符合防火、防爆、防潮、防尘、防腐、防冻等有关要求。主厂房布置还应为便利施工创造条件。6.1.3主厂房及其内部的设施、表盘、管道和平台扶梯等的色调应柔和协调。平台扶梯及栏杆的规格宜全厂或分区统一。6.1.4在满足工艺要求及便于检修的前提下,可采用两种及以上规格的柱距。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厂房柱距、跨度和层高宜考虑模数的要求。6.1.5主厂房布置应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考虑扩建条件。6.1.6主厂房布置应注意到厂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的影响,合理安排。如工期要求有二台及以上机组同时施工时,主厂房布置应具有平行连续施工的条件。6.2布置形式6.2.1常规的主厂房宜按锅炉房、煤仓间、除氧间(或合并的除氧煤仓间)、汽机房的顺序布置,其主要尺寸不宜超过同类机组主厂房参考设计的尺寸。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在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也可采用其它既能控制工程造价又有利运行检修和施工新的布置形式。主厂房的可比建筑容积不应超过同类机组主厂房参考设计的数据。6.2.2当汽机房(或除氧间)与锅炉房(或煤仓间)采用相同柱距时,汽机房(或除氧间)与锅炉房(或煤仓间)之间不应脱开布置(即设单排柱)。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汽机房(或除氧间)与锅炉房(或煤仓间)采用不同柱距时,汽机房(或除氧间)与锅炉房(或煤仓间)之间可脱开布置(即设双排柱)。汽机房(或除氧间)与锅炉房(或煤仓间)之间应设置隔墙。6.2.3热网加热站宜布置在主厂房内。对选用大型卧式热网加热器的加热站,在非严寒地区可采用露天布置。286.3锅炉房布置6.3.1在非严寒地区,锅炉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对严寒或风沙大的地区,当采用塔式锅炉时,宜采用紧身罩封闭;对非塔式锅炉应根据设备特点及工程具体情况采用紧身罩或屋内式布置。在气候条件适宜地区,对密封良好的锅炉也可采用炉顶不设小室和防雨罩的布置方式。6.3.2当锅炉为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时,应要求锅炉厂提供适合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锅炉,即锅炉本体及其附属系统和管道应有防雨、防冻、防腐、承受风压和减少热损失等措施。6.3.3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大容量锅炉,宜采用岛式布置,即锅炉运转层不设大平台。当给煤机在炉膛周围布置时,宜设给煤机层大平台。当锅炉本体的下部或布置于锅炉房底层的附属设备不适宜露天布置或有其它要求时,运转层以下可采用封闭的形式。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锅炉,当需要在运转层上设置炉前操作区时,可采用低封闭方式。炉前空间在满足设备及管道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压缩。在有条件时可采用炉前柱与煤仓间柱合并的布置方式。6.3.4锅炉主要辅助设备的露天布置原则如下:除尘设备应采用露天布置,干式除尘设备灰斗应有防结露措施。对非严寒地区,锅炉的吸风机宜采用露天布置。当锅炉为岛式露天布置时,送风机、一次风机也宜采用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辅机,其电动机宜采用全封闭型式。6.4煤仓间布置6.4.1煤仓间给煤机层的标高,应由磨煤机、送粉管道及其检修起吊装置等所需的空间决定。为运行维护方便,该层标高宜与锅炉运转层标高一致。6.4.2煤仓间煤仓层的标高,应按原煤仓和煤粉仓的设计要求决定。带式输送机两侧,应有必要的运行通道。煤仓层内应考虑必要的通风除尘装置的布置、清洁地面的设施及地面排水。带式输送机头部应设检修起吊设施。6.4.3锅炉原煤仓及煤粉仓的储煤量应按下列要求确定: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除备用磨煤机所对应的原煤仓外,其余原煤仓的总有效储煤量应按设计煤种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8h以上的耗煤量。对于贮仓式制粉系统,煤粉仓的有效贮煤粉量应按设计煤种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2h以上的耗粉量。原煤仓和煤粉仓总的有效贮煤量应按设计煤种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298h以上的耗煤量。为实现输煤系统二班制运行,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直吹式制粉系统原煤仓的有效贮煤量或贮仓式制粉系统原煤仓和煤粉仓总的有效贮煤量,可按设计煤种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10h以上的耗煤量考虑。6.4.4原煤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容量锅炉的原煤仓宜采用钢结构的圆筒仓型,其内壁应光滑耐磨。原煤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应使煤流动顺畅,对易堵的煤在原煤仓的出口段宜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内衬不锈钢板或其他光滑阻燃型耐磨材料。金属煤斗外壁宜设振动装置或其他防堵装置。2在严寒地区,钢结构的原煤仓,以及靠近厂房外墙或外露的钢筋混凝土原煤仓,其仓壁应设有防冻保温装置。3原煤仓应设置煤位测量装置,大容量锅炉的钢质原煤仓可设置煤量测量装置。6.4.5煤粉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煤粉仓应封闭严密,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耐磨和不积粉。煤粉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应使煤粉能够顺畅自流。2煤粉仓应防止受热和受潮,对金属煤粉仓外壁要采取保温措施。在严寒地区,靠近厂房外墙或外露的煤粉仓,应有防冻保温措施。3煤粉仓必须有测量粉位、温度以及灭火、吸潮和放粉的设施。除无烟煤以外的其他煤种,煤粉仓必须有防爆设施。6.5除氧间布置6.5.1除氧器给水箱的安装标高,应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瞬态工况下,给水泵或其前置泵的进口不发生汽化。除氧器和给水箱宜布置在除氧间或除氧煤仓间。也可根据主厂房布置的条件,通过方案论证比较,确定其合理的布置位置。在气候、布置条件合适时,除氧器和给水箱宜采用露天布置。除氧器和给水箱如确有必要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上方时,单元控制室顶板必须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灌,除氧器层的楼面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6.5.2300MW及以上机组的卧式加热器、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以及启动和备用的电动给水泵等,如条件合适(包括检修措施),宜布置在除氧间内。对其它情况,如条件合适,可在除氧间内布置部分或全部厂用配电装置,并考虑照明、防尘和通风。306.6汽机房布置6.6.1200MW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纵向顺列布置,如条件合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横向布置。200MW以下机组,采用纵向顺列或横向布置,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通过论证比较决定。采用直接空冷方式的机组,宜采用纵向顺序布置。6.6.2300MW及以上机组的汽机房运转层宜采用大平台布置形式。采用大平台时,应考虑汽机房的自然通风、排热、排湿及吊物的要求。200MW机组采用大平台布置或岛式布置,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通过论证比较确定。125MW及以下机组宜采用岛式布置。6.6.3300MW及以上机组,当汽动给水泵的小汽轮机排汽入主凝汽器时,汽动给水泵宜布置在汽机房运转层上,也可布置在汽机房B列柱侧底层或除氧间底层。当汽轮发电机采用电动给水泵时,给水泵可布置在汽机房底层或除氧间底层。如条件合适,给水泵也可半高位布置。6.6.4大容量汽轮机的主油箱、油泵及冷油器等设备宜布置在汽机房零米层机头靠A列柱侧处,并远离高温管道。200MW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并宜设单元组装式油净化装置。对汽轮机主油箱及油系统必须考虑防火措施。在主厂房外侧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油箱(坑),其布置标高和油管道的设计,应满足事故时排油畅通的需要。事故油箱(坑)的容积不应小于一台最大机组油系统的油量。事故放油门应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有两条人行通道可以到达。6.6.5大容量机组纵向布置时,循环水泵不宜布置在汽机房内。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宜布置在凝汽器旁。当采用带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时,循环水泵和水轮机宜布置在汽机房内或靠近汽机房处。6.6.6凝结水处理装置宜布置在主厂房内的适当位置,也可布置于靠近主厂房的其它位置。6.7集中控制楼和单元控制室6.7.1对纵向布置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集中控制楼宜两台机组合用一个,宜布置在两炉之间。如条件合适,集中控制楼应伸入除氧煤仓间内。集中控制楼经论证合理时也可多台机31组合用一个。单元控制室可布置在独立的集中控制楼内,也可布置在除氧间或煤仓间的运转层或其他合适的位置。6.7.2集中控制楼和单元控制室内的设备、表盘及活动空间,布置应紧凑合理又方便运行和检修。单元控制室内的布置形式应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及特点选择。不宜为布置与控制室无关的设备和按排过多的生活设施而扩大集中控制楼的面积。6.7.3单元控制室的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其净空高度不小于3.2m。单元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应有良好的空调、照明、隔热、防尘、防火、防水、防振和防噪音的措施。单元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下面可设电缆夹层,它与主厂房相邻部分应封闭。单元控制室应设整体防水顶盖。6.7.4单元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6.8维护检修6.8.1检修场和检修工具放置场所应设置在汽机房的适当位置。当汽机房运转层采用大平台布置时,每两台机组宜设置一个零米安装检修场。其大小可按大件吊装及汽轮机翻缸的需要确定。当汽轮机采用岛式布置时,200MW及以下机组,每二至四台机组宜设置一个零米检修场;300MW及以上机组,每二台机组宜设置一个零米检修场。安装场地的设置,应根据设备进入汽机房的位置确定,并应尽量与零米检修场合并考虑。6.8.2汽机房内的桥式起重机应按下列要求设置:1125MW~200MW机组装机在四台及以上时,300MW及以上机组装机在二台及以上时,可装设二台起重量相同的桥式起重机;2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应根据检修时起吊的最重件(不包括发电机静子)选择;3桥式起重机的安装标高,应按所需起吊设备的起吊高度确定。6.8.3主厂房内各主、辅机应有必要的检修空间、安放场地和运输通道。主厂房底层的纵向通道宜贯穿直通,并在其两端设置大门,另外在汽机房零米层中间检修场靠A列柱处也宜设置大门,并与厂区道路相连通。当主变压器在汽机房内检修时,还应满足主变压器运输和吊壳的需要。在主厂房内还应设置供运行、检修用的横向通道。6.8.4电梯台数和布置方式应符合按下列要求:1220t/h锅炉,每四台锅炉可设一台电梯;322410t/h~420t/h锅炉,每二台锅炉可设一台电梯;3670t/h锅炉,当相邻两台锅炉相隔较远时,每台锅炉可装设一台电梯;相隔较近时,每两台锅炉可装设一台电梯;41000t/h及以上锅炉,每台锅炉可装设一台电梯;5电梯的型式宜为客货两用,起重量为1t~2t,升降速度不宜小于1m/s;电梯应能在锅炉本体各主要平台层停靠;6电梯宜布置在控制室和锅炉之间靠近炉前一侧。6.8.5主厂房内除桥式起重机能起吊的设备以外,还应按下列要求设置必要的检修起吊设施:1起重量为1t及以上的设备、需要检修的管件和阀门,宜设置检修起吊设施;2起重量为3t及以上的并经常使用的起吊设备,宜设置电动起吊设施;3起重量为10t及以上的起吊设备应设置电动起吊设施;4主厂房内,在不便设置固定维护检修平台和固定起吊设施的地方,可设置移动升降设施;5露天布置的设备可根据周围的条件设置移动或固定式起吊设施。6.8.6主厂房内应设置必要的起吊孔及相应的起吊设施:1在锅炉房内,应有将物件从零米提升至炉顶平台的电动起吊装置和起吊孔,其起重量为1t~3t;2在煤仓间固定端应有自底层至煤仓层的起吊孔,并设置起吊设施。6.9综合设施要求6.9.1大容量机组的主厂房宜不设或少设地下管沟和电缆通道。底层的排水可采用地漏经排水管网至集水井的方式。工业水排水管可采用压力管道架空或直埋的方式。对于必须设置沟道的地段宜避免交叉,并应防止积水。大容量机组的汽机房不宜设置全地下室。当汽机房零米层设备较多、地下水位不高,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根据具体布置的需要,也可考虑设置局部地下室。地下室布置应满足交通、排水、防潮、通风、照明等要求。6.9.2主厂房内的电缆宜敷设在专用的架空托架、电缆隧道或排管内。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分开排列,有条件时动力电缆宜穿管敷设。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