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特点第三节大学生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也可在一个人和一群人之间进行,还可在一群人与另一群人之间进行。通过交往建立一定的关系,结成一定的群体。交往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是整个社会有机联系的链条。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会明显地影响着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影响组织目标的完成,所以了解和探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心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很必要的。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什么是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的定义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凡交往必须有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如知识、经验的交流,需要、欲望、态度、情绪的交流。。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交往中,发出信息者是主体,他所发出的信息内容,可以影响或改变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也是积极的主体,因为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会注入新的信息,又返回影响信息的发送者。通过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实现着对观念、思想、兴趣、心境、情感、性格特征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4页)任何个人只能在社会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单个的人无法满足和发展自己的需要,于是,一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依赖我,我依赖你的本性把人与人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人际关系就是在人们的接触和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拒绝一切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不进行交往而建立人际关系的先例。一个广泛交往的人必然会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不善交往的人,人际关系也是极其有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巩固依赖于交往的重复和深化。有的人虽然也广泛接触,建立了不少关系,但却都很浮泛,很淡漠,流于一般化,这是由于没有在多次重复交往中不断发展和深化这种关系的缘故。往中总是拿他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人的期待进行核对,从了解他们的意见、情感、要求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别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等吸收过来纳入自己的人格组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人总是在交往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们进行活动的共同性。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没有人际交往,人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群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往与集群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据说,美国对犯人最严厉的惩罚是单独监禁,在几个月,几年中不让他见人影,纵使食宿不受虐待,犯人将会受到比死更痛苦的折磨,他会因失去社交而发疯。一个人退休后整天闷在家里,不进行必要的社交活动和信息交流,他就会感到寂寞、孤独、空虚、压抑,脑细胞会因之加快萎缩,寿命也会因之缩短。只有在广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彼此产生情绪互动作用,人们的郁闷才能得到排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泄,思想才会感到充实,精神才能得到满足,否则,将象置身于暗夜荒郊而被孤独所吞噬。为了使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群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境变化的情报。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群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坏群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群体涣散。渐形成和发展的。正是交往,才使人获得社会历史经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例如大学教师通过交往获得有关专业学术动态方面的信息,便可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内容和方法;获得有关职称评定方面的信息,便可确定努力方向;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可以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以满足教学需要。二、人际交往的形式人们交往的性质、范围、密度、程度等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十个方面。口头交往即使用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交往。人际交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头交往,因为这种交往简便、迅速、准确,能使人的思想很快得到交流。但是,非口头交往也经常被采用,如书信、电报、传真等。有时两个人朝夕相处,但由于羞涩、难堪等原因,却靠书信等非口头手段来表露心曲。地处异地的亲友,两地分居的夫妻,非口头交往便成了维系他们感情的强有力的纽带。交往称直接交往。一般来说,口头交往都属于直接交往,但也不尽然,如打电话,托人转告信息,虽然都是通过口头进行的,但却是间接的。由于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间接交往就显得必不可少。不然,人际关系就只能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越来越朝超时空的,以象征、符号进行间接交往的方面发展。,如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随意交往即交往的对象、目的不明确、不具体,如公共场所的交往,大家偶尔走到一起来了,既可以倾心相谈,也可以淡然处之。随意交往可以转化为定向交往。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都属个性交往。但是,需要个人参加的交往过程常常会出现在非个性的关系体系中,如某人以某一集团代表的身份与另一集团的代表进行交往,同时就存在两种关系:非个性关系与个性关系。作为非个性关系,他不能违背这一集团的意图和设想;作为个性关系,他在交往中仍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或幽默风趣,或机警干练,或温文尔雅,或恢宏大度。一般来说,我们在工作中以团体名义所进行的交往多属非个性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间所进行的交往多属个性交往。人之间的交往称为匿名交往。知名交往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一些繁文缛节,可以具体人具体对待,但是知名交往常常会把私人感情带到公共关系中去,给正常工作带来困难和麻烦。匿名交往较少卷入私人感情的纠葛,较能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决断。但是匿名交往会使得罪犯容易作案和逃匿,骗子容易行骗,一般人也容易做出平时不敢作的越轨行为,给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等都带来了一定困难。以及各自地位、个性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这些规范制约着交往的频度,适应这一频度的交往为适度交往,超过一定的频度即为超度交往。除频度外还有向度(和哪些人交往)、深度(交往到什么程度)、广度(交往的范围有多大),不同人之间的交往有不同的度。在和异性朋友交往中要准确把握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自爱而不骄傲,尊敬别人而不流于谄媚,帮助别人而不变成恩赐,批评别人而不盛气凌人。这里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不同性质的人际交往其空间距离是不一样的。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处于亲密区时,互相间的距离约为一英尺半,如果谈话对方少于这个距离,要么关系十分亲密,要么双方会感到不自在。一英尺半到四英尺的距离为个人区,朋友之间非正式接触时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四英尺到十二英尺为社会区,在办公室一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交谈。十二英尺以上则是公众区的距离。非常正式的公开讲话,或者人们之间极生硬的谈话往往保持这个距离。当然,交往者的距离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彼此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对方当作知音,都有加深了解、倾吐衷肠的强烈渴求。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一方积极,另一方不积极,如到商店购物时,为了挑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你对售货员非常谦恭、客气,可她对你却冷若冰霜、爱理不理。还有一种情况是,双方对交往都持一种消极态度,但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却又不得不进行交往。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有利于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能增进团结和友谊,使人愉快和欢乐的交往都是积极交往。反之为消极交往。我们要发展积极的人际交往。先是思想上的沟通,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互通有无主要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由于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人在交往中兴起一种奢华之风,动辄盛宴招待,厚礼相赠,使人际间的交往染上了一股铜臭气。有的人在交往中奢华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淡泊无以成事,不得已忍痛而为之。奢华交往与行贿受贿往往紧密相连,因为两人关系真正好,用不着奢华,关系一般无所求时,没必要奢华。我们提倡交往中淡泊自守、平等相待。有依赖性、对等性,相互间易于保密,一些问题也易混淆。倘若再多一个人,变成三人的话,人际关系由原来的一重变成三重,对等关系被破坏,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倘若四个、五个或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往,人际关系就会复杂得多,有人在其间起中介和联结作用,有人起分裂和离间作用。现代社会是个无限广泛联系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一般不限于两人之间,但两人交往却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结构。三、人际交往的PAC分析理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固然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力,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的进程和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加拿大精神科医生柏恩博士在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PAC分析方法。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根据PAC分析理论,人际交往存在着以下十种类型:(一)PP对PP型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二)AA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三)CC对CC型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四)PC对CP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接受批评。”(五)CA对AC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