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综合生产计划9.1生产运作计划概念根据需求和企业生产运作能力限制,对一个生产运作系统的产出品种、速度、时间以及劳动力、设备配置以及库存水平等事项做出预先安排9.1计划层次计划的层次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不同层次计划的特点层次特点项目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作业层计划计划期计划的时间单位空间范围详细程度不确定性管理层次特点长(≥5年)粗(年)企业高度综合高企业高层领导涉及资源获取中(1年)中(月、季)工厂综合中中层,部门领导资源利用短(月、旬、周)细(工作日、班次、小时、分)车间、工段、班组详细低低层,车间领导日常活动处理生产计划构成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作业计划综合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又称生产计划大纲,它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与需求的平衡所做的总体化规划,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出的决策性描述。综合生产计划并不具体制订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也不布置每一车间、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只是对产品、时间和人员的配置进行总体规划。综合生产计划(l)产品。按照产品的需求特性、加下特性、所需人员和设备的相似性等,将产品划分为几大系列,以系列为一单位来制订综合计划。例如,某自行车厂将产品分为24型、26型和28型三大系列等。(2)时间。综合生产计划的计划期通常以年为一单位(有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如大型机床等可能是两年、三年或五年),因此有些企业也把综合生产计划称为年度生产运作计划或年度生产大纲。在该一计划期内,使用的计划时间一单位为月、双月或季。(3)人员。综合生产计划可以用几种不同方式来考虑人员安排问题。例如,把人员按照产品系列分成相应的组,分别考虑所需人员水平,或者将人员按工艺特点和人员所需的技能水平分组。主生产计划在综合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运作计划,是把综合计划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其目的是要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的要求,对所需的全部物料所做出的安排。生产运作计划关系市场需求·订单·预测综合计划可行可行可行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物料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制造装配9.2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与影响因素综合生产计划的目标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生产资源,满足用户要求和市场需求,同时使生产负荷尽量均衡稳定,控制库存的合理水平并使总生产成本尽可能低。这些目标可概括如下:成本最小、利润最大;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最小的库存费用;生产速率的稳定性;人员水平变动最小;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均衡策略生产产量均衡跟踪策略产量跟踪需求管理需求策略影响需求,尽量均衡混合策略策略实现方法库存调节人力调节调整工作时间(加班调休)外协外包利用兼职人员影响需求延期付货导入互补产品影响计划因素需求与能力物料供应劳动力9.3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编制准备1.需求预测2.生产能力核定编制步骤1.确定需求2.考察生产方案、约束条件和成本3.计划编制9.3.3常用编制方法图表法利用图标确定综合生产计划例已知各季度需求量为:200、300、400、300件,总需求:1200件。正常能力为300件/季,调解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加班、存货、延迟交货。正常生产10元/件,加班12元/件,存货1元/件,延迟交货损失5元/件,年初库存0。提出三种方案:1、均衡排产,300件/季。2、跟踪排产,250件/季,余在3、4季度加班生产。3、混合排产,正常1、2季度各250件,3、4季度各300件,余在3、4季度加班生产。试选择最佳方案?方案三的计算过程见下表:季度1234合计需求/件2003004003001200产量:正常/件3003003003001200加班/件00000余缺/件1000-10000存货:期初01001000200期末10010000200平均50100500100延迟/件00000成本/元:正常300030003000300012000加班00000存货50100500200延迟00000总计12200方案1.300件/季季度1234合计需求/件2003004003001200产量:正常/件2502503003001100加班/件005050100余缺/件50-50-50500存货:期初05000(-50)50期末5000050平均25250050延迟/件0050050成本/元:正常250025003000300011000加班006006001200存货25250050延迟002500250总计12500方案3.混合排产,正常1、2季度各250件,3、4季度各300件其他方案为:1、12200;2、12700;3、12500。方案1最佳@。线性规划法根据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原则分配有限资源,获得最优解决方案的方法运输表法线性规划的一个分支,可用表上作业法求最优解。运输模型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优解,计算也不复杂,缺点是假定了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且要求目标只有一个,不适合追求多目标和存在多约束的情况。运输表法又可称为图表作业法,实际上是一种表格化的线性规划方法。假设:在每一计划期内的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和外包都有一定限制;每一期间的需求预测量均为已知;成本和产量为线性关系,利用运输方法,必须正确建立运输表格。步骤:①在可用生产能力一列填上正产、加班和外包的最大生产能力;②在每一单元格中填上各自的成本;运输表期初库存量③在第1列寻找成本最低的单元格,尽可能将生产任务分配至该单元格,但必须满足生产能力的限制;④在该行的未使用生产能力中减去所占用的部分,但必须注意剩余的未用生产能力不能为负数,如果该列仍然有需求尚未满足,则重复步骤②~④,直至需求全部满足。并且按照②~④的步骤分配全部期间的单元格。使用运输表应注意,每一列的分配总和必须等于该期的总需求,每一行生产能力和也应等于可用的总的生产能力。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线性规划方法是通过确定生产变量,这些变量满足一定约束条件,并追求一定目标。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中,目标通常是总成本最小或总利润最大,约束条件通常是生产能力的限制、储存空间的限制、劳动时间的限制、劳动人数的限制等。因为作线性的假设,而实际情况却常常不是线性的,因此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由于生产效率的减低,每小时加班成本可能会随加班增加而增加;如果生产量的变化较大,则随着生产量的增大,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可能会因为产量的增大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