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教育活动材料现代社会虽然提供了越来越完备的有关“生”、“老”、“病”的教育,唯独关于“死”的教育非常缺失。在大部分地区、绝大多数学校中根本就没有关于生死、尤其是关于死亡方面的基本教育。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大约78.6万人自杀,这意味着每隔40秒就有人自杀。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位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更是死因首位。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很多人对自杀行为的理解认为是心理或精神疾病导致。其实,在国内,许多自杀者并没有心理或精神疾病,其自杀一般是在遇到强烈人际关系冲突或突发挫败打击之后迅速出现的冲动行为。据分析,70%左右的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杀冲动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全国的综合医院每年有200万急诊自杀未遂病人,但在其急诊治疗期间接受过精神科评估或治疗的不到1%。根据调查显示,在中国659例自杀未遂者中,仅38%的人在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许多自杀未遂者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37%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未超过5分钟,60%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60%自杀者前两天有一个急性诱发事件,一般是人际关系矛盾。更可怕的是,研究表明,每1人自杀会对周围的5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隐患。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状况极不稳定。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就业、情感压力,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解决方式,而学校、家庭、社会有关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青少年无法正确对待生死,并导致了严重的青少年自杀问题。生命教育刻不容缓!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认识生死、学会生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珍惜生命,健康成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当今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十分淡漠、性格扭曲的现象日益增多,2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约占死亡人数的26.04%。A、大学生、研究生是自杀的高发群体:学习压力、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就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部分北京高校自杀不完全统计:20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2004年12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名21岁的女子在科技楼坠楼身亡。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2005年5月3日,紫竹院南路4号院内一来京找工作的女大学生从五楼跳下身亡。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跳楼身亡。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2006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跳楼自杀。2006年6月,北师大一博导自杀……B、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对异类生命的摧残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公物……但近年来,青少年虐待动物报道层出不穷,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残忍画面使我们逐渐意识到:虐待动物不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逐渐体现为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不良倾向,它体现了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一种突出表现。这主要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所谓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或技术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3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据了解,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青少年受到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困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摧残异类生命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踩猫、踩狗事件;中小学生残忍伤害小动物,随意践踏树木花草、破坏公共设施、刻意环境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大人(甚至包括有些老师)对孩子伤害小动物的行为还大加称赞,说是“勇敢”,“胆气大”,“将来大有作为”。对他人生命的轻视青少年面对学习、经济、就业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欠缺有效积极的处理方式,部分人还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加之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了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由于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他们面对困境,轻则怨天尤人;重则采取报复他人、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如此一来,未成年人重伤,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并日益严重,据统计,在青少年轻视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例数据居高不下的今天,暴力性犯罪(主要为故意伤害、杀人和强奸),已占犯罪总数30%――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浙江教育学院周英民用裁纸刀杀害同学洪某并将同学尸沉西湖;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可是,在当今的时代,其他种种次要的价值取代生命成了人生的主要目标乃至唯一目标,人们耗尽毕生精力追逐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等等,从来不问一下这些东西是否使生命获得了真正的满足,生命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生命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组合体,包含着多种多样的需要、能力、冲动,其中每一种都有独立的存在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和4满足。可是,现实的情形是,多少人的内在潜能没有得到开发,他们的生命早早地就纳入了一条狭窄而固定的轨道,并且以同样的方式把自己的子女也培养成片面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然而,我们可以也应当减少这个程度,为生命争取尽可能大的空间。在市声尘嚣之中,生命的声音已经久被遮蔽,无人理会。现在,让我们都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向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内部倾听,听一听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呼唤学校生命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告诉小学生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将有助于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有篇报道讲述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而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这个在我们看来“真正”的英雄,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5更谈不上“追认”,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开展生命教育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教师对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了解和尊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自己都无法体会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教师不可能教出对生命热爱的学生。因此,教师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命教育的内容上应从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通过认知、实践、情意三个层次全方位开展。在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式上,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并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课型中体现,做到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亲身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上,做到政府指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教师若能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易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从而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的自豪感,最终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感。6生命教育教案1、生命的起源教学目的: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五彩缤纷、种类繁多。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生命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二、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讲女娲造人传说和补创论的故事)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三、大多数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看法。尽管假说很多,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来。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师:大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地球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天空中电闪雷鸣,形成原始大气层,水蒸气升入高空冷却变成雨水降落,地球上水越来越多,形成地球上原始海洋。师: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这过程虽然只是科学家的猜测,但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7四、学生谈学习收获。2、我从哪里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活动准备: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最近,同学们以《我从哪里来》为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学生展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