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管理体系2.1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理论生态保护红线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通过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制,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以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上的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护性质不改变、空间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退化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进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平衡,有助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目前生态保护红线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及划分仍没有达到一个共识,但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如天津和江苏已经公布了其生态保护区域内的红线①;昆明市在2007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具有关键生态功能的区域划为生态红线区域;武汉市政府在2013年公布了1814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红线区;2014年随着环保部《国家生态保护①2013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4年9月,天津市审核通过了《天津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生态保护红线精明城市增长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的出台,内蒙古、江西、湖北、广西四省份被列为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区。生态红线的思想自古有之,不管是儒家信奉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尊崇的道法自然,无不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首先起源于城市规划工作,它是新城市主义者在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尝试,通过土地的集约利用、绿色空间的保持,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实现“人的城市化”。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能有效提升区域内生态功能,协调好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新时期下的具体实践。它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生态保护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性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以资源环境保护为手段。它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生态属性方面,国际生态学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199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的能力”。R•Forman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整体生活愿望的实现,并以此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得发展要素的利用趋于合理化。在发展的社会属性方面,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1991年共同发布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函定义为“一种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涵养能力的基础上,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品质”,提出在经济发展中要重点保护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努力做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地球实际承载能力的平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类社会,即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在发展的经济学属性方面,西方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优化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净收益能够增加的最大限度。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的定义已经不再是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而是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不滥用自然资源的一种高质的经济发展”。其十分注重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的生态合理性,尤其鼓励对资源和环境有利的经济行为,注重经济发展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2、生态保护红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了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我国于2014年出台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根据自然生态系统连通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依法划定需要特殊保护措施实行保护的区域,即生态红线区域。在生态红线区域内,制定特殊的开发政策,对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严格的监管,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以此来实现国家及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发展。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是一个异质性的整体,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地球整体发展进程中,只要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分支的正常运行,甚至会诱发整体突变。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媒介,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是人类进步不能离开的物质因素,可持续发展就是谋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维持新的长效平衡状态,它追求的是整体、协调发展,要求既要包括经济的发展,也要包含社会的发展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2、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持续公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实现同代和代际间的公平。一个区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区域发展的为代价,应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互动。一代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坏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要尊重后代公平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权利。当代人在发展的同时要自觉考虑到本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发展方面机会的平等和享受资源的平等,自觉地担负起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的占有财富的伦理关系,给后代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维持其自净能力,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达到一种持续稳定的平衡。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是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②。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是一种严格的整体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它能有效降低各类保护区交叉重叠的现象发生,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率,严格“绿线、蓝线、红线、紫线”四线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好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保障区域内生态安全,提高其生态供养的能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3、生态保护红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他们认为人口不断增长、而资源却不断减少、污染日益严重,这严重制约了生产的持续增长;虽然科技不断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出现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思维,通过红线的划定明确主体功能区定位,着重保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及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理顺环境保护与经②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红线区域内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环境准入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对资源的消耗,促使企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是资源的消耗来实现收益,降低因资源约束带来的经济发展压力。环境承载力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存在一个最高值,在特定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下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基础,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否则,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或危及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和谐高效的原则,通过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发挥各自的功能,和谐相处,系统内部各组织通过自我调节功能的完善和持续,实现整体的进步,而非简单的外部控制或结构的单纯增长。生态红线能够合理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使各类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红线能够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主体功能区定位更加明确,实现经济的梯度发展。通过控制红线区域内开发的强度,降低能源、水电、土地消耗量,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增强红线区生态自我恢复能力,维持其环境承载力,有效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人地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与地球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受到地球系统如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而人类的活动又间接影响着地球系统,如水和大气的污染、矿藏资源的枯竭、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人地系统的目标是协调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强调人类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人地相互作用结构的改善,通过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落实到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红线就是通过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设立保护区域,避免这些地区因为工业文明的进程丧失其生态功能。维持其在地球系统中的服务能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土地、水、林木及矿藏资源,不断净化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为人类生产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外部环境。(二)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生态社会主义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一种用社会主义视角来分析与实践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它不仅反思人类社会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还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指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2.2.1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对资源的使用,随之带来是更严重的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森林面积锐减、土壤退化、生态物种灭绝、固体废物污染严重、臭氧层破坏、气候环境急速变化以及未知疾病的威胁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蔓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接受这一新的挑战,也不得不寻求各种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中》(1962)是人类关注环境问题的第一本著作,她预言农药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观点强烈的震撼了普通民众,也以此开启了人类的环保事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伴随着绿色生态运动出现而不断发展。绿色生态运动在德国首先发起,它凸显着人类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提倡变革生产、消费、生活方式来调整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前提下谋求社会进步。马尔库塞指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尖锐的冲突,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法国左翼理论家安德烈·高兹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提出要进行一场生态革命。这一时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尚处在萌芽阶段,影响较小。20世纪8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并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对绿色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大量的理论研究者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研究,莱易斯认为统治自然的观念是将全部自然来满足人类的欲望。这将导致生产的无序扩张,从而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使人类毁灭③。同时他指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将导致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因此必须要坚持发展一种“稳态经济”。④基鲁索夫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很多方面恶化,我们必须树立一种生态意识,帮助人们了解生态规律,按生态规律办事,防止生态危机的发生。从而保持自然环境的有益状态,实现社会的发展。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