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这一课题作一些探讨。下面,我先谈一谈我个人对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更好地推进我省村镇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所谓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2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是原始文明,大概有2万至5万年历史。其次是农耕文明,一般讲有7000年至2万年历史。再次是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靠工业化和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第一次认为大自然并不可怕,可以“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但是这个挑战也让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仅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钢铁、铜的年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0倍、29倍和27倍,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1倍,造成了现在气候变化的难题。所以,有人说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人类的最大挑战。工业文明既给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能不能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挑战。所以,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三)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内涵的内在要求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3但绝不是生态文明的后来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规律。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西方思想家越来越表现出对东方智慧的认同,东方智慧已参与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二、中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极大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继续沿袭4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的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形式,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永续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五点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些人曾经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无论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还是从发展的质量、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正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相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如国家制定和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全国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11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5目标任务。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所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环境污染)和行动起来处理这个问题两个层面上,中国政府均值得加分。”(三)云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1998年以来,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编制并实施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加强了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云南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已被批准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目前,全省已有12个国家级、5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个左右的自然保护区。省政府加强了对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将全省耕地面积的80%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实现了占补平衡;加大了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从总体上看,影响云南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省2/3的大中型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1.6%,比全国低13.3个百分点。缺少大中城市支撑,城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灾害污染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省坝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达30%以上。据11月5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今年,全省因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受灾人口12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08万人;倒塌房屋6187间,损坏房屋1.84万间;电力、交通、水利、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流、湖泊水质下降,最典型的是阳宗海污染事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