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静电场_第789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节静电场中的导体导体的特点是,其内存在着大量自由电荷(电子海),在没有外加电场时,这些自由电荷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荷发生移动,从而改变电荷的分布,与此同时,电荷分布的改变又会影响电场的分布,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最终达到新的平衡。静电场中导体的几个特点:1、均匀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其体内电场处处为0。在外加电场E0的作用下,会使导体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这就产生一个附加电场E’,只有当E=E0+E’=0时,自由电荷便不再移动,即达到平衡。由此得到两点推论:i.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证明:在导体内任意选择两点:a,b,∵E=0∴0babauEdlii.电力线与导体表面垂直。2、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表面。证明:取一个完全在导体内部的闭合高斯面S,∵E=0∴∯E·dS=q/ε0=0∴q=03、导体表面电荷密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E=σ/ε0证明:在导体表面作一微小的圆柱型高斯面,其轴与导体表面垂直,两端面和导体表面平行,上端面在导体外,下端面在导体内,包围的电量为:σdS∵电场与导体表面垂直∴小高斯的侧面电通量为0;∵导体内电场为0,∴下端面电通量为0∴∯E·dS=EdS=σdS/ε0∴E=σ/ε04、导体内的电荷在尖端处密度大,电场强;在平坦的地方次之,凹进的地方最弱。5、导体壳i腔内无电荷此时相当于将导体的内部挖去,导体内本来就没有电荷,++++++++++++++++∴对原来的电场没有影响。由此得到的结论:a导体壳内表面上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b导体壳腔内没有电场,腔内的电位为常数。ii腔内有电荷壳的内表面所带电荷与腔内电荷的代数和为0。证明:在导体壳内作一高斯面,∵导体内E=0∴∯E·dS=0书中例题8.28(p.332)带电量为+q的导体球和与它同心的带电量为-Q(Qq)的导体球壳组成一导体组。求:达到平衡时,各表面上电荷分布。解:静电感应,球壳内表面感应出负电荷-q’。在导体壳内作一同心高斯面球面,因为导体内电场强度为0,∴∯E·dS=0∴q-q’=0∴球壳外表面电量Q’=q-Q书中例题8.27(p.331)两平行导电板,面积为S,间距为d,且Sd2,带电量分别为qa和qb求:静电平衡时,各面上电荷的面密度。解:导体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σ2、σ3、σ4,由电荷守恒:σ1S+σ2S=qAσ3S+σ4S=qBPA和PB分别在金属板内,这两点的电场强度为0。电荷分布在金属板的表面,对每一个表面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可由高斯定理求得:由电场的对称性得E左dS+E右dS=σdS/ε0E左=E右=σ/2ε0PA和PB两点的电场强度为四个带电面的叠加。EPA=σ1/2ε0-σ2/2ε0-σ3/2ε0-σ4/2ε0=0EPB=σ1/2ε0+σ2/2ε0+σ3/2ε0-σ4/2ε0=0整理得:σ1+σ2=qA/Sσ3+σ4=qB/Sσ1σ2σ3σ4PAPBqAqB+++++++σ1-σ2-σ3-σ4=0σ1+σ2+σ3-σ4=0解之得σ1=σ4=(qA+qB)/2Sσ2=-σ3=(qA-qB)/2S孤立导体的电容一个带电量为Q的孤立导体,具有一定的电势。带电量增加时,其电势也随之增加,带电量与电势之比:C=q/uC定义为孤立导体的电容,即:使导体升高单位电势所需的电量。电容单位:法拉=库伦/伏特对于半径为R的孤立导体球,带有电量Q,选无穷远处为电势0点,其电势为:014QuR其电容为:C=Q/u=4πε0R由此式看出,电容C与q,u无关,其值取决于导体的形状和大小。正如水桶的容量与水和水位无关,取决于水桶的大小和形状。电容器的电容孤立导体的电势是受外界条件影响的。用电屏蔽的方法,用一个封闭的导体壳B把带电导体A包围起来,使电场集中在两极板之间,这时两极板的电位差就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如此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定义为:AABqCuu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介质有关。书中例题8.29(P.334)求: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解: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很大,间距很小,边界效应可以忽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集中在极板之间,电容器外没有电场,可作一高斯面,只有电容器内的面元有电通量EdS,包围的电荷σdS,由高斯定理可得E=σ/ε0两极板的电势差为:1200qduuEddS电容器的电容:012SqCuud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面积S成正比,与间距d成反比。增大电容就要增大面积,减小间距。σ+σ-书中例题8.30(P.334)由两个同心导体球组成的电容器,半径分别为R1、R2,带电量分别为+q和-q。求:球形电容器的电容。解:由高斯定理可求出电场强度为:2014qEr2211211220012144RRRRRRqquuEdldrrRR电容器的电容:01212214RRqCuuRR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与两球的半径有关。书中例题8.31(P.335)由两个同轴导体圆柱组成的电容器,半径分别为R1、R2,长度LR2-R1带电量分别为+q和-q。求:球形电容器的电容。解:由高斯定理可求出电场强度为:02qELr22112120011ln22RRRRRqquuEdldrLrLR电容器的电容:012212ln(/)LqCuuRR书中例题8.32(P.335)由两个半径为a的平行长直导线,轴间距离为da。线电荷密度分别为+λ和-λ。求:单位长度平行直导线之间的电容。解:由高斯定理可求出直导线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02Ex和02()EdxE+和E-的方向一致,所以:0112Exdx21210011ln2daduuEdldxxdxa电容器的电容:012ln(/)qCuuda任何导体之间都存在着电容,在电子线路中,这种电容称为分布电容,一般情况下分布电容值很小,可忽略不计,但在高频电路中,需要考虑分布电容。dxd-xPu1u2第八节电场能量给电容器充电的过程,是电源把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作功。电源需要消耗其它形式的能量来完成这一作功的过程。在电源的作用下,电荷不断地从B板移到A板,在时间t内,移动了电荷q(t),这时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t)=q/C继续从B板移动电荷dq到A板,需要作功dA:qdAudqdqC从极板上没有电荷直到极板上带有电荷Q,电源所作的功为:202QqQAdAdqCC由于Q=CU,A可以写成:2211222QACUQUC电源所作的功转换成电容器中电场储存的能量W2211222QWCUQUCQ+BQ-Adq对于平行板电容器,U=Ed,C=ε0S/d∴22200111222WCUESdEV其中V为电容器中电场遍及的空间体积。电能密度:单位体积中的电能。2012WwEV由上式看出,电能密度只与电场强度E有关,与电荷Q、电容C无关。这说明电场中的能量是电场本身固有的。只要存在电场,就存在能量。与电荷无关,电荷的作用是能够产生电场。上式虽然是从平行板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导出的,但它是普遍成立的。对于不均匀电场,取一体元dV,该点的电场能量密度为w,则体元dV中储存的静电能为:dW=wdV,整个电场中的静电能为:W=∫vdw=∫v½ε0E2dv正负电荷合在一起时,空间没有场,也没有电场能。++用外力把正负电荷分开,就需要克服库伦力作功,同时在正负电荷之间产生电场。库伦力是保守力,外力所作的功就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在电场中。在这个过程中,正负电荷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其分布有变化。书中例题8.33(P.338)半径为a,带电量为q的孤立金属球,求:它所产生的电场储存的静电能。解:由高斯定理可求出电场强度2014qEr半径为r,厚度为dr的球壳中的静电能为:22022020220142114248dWwdVErdrqrdrrqdrr整个空间中电场的能量为a到∞的积分22200188VaqqWdWdrrardrqa书中例题8.33(P.338)圆柱形电容器长为L,半径分别为R1、R2,长度LR2-R1带电量分别为+Q和-Q。求:球形电容器的电场中的能量。解:由高斯定理可求出电场强度为:02qELr电场能量密度为:2202220128qwELr取圆柱薄层半径为r,厚度为dr,长为L,则体元为:dV=2πrLdr体元中电场的能量:2222200284qqdWwdvrLdrdrLrLr圆桶之间的电场能量为R1到R2间的积分:21222001ln44RVRRqdrqWwdvLrLR电容器的并联与串联并联时:U1=U2=……=Un=Uq=q1+q2+……+qn121212..................nnnqqqqCUUqqqUUUCCC串联时:q1=q2=……=qn=qU=U1+U2+……+Un12122121......11111............nnqCUUUUqUUUCCCqqq整理得∴121111......nCCCC书中例题8.35(P.339)如图两电容并联C1=1μF,u1=100VC2=1μF,u2=200V将电容器的正极与正极相联,负极与负极相联。求:并联前后电容器所储存的静电能。解:并联前W1=½C1u12=½×1.0×10-6×1002=0.005(J)W2=½C2u22=½×2.0×10-6×2002=0.04(J)总能量:W=W1+W2=0.045(J)并联后,C=C1+C2,Q=Q1+Q2222121122()()0.042()222QQCuCuQWJCCC并联后能量减少了0.003JC1C2第九节静电场中的电介质将绝缘物质(电介质)插在两平行电极之间时,虽然电荷不能通过电介质,但在电介质中会感应出极化电荷。极化的微观机制:i.无极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分子无电偶极矩。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受到相反方向的电场力,使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从而形成电偶极子,并沿外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在电介质内部,前后电荷互相抵消,只有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这种极化称为位移极化。Eii.有极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分子存在电偶极矩。在没有外加电场时,分子的电偶极矩的取向无规则,电解质呈电中性。在有外加电场时,分子的电偶极矩沿外电场方向定向排列起来,最终结果使介质表面呈现出极化电荷。这种有极分子定向取向造成的极化称为取向极化E电解质内的电场强度电解质内部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E应等于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E0与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E’的矢量和。即:E=E0+E’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E0=σ0/ε0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E’=σ’/ε0E0与E’的方向相反∴E=E0-E’=σ0/ε0-σ’/ε0(1)E0可用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测量出来,也可计算出来;E’无法测量出来,也很难计算出来;E可用介质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测量出来:将平行板电容器放入电解质(油)中,测量电势U的变化,发现电势由U0减小为U,为原来电势的1/εr倍:U=U0/εrεr称为相对电容率或相对介电常数相应的电场强度:E=E0/εr代人(1)式得:0001'1rr由此得出极化电荷密度是自由电荷密度的1-1/εr倍。εr由电介质材料决定的。----E0EE’+++++++++++++++―――――――――――+σ0-σ’-σ’+σ0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电位移矢量D在平行板电容器中取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电荷应包含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001(')SEdSS将01'1r代人得0000000111(')1rr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