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起源:化学起源学说物资条件:原始大气成分,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氧气条件(能量来源):高温、雷电、紫外线场所(摇篮):原始海洋2.化学进化过程(四个阶段)(1)(2)(3)(4)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独立体系原始生命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独立体系3、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主要来自于火山喷发所释放的巨大热能,紫外线、闪电等。4、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有机大分子物如蛋白质、核酸,5.原始生命的特征:是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6.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代表原始大气,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闪电.(2)冷却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有机小分子物质随降雨流入原始海洋过程。7.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那个阶段?支持了生命起源的第一个阶段:从无机物到有及小分子物质。8.米勒的实验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虽然没有生命但是能产生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从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一阶段可以实现。9.1965年,我国工作者利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先河。1981年,我国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核酸,这些说明了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10.化石:生物的____、_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埋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__________形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______证据。最直接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复杂变化11.化石分布规律:越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越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各类生物化石在底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1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意义: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他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13.分子生物学证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蛋白质分子的差别越大。。14.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由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指骨组成的,而且排列方式也基本一致。它们的功能分别是适于游泳、飞行、飞行、行走、劳动等。15.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他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因为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在外形和功能上出现差异。16.中华龙鸟有两翼、被覆羽毛像鸟类;但前肢有爪,末端有长长的尾,口里有牙齿像爬行动物。说明始祖鸟是鸟类向爬行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1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8.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进化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自养)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异养)植物类群器官分化输导组织生活环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结论无茎、叶根、茎、叶根、茎、叶、种子根、茎、叶、种子、花、果实无无有,简单有,发达有,发达水中阴湿处阴湿处陆地陆地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鱼类的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的心脏二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二心房二心室鱼类:鱼类: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二心房一心室,爬行类: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鸟类和哺乳类:二心房二心室21.22.进化历程: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被子植物23.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线形动物原始的扁形动物原始的软体动物原始的腔肠动物原始的环节动物原始的节肢动物24.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动物原始爬行动物原始哺乳动物原始鸟类25.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基础动力)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结果)26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选择因素自然环境人类选择结果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和爱好选择速度漫长较快阶段时间证据脑容量直立南方古猿420-150万年前露西450-530毫升半直立能人200-150万年前东非人680毫升直立直立人200-20万年前元某人1000毫升以上直立智人20-1万年前山顶洞人1360毫升直立工具使用火的使用南方古猿使用天然工具不会能人制造简单工具不会直立人打制不同用途石器使用天然火智人制造精细石器、骨器人工取火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是否直立行走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学会用火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排序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C上下肢分工D产生语言、意识E大脑发达BACED(一)环境因素的分类:因素:包括_____、温度、____和_____等。因素: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____,主要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____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_______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非生物空气生物同种不同种生物阳光水①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____又有____。②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互助捕食斗争相互依存生物相互作用的意义:生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相互____,彼此____,促进了生物界的________发展。制约共同发展依存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环境发生了变化,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它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就死亡淘汰了,这也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与_________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物适应影响影响依赖•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包括人)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绿色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1、生产者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3、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残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循环。生物要进行生命活动必须有物质和能量。动、植物的能量是怎么来的?物质:水、空气、土壤中的矿物质能量:阳光等。(二)非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树螳螂蝉黄雀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生产者食物链的组成消费者1、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和_________,且起点必须是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____。2、箭头方向要正确:指向______,直到最高级别消费者。书写食物链的正确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捕食者生产者最高级别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1、有些有害物质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就难以分解,会不断积累下来。2、DDT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导致人体内的DDT含量大大超过鱼体内的含量,引起中毒,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有害物质和杀虫剂的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食物链生物富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分解者肉食性动物太阳能能量源头:能量流动渠道: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太阳能食物链(网)10%~2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呼吸作用能量散失形式:呼吸作用(热能)能量流动的过程1.生产者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各级消费者的能源来自上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有能量有三个去向: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二是随着排泄废物、尸体流入到分解者中去;三是有一少部分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三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答:食物链、食物网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不循环)(2).逐级递减6、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8、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较长时间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4.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生态系统。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①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位居世界第三。②我国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③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前列。④我国特有种类: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等。⑤我国古老种类:银杏、鹅掌楸、扬子鳄。7.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8.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2.间接使用价值:•3.潜在使用价值:10.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药物、燃料、建材及工业原料。11.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在自然界中维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条件在气候、改良土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远远高于直接使用价值。12.潜在使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尚未被发现,也许在短时间内不能为人类所利用,但其潜在使用价值是巨大的。例如:利用野生动植物培育新品种1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原因(1)主要原因:栖息地、的丧失。(2)滥采乱伐和滥捕乱杀。(3)外来物种的入侵。1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1.就地保护:概念:指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对野生生物实施有效保护的策略。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主要形式及作用①主要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a.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天然储存库。b.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c.是活的博物馆。2.迁地保护概念:把某些_________的、具有_________的生物种类迁出原地,移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保护的策略。举例:华东地区的______繁育基地,成功繁育出一定数量的中华鲟。极度濒危观赏价值的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中华鲟4.保护与开发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而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名师点拨(1)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重要原因。(2)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造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