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常见名词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郑宇璁整理1生物化学常见名词解析(含少量问答)第一章1.等电点(pI):使某氨基酸(蛋白质)解离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静电荷数为0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蛋白质)的等电点。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主链原子在局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次级键连接而成的复杂结构。6.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各种原子、基团在三维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包括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7.亚基:蛋白质四级结构中每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或者亚单位8.变构效应:指一些蛋白质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生物功能的改变。9.别构效应:多亚基蛋白质一般具有多个配体结合部位,结合在蛋白质分子的特定部位上的配体对于该分子的其他部位的影响称为别构效应。10.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复性就倒着阐述)11.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12.结构域: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成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称为结构域。13.超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相似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结构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14.波耳效应:由于H+可对抗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因此当pH下降H+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使血红蛋白对氧气的饱和曲线向右平移的现象,称为波耳效应。第二章1.DNA一级结构:指在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DNA二级结构:指两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酸链扭曲盘绕成的双螺旋结构。3.Chargaff定律:在一个DNA分子定量分析中:A+G=C+TA/T=C/G=14.反密码子:tRNA上位于反密码环上可与mRNA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5.DNA超螺旋:外形长度大的DNA分子进一步扭曲盘绕压缩成紧密的结构。6.核酸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形成无规则单链线团结构的过程。(复性就倒着阐述)7.热变性DNA的复性:热变性DNA溶液经缓慢冷却,可使两条彼此分离的单链重新缔合而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8.Tm:溶解温度,也称解链温度。即DNA热变性过程中解链50%的温度,或DNA解链曲线中点的温度,或紫外吸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一半时的温度。9.退火:热变性DNA缓慢降温的过程。10.核酸分子杂交:使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变性后一起复性,含有部分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形成局部杂化双链的过程。11.探针:采用适当的同位素或其他发光物质表及其末端或全链的序列已知的一小段核苷酸聚合的单链。12.探针技术:探针在适当溶液或环境中与待测DNA杂交,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或其他手段,检测DNA分子中是否含有与探针同源的DNA序列的技术。13.增色效应:DNA紫外吸收随变性程度加剧而急速升高的现象。14.PCR法: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用以大量获得DNA的拷贝。其步骤分为变性→退火→延伸。(反应体系由模板DNA、特异性引物、dNTP、Taq聚合酶构成)【注意】每一步步骤最好配以图示郑宇璁整理2dNTP加热变性退火延伸引物DNA双螺旋*2重复步骤15.PCR法与体内DNA合成异同:相同点:1.原理相同2.碱基配对3.需要引物4.半保留复制不同点:1.体内与体外2.PCR不产生冈崎片段3.细胞有丝、减数分裂时DNA复制,PCR不受限制,可反复进行4.细胞中DNA复制受到各种因子的调控5.温度不同第三章1.必需基团: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集团称为必需基团。2.酶的活性中心: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空间结构上由必需基团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直接参与酶反应的区域。3.酶原与酶原的激活: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以无活性状态存在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4.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5.最适温度及最适pH:酶催化效率最高时的pH称为最适pH;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即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6.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以牢固共价键结合从而使酶活性丧失,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这些抑制剂从而使酶活性恢复称为不可逆抑制。7.核酶:核酶的化学本质为一段具有催化活力的RNA,可催化水解磷酸酯键及其逆反应以及转肽。核酶分为可以催化分子内反应(自我剪切、自我剪接)和分子间反应两种,本身可被体内RNA酶破坏。8.Km的含义:(1)Km为酶的特征常数(2)Km表示酶与底物间的亲和程度(Km越大,亲和程度越小)(3)根据酶反应的Km,可判定其反应方向和趋势(类似于勒夏特列原理,反应Km小的反应物更易进行其正向反应)9.诱导契合学说:在酶反应程中酶并不是事先就以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形状存在,而是在受到诱导之后才形成互补的形状。这种方式如同一只手伸进手套之后,才诱导手套的形状发生变化一样。底物一旦结合上去,就能诱导酶蛋白的构像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结合位点正好在合适位置,从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形成酶-底物络合物,这就是“诱导契合学说”。第四章1.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分解成乳酸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2.糖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郑宇璁整理33.TCA循环,其特点及其生理意义:从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最终草酰乙酸得以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特点:(1)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2)是机体主要产能途径(3)是单向反应体系(4)必须不断补充中间产物。意义有:(1)是三大营养物质最终代谢途径(2)提供能量(3)具有双向功能(4)为某些生物合成提供小分子前体物质。4.糖异生:由非糖物质为前体合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5.Cori循环:肌肉内通过糖酵解分解葡萄糖或糖原,其产物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乳酸,乳酸通过血液到肝脏通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糖或糖原并运输回到肌肉的过程称为Cori循环。(可利循环)6.HMS途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1)产生NADPH(2)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意义:(1)补充糖酵解(2)生成NADPH,保护巯基酶(3)生成核糖-5-磷酸为合成ATP、RNA、DNA提供了必须原料(4)补充功能第五章1.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指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来自被氧化的代谢物产生的还原性辅酶(NADH或FADH2)上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传递给O2,导致H2O和ATP生成的过程。(组成:NAD+、NADP+、黄素蛋白、铁硫蛋白、CoQ、Cyt;方向为ComplexⅠ→Ⅱ→Ⅲ→Ⅳ)3.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21kJ/mol的化学键。4.高能化合物: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5.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分子中高能键的能量直接转移给ADP或者其他核苷二磷酸,使其磷酸化生成ATP或其他核苷三磷酸的过程。6.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和水,同时逐步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这种氧化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7.P/O比值:每消耗1mol氧原子时ADP磷酸化成ATP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mol数目(可通过此比值计算来自被氧化底物上一对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时生成的ATP数)8.解偶联作用:在解偶联剂作用下,使氧化和磷酸化脱节,以至于氧化过程照常进行而无法形成ATP。第六章1.必需脂肪酸:是体内必需但又无法自身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血浆脂蛋白:是血液中的脂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可溶性复合体,是血脂的存在和运输形式。3.酮体:的脂肪酸在肝内分解代谢......产生的一类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作为能源物质在肝外氧化利用......。4.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摄取利用。5.血脂:血浆中各种脂类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磷酸、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肪酸。6.载脂蛋白:指血浆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是一类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的特异球蛋白。7.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要的KOH的mg数为皂化值(Mr=3*56*1000/皂化值)8.酸败作用: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可被氧化,发出难闻臭味的现象。9.生物膜:细胞或细胞器与其环境分开的膜统称为生物膜。10.内在膜蛋白:生物膜上所有嵌入、深埋、横跨脂质双分子层的蛋白质。11.流体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是由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可以移动的球形蛋白质而构成的。郑宇璁整理4第七章1.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甲借来一本两色书”:MetValLysIlePheLeuTrpThr)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营养价值比较低的蛋白质共同食用。则必需氨基酸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未吸收的消化产物的分解作用。4.氨基酸代谢池:外源性氨基酸和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机体各处共同参与代谢。8.鸟氨酸循环: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过程,用以解氨毒。由于该过程需要鸟氨酸的参与,最后又重新形成鸟氨酸,所以称为鸟氨酸循环。9.一碳基团及其功能: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GlyThrSerHisMet为原料,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甲酰基、羟甲基、亚氨甲基)功能为:(1)参与合成嘌呤、嘧啶,联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与遗传发育相关(2)SAM是体内甲基化反应的主要来源,参与肾上腺素、肌酸、胆碱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3)与新药设计磺胺类药物、甲氨嘌呤机理的联系(受阻断,注意毒性问题)10.氨基酸脱氨方式(1)氧化脱氨(2)转氨(3)联合氧化脱氨第八章1.从头合成途径:以氨基酸、一碳单位、CO2和磷酸核糖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过程2.补救合成途径:用体内现成的嘌呤(嘧啶)为原料,经过比较简单的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3.嘌呤与嘧啶在体内分解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其最终代谢产物是什么?嘌呤:不开环代谢,生成尿酸嘧啶:开环代谢,生成NH3、CO2、H2O。4.PRPP在合成中的作用:提供磷酸核糖。第九章1.限速酶:决定某一个代谢途径的途径的速度和方向的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具调节作用的酶称为限速酶,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2.变构调节别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分子活性重心以为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3.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第十章1.基因:生物体内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功能性片段。2.中心法则:以DNA为中心,DNA可以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或通过转录生成RNA,RNA在翻译成蛋白质,RNA也可以复制或者通过逆转录生成DNA。3.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一股单链完整地来自亲代,另一股单链是重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4.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沿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其复制过程可以连续进行,这股链为先导链;而沿着与解链方向相反的子链其复制过程不能连续进行,这股链为滞后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注意】先导链与滞后链也是从中可以解释。图示:先导链郑宇璁整理5滞后链(包括冈崎片段)5.冈崎片段:滞后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