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斯大林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二)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核心。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矛盾的日益激化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提出了课题提供了可能(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进入新阶段需要新理论(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细胞学说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科学、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论据。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3、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精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哲学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费尔巴哈哲学形而上学性缺陷-不彻底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1723-1790)主要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1772-1823)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理论贡献-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探讨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理论缺陷-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性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1760-1825)主要代表人物傅立叶(1772-1837)欧文(1771-1858)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贡献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未能科学阐明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必然性缺陷未能找到实现新旧社会交替的基础和力量陷入了空想(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宏观研究揭开了历史之迷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系统研究取得两个突破揭开了资本主义之迷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无产阶级之迷创立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实和完善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为什么(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为什么(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阶级性实践性(2)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为什么(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革命性实践性(2)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3)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是什么——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为什么(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关系:世界观同方法论是统一的(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内容:(3)不能回避的问题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3、哲学上的对立与斗争唯物主义世界是什么唯心主义辩证法世界怎么样形而上学可知论世界可知否不可知论(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①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含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凡是认为存在(物质)第一性、思维(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含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事物是联系的①辩证法全面看事物是发展的事物是孤立的②形而上学片面看事物是静止的(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①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②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2)为何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两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物质的科学内涵(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始物质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子(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①恩格斯奠定了基础“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②列宁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22、、意意识识对对物物质质的的依依赖赖性性和和能能动动性性①①意意识识是是自自然然界界长长期期发发展展的的产产物物((11))意意识识的的起起源源②②意意识识是是社社会会劳劳动动的的产产物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人脑脑神神经经系系统统的的反反射射活活动动是是意意识识活活动动的的生生理理基基础础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33))意意识识的的能能动动性性①①何何谓谓意意识识的的能能动动性性意意识识的的能能动动性性,,是是指指意意识识能能够够能能动动地地反反映映客客观观事事物物,,形形成成主主观观观观念念,,并并且且能能动动地地指指导导人人们们进进行行实实践践活活动动,,反反作作用用于于客客观观事事物物。。即即人人类类所所特特有有的的能能动动地地认认识识世世界界和和改改造造世世界界的的能能力力和和作作用用。。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反映对象的选择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目标方案的制定通过现象揭示本质意识活动的创造性通过当前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意识指导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性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前提-尊重客观规律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条件-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物质的存在形式(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①运动的含义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A、静止的含义——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的状态。物体位置的相对不变性静止的表现事物性质的相对稳定性C、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分化为多样性的根本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错误观点: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含义:物质运动的持时间续性、顺序性①时间空间的特点:一维性含义和特点含义:运动着的物质空间的广延性、方位性特点:三维性②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③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④时间、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何谓世界的统一性问题(1)含义-是回答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2)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二元论观点: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或实体。二元论实质:二元论表面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企图超越二者之上,调和二者的对立和斗争,但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回答(1)世界是统:的—坚持了一元论与二元论、多元论区别(2)世界统一于物质:持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区别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表现(1)自然界的物质性①天体的起源②原子的结构③生命的起源-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④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二、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一)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形式1、实践的科学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要素的客观性(1)物质性(客观性)过程的客观性结果的客观性目标的制定(2)目的性(自觉的能动性)方案的规划具体性(3)社会历史性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活动(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1、、实实践践是是人人类类所所特特有有的的活活动动22、、实实践践集集中中表表现现了了人人的的本本质质的的社社会会性性33、、实实践践对对物物质质世世界界的的改改造造是是对对象象性性活活动动(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联系的普遍性:①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②每一事物都同周围其它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联系的主要方式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