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时间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学时间树自私的基因时间树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达尔文主义”通常用以指称以自然选择为手段解释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与多样性的生物进化理论。尽管这一词项中包含C.R.达尔文的名字,但它在语用上并不完全等于达尔文自己的生物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亦称综合进化论(TheSyntheticTheory,包括后来的新综合理论),是达尔文主义选择论和新达尔文主义基因论综合和提高的产物。该学派是现代进化论中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英国学者霍尔丹(J.B.S.Haldane,1892-1924)、费希尔(R.A.Fisher,1890-1962)、苏联学者施马里高践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美籍苏联学者杜布赞斯基(TheodosiusDobzhansky,1900-1975)。[1]1937年,杜布赞斯基出版了《遗传学和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综合理论的形成。扎哈维是位鸟类学家,一生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以色列和约旦的边界上,1970年他因为发表“不利条件原理”(thehandicapprinciple,又译为“累赘原理”)而闻名于世。这个涵盖面广而引起争议的学说的宗旨之一,是要解释羚羊为什么要跳越,孔雀为什么要拖着相当于它身长两倍的、美丽却碍事的尾巴,以及人类为什么要投入那些不寻常的炫耀行为。恩斯特·瓦尔特·迈尔(ErnstWalterMayr,1904年7月5日-2005年2月3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肯普滕,逝世于美国麻塞诸塞的贝德福德(Bedford)。是20世纪最主要的演化生物学家之一,也是一位分类学家、热带探险家、鸟类学家、博物学家与科学史家。1942年出版的书《动物学家的系统分类学与物种起源观点》(SystematicsandtheOriginofSpeciesfromtheViewpointofaZoologist),是演化论的现代综合理论建立根基之一。这种理论在1930年代左右成形,是一种将19世纪孟德尔遗传学与达尔文演化论整合的理论。雅克·莫诺(JacquesL·Monod)是20世纪中期一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他和F·雅各布等人一起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基因的调控机制,创立了操纵子理论。这一理论在生物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重要性有人认为不亚于沃森—克里克的DNA双螺旋分子模型。他的科学成就和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1年,法国科学家莫诺(J·L·Monod,1910-1976)与雅可布(F·Jacob)发表“蛋白质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制”一文,提出操纵子学说,开创了基因调控的研究。约翰·梅纳德·史密斯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英国进化生物学家,著有许多关于进化的书籍,既有科学性的也有面向大众的。他著名的研究工作是比较博弈论与进化“策略”之间的的相似性,这种策略会发生生物层面上,以维持物种的生存。史密斯在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学习工程学,在1941年至1947年期间曾经担任过飞机工程师。然后他重返校园,并于1951年获得了伦敦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College)动物学的学士学位。在1965年,他成为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Sussex)生物学系的教授,并在1985年成为了荣誉教授。他在1977年被选入皇家学会(RoyalSociety)。作为进化生物学家,史密斯把兴趣都放在研究一个有机体是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进化的,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使一个有机体或者物种进行重大的进化演变的。在1982年,他出版了极具突破性的《演化与博弈论》(EvolutionandtheTheoryofGames),在书中他将博弈论应用到了进化选择的过程中。博弈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提出的,这种理论指出,在象棋或者扑克这类型的游戏中,取胜的最优策略要根据对手的行为而改变。罗伯特·特里弗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生物学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特里弗斯1971年提出了互惠利他主义理论,1972年提出父母投资,1974年提出亲代与子代的冲突。特里弗斯1971年的文章《互惠利他主义的进化》阐述了互惠利他的数学;其中,说明该模型的三个例子之一是人类的互惠利他。他说,“由此可见,这一模型可以解释调控利他行为的心理体系的各种细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里弗斯指出,几种特性是促进互惠利他的功能性进程。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RonaldAylmerFisher,R.A.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国统计学家、生物进化学家、数学家、遗传学家和优生学家。现代统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费舍尔被称为现代进化论的首席设计师之一,他创立了费希尔准则以及雌雄双方的生物性状互相促进的进化理论,即“费舍尔氏失控理论”(Fisherianrunaway),他是现代种群遗传学的的三杰之一(另外两杰是霍尔丹(J.B.S.Haldane)和莱特(SewallWright)),是达尔文以来最伟大的生物进化学家。他对现代统计科学的重要贡献,包括方差分析,极大似然统计推断和许多抽样分布的导出。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ofmoderngenetics)”,于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奥地利布隆(Brunn)(现在是捷克的布尔诺)的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MaynardSmith;1920—2004)——演化博弈论之父、理论生物学巨匠,其代表作《演化与博弈论》是演化博弈论领域的经典著作。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逝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阿尔登堡(Altenberg),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在1949年以前他一直称该研究领域为“动物心理学”,即后来的本能理论。在德语地区,他被视为该理论的创始人。德国《明镜》周刊评论他是“动物精神的爱因斯坦”。1973年他和卡尔·冯·费舍尔和尼古拉斯·廷伯格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在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构成和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乔治·威廉姆斯英文名-GeorgeC.Williams,演化生物学家。1926年5月12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教授海洋脊椎动物学,并发表了一系列演化学上的重要论述。1993年,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威廉斯1957年发表的《基因多效性,自然选择,与衰老的演化》是20世纪演化生物学最重要的论文之一。他另著有《适应与自然选择》(1966年),《性与演化》(1975年),《自然选择》(1992年),《我们为什么生病》(1995年,合著)等书。魏斯曼(1834~1914),Weismann,August,德国动物学家。1834年1月17日生于法兰克福,1914年11月5日卒于弗赖堡。1856年入格丁根大学学医。先后在巴登和奥地利当过军医和私人开业医生。1861年在吉森大学从师于德国动物学家K.G.洛伊卡尔特,学习动物发生学及形态学,1863年完成了关于双翅目昆虫变态的论文。1866年担任弗赖堡大学医学系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副教授,1868年在该校创办动物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871年升任教授。60年代中期以后因眼疾不得不终止显微镜下的研究而转向遗传、发生和进化问题的理论探讨。他讲授达尔文进化论多年,直至1912年退休。魏斯曼的种质论启迪了人们去深入研究遗传物质,从而相继发现了染色体、基因和DNA。因此他是有一定功绩的。莫诺(Monod,JacpuesLucien)法国生物化学家。1910年2月9日生于巴黎;1976年5月31日卒于戛纳。1941年莫诺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直至1945年。1945年他进入巴斯德研究所。在巴斯德研究所,他同勒沃夫和雅各布联合从事研究,并且由于在调节基因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而与他们一起分享了1965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1941年3月26日-),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有“达尔文的罗威纳犬”(Darwin'sRottweiler)的称号。道金斯原为牛津大学科普教授,现任英国人文主义协会副主席,并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士同英国世俗公会荣誉会员。《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Gene)1976(初版)、1989(再版)、2006(第三版)生物学大事记1773:发现尿素;1779:从橄榄法中提出甘油;1780:指出呼吸即氧化作用;1810:指出发酵的重反应;1828:由氰酸铵合成尿素,这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机体自身的有机化合物;1836:明确催化剂的概念;1847:完成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将淀粉变成麦芽糖;1857:提出发酵的“活力论”;1862:指出淀粉为光合作用的产物;1869:发现核酸;1886:发现“组织血红素”,后来叫它为细胞色素;1890:结晶出第一个蛋白质:卵白蛋白;1897:完成无细胞发酵作用;1902:表明蛋白质为多肽链;1903:分离出第一个激素:肾上腺素;1905:明确“激素”一词;1911:明确“维生素”一词;1912:指出生物氧化为脱氢作用;1913:提出酶动力学理论;1914:指出生物氧化由铁激活氧而来;1926:分离出第一个维生素:抗神经炎素(维生素B1);1926:结晶出第一个酶:尿素酶;1929:发现“活性磷酸”:腺苷三磷酸;1929:鉴定出“呼吸酶类”为血红素化合物;1929-1934:分离出四种类固醇激素;1932:发现鸟氨酸循环;1935:分离出第一个结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1936:指出维生素为辅酶的组成成分;1937:将柠檬酸循环模式化;1938:发现转氨基作用;1939:发现氧化磷酸化作用;1941:认为ATP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是“高能化合物”;1944:酶的遗传;1944:DNA是细菌的转化因子;1951:阐明活性乙酸;1952:提出蛋白质的螺旋模型;1953:阐明胰岛素的结构;1953:提出核酸的螺旋模型;1958:阐明纯病毒核酸的感染性;1958:指出活性异戊二烯为异戊烯焦磷酸;1959:在激素作用中,发现cAMP是“第二信使”;1960:描述呼吸链磷酸化作用的化学渗透学说;1960:阐明蛋白质的第一个三维结构;1961:提出调节基因激活的模式;1961:将核酸的碱基密码解译出来;1963:指出酶的变构抑制作用;1965:第一次阐明核酸顺序;1965:阐明酶(溶菌酶)的空间模型;1968-1970:发现限制性内切酶;1972:提出膜的流体镶嵌模型;1978:发现DNA中的内含子。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