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关键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三关键词1.植物激素(三P6):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的,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植物激素主要合成部位分布(作用部位)运输方向功能促进作用抑制作用生长素(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顶芽、幼叶、发育着的种子(胚)。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极性运输。促进茎伸长,根的生长,扦插枝条生根,果实发育。促进植物生长。抑制侧芽生长。赤霉素生长中的种子和果实、幼叶、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较多存在于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可上下运输,无极性运输的特点。促进某些植物种子萌发、茎伸长和叶的生长,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促进植物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生长中的种子和果实。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主要从根部经木质部运送到地上部位。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萌发(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促进植物生长。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抑制不定根和侧根的形成),延缓叶片的衰老。乙烯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乙烯,但主要产生和分布与成熟的果实、茎的节、衰老的叶子。不被转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与植物的衰老、成熟。抑制生长素的转运、茎和根的伸长生长。脱落酸植物体中根、茎、叶、果实、种子(植物体在生活条件不适宜或生长季节终止时产生)。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逆境条件下会增多。上下运输,无极性运输的特点。保持休眠,促进器官脱落、气孔关闭、侧芽和块茎休眠、叶片衰老、果实产生乙烯。与植物的衰老、成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抑制种子发芽、生长素运输、植株生长。2.植物生长两重性:生长素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3.植物生长调节剂(三P8):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4.化学调控(三P8):通过植物激素的调节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生根、加速生长、抑制生长、引起无籽果实的形成、果实的催熟、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等,这些调节作用统称化学调控。5.向性运动(三P9):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是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分为向光性和向重力性。6.内环境(三P15):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细胞外液是动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是身体的内部环境,称为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1)机体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内环境基本不变,给细胞提供了一个物理、化学因素都比较稳定的环境。(2)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因是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上是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否则,代谢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7.稳态(三P16):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变化因素: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血浆浓度,渗透压)、温度(酶活性)、pH(血浆为弱碱性);化学物质包括:血糖、水、盐、O2/CO2、激素等。8.可兴奋细胞的特性(三P19):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等。9.神经元结构包括:胞体→接受树突传来的信息;树突→接受刺激并将其向内传导;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至末端突触。10.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大量Na+进入细胞,使膜两侧电位差急剧减少,进而倒转,膜内正外负,此过程为去极化,此时的膜电位叫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叫兴奋。11.极化(三P21):神经元未受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即为极化状态。12.去极化(三P21):在膜上某处给予刺激后,该处极化状态被破坏,叫做去极化。13.复极化:膜内电位从反极化状态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1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临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局部电流。这个局部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以动作电位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一直传到神经末梢。15.神经元间的信号(兴奋)的传递:神经元轴突的神经冲动→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递质→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兴奋(或抑制)→兴奋(或抑制)传至整个神经元。16.突触(三P22):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膜、神经元的轴突、树突或胞体膜、腺体细胞膜接触处形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17.大脑皮层(三P27):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人的高级神经中枢调节是在大脑皮层,上面有很多的沟和回。大脑皮层有言语区:白洛嘉区(表达语言)和韦尼克区(理解语言),有第一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等。18.神经调节(三P17):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受体内、外的刺激,作出反应,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称为神经调节。19.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相对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较缓慢,持续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20.反射(三P24):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21.反射弧(三P24):反射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中进行的,这种结构就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22.动物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来源)产生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途径)作用于某些器官或组织(作用对象),从而对动物体的生长、生活和生殖产生明显的调控(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化学本质)。附表:人体部分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名称化学本质内分泌腺或细胞(来源)靶组织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刺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刺激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刺激生长激素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抑制生长激素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抑制催乳素释放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多肽下丘脑腺垂体抑制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肽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同时促进腺体的生长,促进肾上腺皮质生成和分泌激素促卵泡激素多肽腺垂体曲细精管(男)卵泡(女)促进精子生成(男)刺激卵泡成熟(女)黄体生成素多肽腺垂体卵巢间隙细胞(女)睾丸间隙细胞(男)促使卵泡成熟,分泌雌激素,排卵,黄体形成和分泌孕激素促使雄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腺垂体全部组织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催乳素腺垂体乳腺促进乳腺生长和乳汁形成黑色细胞刺激素腺垂体上皮色素细胞增加黑色素的合成与扩散(皮肤变黑)促甲状腺激素多肽腺垂体甲状腺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多肽腺垂体性腺维持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三P37)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所有器官(1)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2)促进生长发育(3)促进骨骼成熟(4)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激素(三P36)蛋白质腺垂体全部组织(1)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2)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3)促进脂肪分解。胰岛素(三P37)蛋白质胰岛β细胞全部组织降低血糖:(1)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2)抑制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胰高血糖素(三P39)多肽胰岛α细胞某些器官升高血糖:(1)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促进肝糖元分解。肾上腺素(三P43)肾上腺的髓质细胞全部组织(1)加速肝和肌肉中糖元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和血液中乳糖的含量(2)成人的代谢率提高(增加产热)。肾上腺皮质激素(三P44)固醇肾上腺皮质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对钾离子的排泄(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肾小管、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雄激素(三P45)固醇,受体在细胞内睾丸等生殖器官及全身组织(1)促进精子的生成(2)促进全部附属生殖器管(导管、腺体和阴茎)的发育;(3)激发和维持雄性第二性状(4)增强骨骼肌发育,并影响人的行为。雌激素(三P45)固醇,受体在细胞内卵巢等生殖器官及全身组织(1)促进卵巢中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2)促进全部附属生殖器管(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发育(3)激发和维持雌性第二性状(4)与孕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5)支持青春期的突发性快速增长。孕激素(三P45)卵巢子宫、乳房(1)在妊娠时抑制子宫运动(2)刺激乳房发育,准备哺乳。催乳素(三P36)腺垂体乳腺促进乳腺生长和乳汁形成。催产素(三P35)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子宫促进子宫收缩。23.内分泌:内分泌细胞把激素分泌到内环境中,这种分泌叫内分泌。24.免疫(三P47):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25.非特异性反应(三P48):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由于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因此被称为非特异性反应。26.特异性免疫(三P62):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类。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应答有关,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有关。27.主动免疫(三P56):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应答所建立的免疫。即利用抗原刺激(灭活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减毒的微生物),使机体产生抗体的方法,而非直接自体外引入抗体。28.被动免疫(三P56):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的方式称为被动免疫29.自身免疫病(三P58):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己”和“非己”的能力,对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外来抗原能够产生免疫应答,却不攻击自身的细胞。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人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却攻击自身的组织,这便是自身免疫病。30.艾滋病(AIDS)(三P59、60):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感染HIV所引起的。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由于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成为前病毒。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某种因素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导致大量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由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调节作用,因此大量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HIV破坏便会严重削弱免疫功能。HIV还可以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便会招致一些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不发生的感染。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也可能出现痴呆。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31.抗原(三P50):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包括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32.抗体:由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33.T细胞(三P62):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胸腺,在此分化增殖,发育成熟的那部分淋巴干细胞叫做T细胞。作用对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移植的)异体组织或器官、癌细胞。34.B细胞(三P62):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鸟类中是先在腔上囊,哺乳动物可能在骨髓发育成熟的那部分淋巴干细胞叫做B细胞。3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即MHC)(三P50):人类所有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