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德中学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1、济宁是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直到今天还对世界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2007年12月30日,日本首相福田到曲阜参观,并欣然题词“温故创新”。下面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A.孔子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C.孔子思想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孔子思想在战国时被确立为正统思想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3、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4、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改革的理论武器④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创立有关的7、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28、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9、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10、《论语》日:“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A.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B.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C.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D.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11、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13、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A.天人合一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17、“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3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8、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理”与“气”的地位B.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C.唯物与唯心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19、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0、“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2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B.君民共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2、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时代的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3、下图为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页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A.浑天仪B.翻车C.造纸术D.数学24、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有①利用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②利用司南辨明方向③借助《甘石星经》确定许多恒星的位置④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26、《齐民要术·序》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恩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未D.反映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7、两宋时朝火药的制造技术有了提高①这和当时频繁的战争有关②开始制成了射击管状火器4③促使我国封建制度衰落④南宋时传入欧洲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28、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A.张仲景、孙思邈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C.甘德、沈括、郭守敬D.蔡伦、马钧、张衡29、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定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0、韩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内外,下列关于中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②《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地方法④《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二、材料与解析题: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长上,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材料二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分)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举贤良对策》(2)材料三中董仲舒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3分)材料四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53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1)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哪些?(2分)材料二有人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中国文明的顶尖级代表,甚至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2)如果需要你论证上述观点正确性的话,你认为有哪些科技成果最能代表中国文明的形象?除四大发明外,请至少列举六例。(3分)(3)通过材料一、材料二的阅读,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3分)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摘自《中西对比500年》(4)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3分)33、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6(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董仲舒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4)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34、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材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三明末李贽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