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将此门课程分开设为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背景的介绍与分析,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教学内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背景法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大学生活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教学时数:3学时2第一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背景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大盘点: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择业趋于务实。”“2010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尹建堃分析说,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形势虽好但“牛市”未现,文理就业不均衡现象仍存——2010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拥挤于就业大军之中的大学生们承受了不少的喜怒哀乐。年初,“大学生做高薪民工”的讨论曾一度让毕业生为当时的就业形势感到焦虑。现如今,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也有了微妙变化。2010年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究竟如何?2011年的应届生就业形势将会怎样?近日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公布的“2010年无忧指数年终盘点学子就业篇”调查结果相信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就业形势走好,但“牛市”并未出现。翻看前程无忧发布的各月才市指数,笔者发现在2010年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莫过于“暴涨”、“火热”、“机遇”,由此也能看出2010年人才需求市场的大盘走势不错。自9月起,各大企业纷纷进入高校进行校园宣讲,不少公司的招聘计划在薪酬、招聘数量等方面都让大学生心动不已。根据前程无忧4月份发布的《2010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2010届毕业生薪资水平与2009年相比约有5%~6%的回升。因此,经历了前两年的就业寒流,3毕业生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时都表现出较为乐观的心态。虽然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回升趋势仍未达到2007年的巅峰状态。对于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观望徘徊、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也无需因为庞大的就业人群而诚惶诚恐、望而却步,对就业持消极悲观态度。●2010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问题。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这一数据让即将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惶惶不安。对此,前程无忧网市场部经理王剑提醒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或者从自己的学长那里了解行业需求情况,不要被一些不利消息击垮而丧失就业信心。如果说“零月薪”造成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障碍,那么“文理不均衡就业”则是2010年底出现的最大问题。前程无忧《2010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指出,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热门专业集中为理工类专业,就连硕士毕业生也存在理工类专业的就业率高于文科类专业的现象。文科生就业难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大量文科毕业生在就业时淡化专业概念,大范围撒网,以求得一份工作的消极心态。而这种“学不能用”的现象,则会让更多学生从心底呐喊“这大学上有何用?”近日,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中有76%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用”。学历贬值的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进行转变观念的反思,同样也拷问了现如今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2010大学生就业的四个新现象。相对往年,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既存在如上所述的老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首先,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在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其次是退出一线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2010年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三是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四是就业歧视问题仍存在,大学生求职莫名被拒。“宁要本科男,不要研究女”、“就算学历高,女也不敌男”,如今找工作已经成了不少女生的心病。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这项涉及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被调查者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包括性别、4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歧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作为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大事——就业,也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的新情况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就业背景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息息相关。(一)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变过程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历程息息相关,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总体上处于“统包统分”制度:基本方针:根据国家需要,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和一般照顾。制度弊端:政府对毕业生分配统得过死、包的过严,影响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在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就业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大体上属于由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使高校具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1985年至1992年:逐步实现了由国家统一自上而下下达分配计划,到由学校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需求,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分配计划---下达执行的转变。(只要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国家都给予安排了工作。)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决定了就业机制的市场走向,确立了“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就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人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人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同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本阶段主要特点:采取主管部门和高校上下结合的编制分配计划办法,实行“供需见面”。在少数学校中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试点工作,为就业机制变革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就业机制则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新的发展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用人单位有用人选择权,高校也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服务方向。——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针对性、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解决了以往统包统分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克服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实现人职匹配。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多样化:升学、出国、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5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机遇:经济发展扩大人才需求,增加了就业机会。专家预测,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提供80—100万个就业机会;市场经济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处于高层次、具有高技能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平台;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为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市场经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新型服务业的出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扩大了用人自主权和毕业生的选择自主权,为大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就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在用人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挑选和聘用企业需要的人才;各种人才吸引的措施和严格的招聘考核和选拔,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突出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第三,市场经济和就业机制改革使高等教育和毕业生面临更多的挑战。一方面,高等教育面向的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战场。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市场定位、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