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1)红眼细眼(2)5(3)XEXe(4)B(或b)v(或V)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5)①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示例: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评分细则】1.(1)中只答出红眼漏答“细眼”或只答出“细眼”漏答“红眼”均扣一半分。2.(2)中只答“发生交换”未答出“非姐妹染色单体”扣1分。3.(5)题①中答案唯一,凡答其他染色体者均不得分。(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①适用对象:真核生物、核基因、有性生殖产生配子(即减数分裂)时发生②基因关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a与B、b或C、c与B、b)间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只遵循分离定律(如A与a,B与b,C与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a与C、c)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可由于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发生同一条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如a与C或A与c重组。(2)当两对基因分别位于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1)烟草的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它们互为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2)如图可见,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据此推断在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__________个体。(3)将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S基因包含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这导致雌蕊和花粉管细胞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__等分子有所不同。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保加利亚玫瑰(2n=14)是蔷薇科蔷薇属小灌木,为观赏花卉,花瓣可提取精油。已知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绘制保加利亚玫瑰的基因组图谱时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保加利亚玫瑰花色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4)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在研究虎皮鹦鹉羽色的遗传时发现,若将纯种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都是绿色的;让F1自交,F2羽毛产生四种表现型:绿、蓝、黄、白,比例为9∶3∶3∶1。研究人员认为,鹦鹉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可以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研究人员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经过研究知道,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素,B基因控制合成黄色素,其机理如图所示。(2)根据上述信息推断,亲本绿色鹦鹉和白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F2中蓝色鹦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3)F2鹦鹉中,一只蓝色鹦鹉和一只黄色鹦鹉杂交,后代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4)若绿色鹦鹉A基因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属于哪种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鸟类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即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安全、准确地进行性别鉴定非常重要,因为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________的因素之一。1999年研究人员从鸟粪中提取了一种位于其性染色体上的DNA特异序列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用________进行酶切,再对酶切产物电泳检测,成功地对鹦鹉的性别进行了鉴定。4.人类的甲型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H、h)、粘多糖病(控制基因为A、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黄,控制基因为E、e)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甲、乙家族通婚的遗传系谱图(图1),通婚前,甲家族不具有粘多糖致病基因,乙家族不具有蚕豆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Ⅰ-2不具蚕豆黄致病基因,则推知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疾病是________。(2)在人群中,若平均每2500人中有1位粘多糖病患者,则Ⅱ-6中含有粘多糖致病基因的个体概率是________;Ⅱ-5与Ⅱ-6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3)若对Ⅳ-3进行孕期胚胎细胞染色体检验,发现其第7号、第9号染色体因为彼此交叉互换而与正常人不同(图2)。已知7号染色体的片段重复会出现胚胎流产,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缺失会出现先天痴呆。则Ⅳ-3细胞中的基因种类________(填有或无)变化;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变异类型分别为________;Ⅳ-3可能会出现________等病理现象。(4)正常基因可以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甲型血友病的产生是因为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缺失,不能合成凝血因子F8。为了探明Ⅳ-2的病因,医院对上述遗传系谱图中的Ⅲ、Ⅳ代成员的该等位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电泳的结果如图3所示。①Ⅲ-3的基因型是(只考虑甲型血友病及其相对性状)__________。②根据电泳结果与遗传系谱图,推论Ⅳ-2的无血友病的XXY症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答案】(1)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2)Aabb×AaBb3/64(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4)愈伤组织整套基因幼苗【评分细则】(1)只答“无A基因或a基因纯合”扣一半分。(2)答案具唯一性,其他答案均得0分。(3)答案只要合理即可给分。(4)第二空若答“全部遗传信息”也给分,第三空若答“细胞分裂前期”也给分。1.隐性基因与隐性性状的关系(1)A与a的区别:等位基因A与a间可存在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的不同。(2)隐性性状表现的条件:若为完全显性,则只有在无显性(A)基因时,隐性性状方可表现出来。(3)无显性(A)基因的四种情形:①隐性纯合子(aa)②Aa中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致A基因丢失③Aa中A发生隐性突变,致其变为aa④Aa植株的a花粉发育为单倍体,从而表现为隐性性状。2.秋水仙素的两类作用(1)诱导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常用于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2)诱发基因突变:秋水仙素可作为化学诱变剂作用于DNA复制时期(细胞分裂的间期),诱发基因突变,因此可用于诱变育种。1.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是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水稻育种过程如图所示。(1)若图示代表单倍体育种法培育矮秆抗病(aaBB)水稻新品种的过程,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通过②生成甲组植株幼苗,②表示____________,甲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甲组植株经过③处理,获得乙组植株,③过程所用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对乙组植株进行筛选,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种子。(2)若图示代表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秆抗病(aaBB)水稻新品种的过程,②表示________,确定甲组植株中表现为矮秆抗病的水稻是否为理想类型最合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稻属于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2条染色体,在利用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时,应观察根尖________区的细胞;观察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细胞中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2.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2)正常情况下,在F2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过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4)某研究小组利用F1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表现型相交方式黄粒抗病紫粒抗病黄粒不抗病紫粒不抗病自交(后代)89830513846测交(后代)210207139131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离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3.(2014·青岛检测)玉米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_______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2)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4)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