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准备金的关系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并调整的是法定准备金比率。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将影响超额准备金、进而影响全部准备金。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准备金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存款货币银行持有充足的超额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超额准备金减少以后,并不补充超额准备金。那么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并不能够改变准备金数量,即该政策无效。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法定准备金比率与基础货币的关系根据定义,基础货币是现金和准备金之和,那么法定准备金比率与基础货币的关系基本与(1)相同。一般情况下,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改变将引起准备金的改变、进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特殊情况下,并不能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法定准备金比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3)法定准备金比率与短期利率的关系。假定存款货币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非常有限,那么,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以后,就不得不从同业市场拆入短期资金作暂时应付,由此引起同业市场的利率上升。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的关系依靠的是资金价格和中央银行告示效应。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1)再贴现率与准备金的关系中央银行改变再贴现率,一般情况下,将引起存款货币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变化,改变超额准备金的数量,并影响全部准备金的数量。特殊情况下,存款货币银行可能预期再贴现率还将进一步变化,并不急于改变超额准备金数量,也就对准备金没有影响。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基础货币的关系再贴现率变化引起准备金变化。同时,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数量变化,向非金融机构的贷款也会变化,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变化,与准备金共同引起基础货币变化。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3)再贴现率与短期利率的关系再贴现率的改变通过成本效应和告示效应共同影响短期利率。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2.再贴现率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并非完全在中央银行手中。因为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票据,获得中央银行信用仅是存款货币银行获得融通资金的渠道之一。存款货币银行还可以通过诸如出售证券、发行存单等获得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预期效果如何视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而变。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3.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变量之间的关系(1)公开市场操作与准备金的关系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或外汇,将改变市场参与者(绝大部分情况下是金融机构、特别可能的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构成。如果中央银行是买入证券,将增加社会的现金或超额准备金,引起准备金增加。反之,如是卖出证券,则是回收资金,引起准备金减少。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3.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变量之间的关系(2)公开市场操作与基础货币的关系准备金的增减引起基础货币的同方向增减。一、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指标之间的关系3.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变量之间的关系(3)公开市场与短期利率的关系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在改变金融机构资产构成的同时,一般也将增加或减少同业市场的资金供给,引起短期利率下降或上升。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1.基础货币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1)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如果不考虑货币乘数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可以简单归纳如下。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1.基础货币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1)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基础货币增加的原因货币供应量变化中央银行贷款增加+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资产+中央银行证券资产增加+中央银行其他资产增加+财政存款增加-外国存款或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增加-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1.基础货币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2)基础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货币和准备金组成,如果不考虑现金在基础货币中比率变化因素,基础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短期金融市场,特别是同业拆借市场,一般来说,基础货币较多将引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下降,进而引起长期金融市场利率的下降。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2.准备金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如果准备金的增加原因来自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增减,将引起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如果是因为准备金比率的提高或超额准备金的增加,则将引起存款的收缩,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3.短期利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短期利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二、操作指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3.短期利率与中间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预期假说理论,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平均加风险升水,用it,int和knt分别表示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和风险升水,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同方向变化。三、中间指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1.利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利率降低通常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结果,反映在最终目标上,与物价上涨、增长率提高和充分就业同方向变化。反之,利率上升则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将引起最终目标的反方向变化。三、中间指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2.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提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则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其对最终目标的影响同利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认识时滞决策时滞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1.内部时滞(1)认识时滞认识时滞是从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中央银行认识到此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1.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时间。2.搜集到各种信息之后还要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客观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时间。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1.内部时滞(2)决策时滞决策时滞是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新的政策也需要耗费时间。1.根据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对方案做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需要耗费时间。2.时滞长短取决于对各种信息资料占有程度、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中央银行决策水平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由时间,包括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市政策的反应过程。操作时滞市场时滞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2.外部时滞(1)操作时滞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操作指标、中间指标发生作用用耗费的时间。时滞长短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敏感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2.外部时滞(2)市场时滞从中间变量发生反应到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取决于货币政策调节手段的种类;社会公众的行为;中央银行决策的水平高低。央行的决策水平高,能对市场的异常现象苗头快速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取得较好的政策效果,缩短时滞。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否有效地贯彻中央银行的意图、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但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自身的构成和规范程度,也取决于传导机制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美联邦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传导美联邦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传导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近期目标准备金联邦基金利率远期目标货币供应量短期利率中长期利率目标名义收入利率稳定终极目标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1)涉及的要素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其中又涉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和控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在联系、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经济变量传导的主线是: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机构传导的体状况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投资者(消费者)→国民收入。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这两条链条必须结合起来,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数量、利率、政策等),进而控制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使企业和个人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整个国民收入也随之变动。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3)货币政策传导的内容主要是价格因素和产量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引起价格和产量的变动,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过消费需求的增加,或是利率下降带动投资需求增加,引起企业产量与价格的调整。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4)货币政策传导的形式传导形式表现为货币的存量与全社会收入流量之间的关系,亦即存量向流量的转化。三、规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与对外部环境的要求1、间接调控性。调控机制的设置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只是在特定的形势下才会采用。且各种政策措施具有较大的弹性。2、目标与工具变量之间传导迅速、准确。3、法制健全,调控主客体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都很规范,避免传导机制的扭曲和变形,保障货币政策意图传导准确、迅速。三、规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与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外部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是纯市场化的经济环境。必须具有以下主要条件:1.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2.完备的金融市场。3.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只有企业与商业银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配置才能准确地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结构模型实证分析v.s.简化形式的实证分析。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结构模型实证:利用数据构造一个模型,以此说明一个变量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另一个变量,从而考察一个变量是否会影响另一个变量。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简化形式实证:直接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考察一个变量是否会对另一个变量产生影响。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利用一系列描述经济中许多部门的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方程式来描述经济运行,这些方程是用来说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影响总产出和总支出。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Mi→I→Y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供应(M)影响利率(i),利率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则对总产出或总支出(Y)产生影响。凯恩斯学派观察货币影响的具体途径(如利率和投资支出之间的联系)的实证(结构模型)来考察M与Y之间的关系。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并不描述货币供应影响总支出的具体路径。采用简化形式分析。著名的“黑箱”理论。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货币学派:M?Y四、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对国民收入影响的途径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