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2章细胞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1.细胞膜的功能*保护作用*物质交换*通透屏障*参与细胞的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分化、免疫等过程。2.流体镶嵌模型Fluidmosaicmodel:脂质、蛋白质、糖类由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一)脂质双分子层(GorterGrendel)化学组成:磷脂(70%)、胆固醇(30%)、少量糖脂.所有的膜脂质都是双嗜性分子一端是磷酸、碱基等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的长烃链是疏水性非极性基团。(二)细胞膜蛋白质膜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表面蛋白整合蛋白载体(转运体)、通道和泵受体和抗原标志蛋白酶类(三)细胞膜糖类主要是寡糖和多糖链,与膜脂质或膜蛋白质结合。可作为细胞或蛋白质的标志,也可作为膜受体的“可识别”部分。(一)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一些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物质转运。P高P低浓度差和通透性eg:O2,CO2、胆固醇、酒精、类固醇激素渗透作用:溶剂受溶质的吸引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动过程H2O进出细胞的方式,P渗低P渗高二.物质的跨膜转运(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非脂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蛋白质(通道、载体)帮助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特点:①由高到低顺浓度差扩散(离子扩散还与电位差有关)②转运蛋白与转运物质间有选择性③转运蛋白的功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1.经通道(Channel)易化扩散:离子通道:一类贯穿脂质双层的、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膜蛋白。主要是Na+K+Ca2+Cl-等离子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决定于通道开放时水相孔道的大小、孔道的化学结构和带电情况及环境因素。特点:1)高到低,速度较快(106-108个离子/秒)2)相对结构特异性3)特异性阻断剂Na+河豚毒K+四乙胺Ca2+异搏定4)有不同的功能状态通道的开关受某些理化因素影响Na+通道具有静息、激活和失活状态K+通道具有激活和去激活状态(2)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channel配体门控通道ligand-gatedchannel乙酰胆碱受体阳离子通道(1)电压门控通道Valtage-gatedchannel(3)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ionhannel受机械刺激而开闭的通道。如:内耳的毛细胞的听毛在受声波作用发生弯曲时,会导致听毛根部的膜变形,直接激活了膜附近的机械门控通道,毛细胞可出现短暂的电位变化。(4)非门控通道持续开放钾漏通道,缝隙连接等通道的调控化学门控通道电位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定义由化学信息决定通道机能状态的通道由电位大小决定通道机能状态的通道由机械刺激决定通道机能状态的通道分布胞-树突触后膜视网膜感光细胞终板膜(N型Ach通道)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细胞Na通道内耳毛细胞开放结果局部电位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2、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载体(Carrier):贯穿脂质双层的整合蛋白。葡萄糖、某些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亲水物质。特点:1)高到低且快速2)高度结构特异性3)饱和性4)竞争性3.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Transport:物质在膜蛋白参与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过程。逆电化学梯度,耗能(动力)eg:钠钾泵Sodium-potassiumpump(Na-K泵、Na-K依赖式ATP酶)构成特性:双亚基,α亚基的三位点结合性,β亚基的变构性。激活:内外Na+、K+的不平衡作用:排3Na+摄2K+有ATP酶活性,分解ATP供能Na+、K+泵活动的意义:1)建立势能储备,供其它耗能过程利用;2)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保证细胞正常功能(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3)与细胞生物电有关(可兴奋细胞兴奋性和生物电基础)4)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的必需条件。4.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指某种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是依赖于另一物质的浓度差造成的势能而实现的。eg:G,AA同向转运同向转运体逆向转运逆向转运体典型的继发性主动转运:①GS和AA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②GS和AA在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③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神经末梢所重摄取;④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过程;⑤Na+-H+交换,Na+-Ca2+交换。(三)出胞和入胞1.出胞Exocytosis:腺细胞分泌,神经末梢分泌递质形式:持续和间断62.入胞Endocytosis:吞噬phagocytosis(固体)吞饮pinocytosis(液体)液相入胞fluid-phaseendocytosis受体介导式入胞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如:低密度脂蛋白的入胞(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结合Fe2+的运铁蛋白单纯扩散:CO2、O2等被动转运(高→低)易化扩散:通道、载体Na+-K+依赖式ATP酶(钠泵)原发性主动转运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H+-K+依赖式ATP酶(氢离子泵)葡萄糖/Na+同向转运氨基酸/Na+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碘泵(低→高)Na+-K+交换逆向转运Na+-H+交换Na+-Ca2+交换出胞和入胞方式物质转运方式第三节细胞的电活动一、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和电紧张电位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四、局部电位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静息时枪乌贼大神经膜内外各离子的浓度离子膜内浓度膜外浓度平衡电位(mmol/L)(mmol/L)(mv)K+40020-75Na+50440+55Cl-52560-60A-385----静息时哺乳动物骨骼肌膜内外各离子的浓度离子膜内浓度膜外浓度平衡电位(mmol/L)(mmol/L)(mv)K+1554-98Na+12145+67Cl-4120-90A-155----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的记录和数值1.静息电位restpotentialRp: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骨骼肌、神经纤维:-90mv胃肠平滑肌:-60mv范围:-10mV~-100mV(随细胞种类而不同);2.特点:外正内负、相对恒定)3、几个概念去极化反极化depolarizationreversepolarization100mv—–90mv(Rp)—–80mv—0mv—+30mv复极化repolarization超极化极化polarizationhyperpolarization(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Na+]i>[Na+]o≈1∶10,[K+]i>[K+]o≈30∶1[Cl-]i>[Cl-]o≈1∶14,[A-]i>[A-]o≈4∶1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通透性:K+>Cl->Na+>A-证明:①Nernst公式的计算EK=RT/ZF•ln[K+]O/[K+]i=59.5log[K+]O/[K+]i②Hodgkin和Katz的实验枪贼巨大神经纤维测得RP值为-77mv,与Nernst公式的计算值(-87mv)基本符合。③人工改变[K+]O/[K+]i,RP也发生相应改变,如:轴突管内置换等张NaCl,RP消失(即[K+]i↓→RP↓)。④四乙胺阻断K+通道影响RP因素:①胞内、外的[K+]差:∵[K+]o与[K+]i的差值决定EK,∴[K+]o↑→EK↓②膜对K+、Na+通透性:K+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KNa+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Na③Na+-K+泵的活动水平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膜两侧出现迅速而可逆的连续电位变化。Ap分期(以神经细胞为例)锋电位去极化(-90—0)反极化(0—+30)复极化(+30—0—-80)后电位:锋电位后持续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负后电位negativeafter-potential(去极化后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到达静息电位之前所经历的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正后电位positiveafter-potential(超极化后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到达静息电位之后所经历的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AP产生的基本条件: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O≈1∶10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即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而开放。(二)Ap产生机制1、Ap产生机制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内正外负)膜内外Na+浓度浓度差比约110(动力)(动力)Na+内流Na+平衡电位受刺激时Na+电位差通道开放(-90-0动力(通透性)0-+30阻力)即Ap去极化至+30mv时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Na+通道关闭,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在细胞内外K+浓度差的作用下K+外流,形成复极化3)负后电位(后去极化):复极时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阻碍了K+外流4)正后电位(后超极化):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结论: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负后电位:复极时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阻碍了K+外流;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②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Na+-K+泵的活动)。③AP产生的实质是受刺激后Na+、K+通道状态改变导致膜对Na+、K+通透性(电导)改变的结果。证明:①Nernst公式的计算AP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当于计算所得的ENa值。②应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后,内向电流全部消失(AP消失)。③人工改变[Na+]O/[Na+]i,AP也发生相应改变,葡萄糖溶液替代细胞外液?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Allornone: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2.不衰减性传导(可传播性)3.脉冲式产生(有不应期):因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神经和肌肉细胞兴奋刺激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反应抑制前提本质表现外在表现胞外胞内K+↑K+↓Na+↑Na+↓K+↑K+↓Na+↑Na+↓[ΔK+]K+内-K+外↓↑不变不变↑↓不变不变RP幅度↓↑不变不变↑↓不变不变[ΔNa+]Na+外-Na+内不变不变↑↓不变不变↓↑AP幅度↓↑↑↓↑↓↓↑钠-钾离子对AP幅值的影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局部电流流动学说(细胞膜依次产生Ap的结果)传导机制:局部电流无髓神经纤维:扩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saltatoryconduction(四)缝隙连接GapJunction一种细胞间兴奋传递方式(低电阻,几乎无潜伏期,双向传导,传导速度快)。有利于实现细胞群反应的同步化,也是以局部电流形式传递的。存在于神经系统、心肌组织、肝组织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神经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又称电突触。心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又称闰盘四、局部电位1.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l(局部兴奋、局部反应)阈下刺激少量Na+内流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局部兴奋(终板电位、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2.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刚能引起膜去极化,Na+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Ap的临界膜电位一般比静息电位小10-20mV3、局部电位的特点1)无“全或无”现象:其大小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递减式传播(电紧张性扩布):传播很小的距离就消失(指数衰减)3)总和:时间总和temporalsummation空间总和Spatialsummation4)没有不应期脉冲式不衰减扩布电紧张扩布⑥传播特点无有⑤总和现象有无④‘全或无’特点大小③膜电位变化幅度多少②钠通道开放数阈或阈上刺激阈下刺激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局部兴奋区别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⑦不应期有无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一)兴奋和可兴奋细胞: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反应:接受刺激后,细胞发生活动状态的改变。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AP)的细胞。神经、肌肉、腺体的细胞。(二)组织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