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形成及地位一、生态文明的渊源与发展1.原始文明与生态意识的萌芽在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由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为了生存多采取聚居的生活方式,主要依靠共同狩猎、采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以果腹。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体质发展到智人阶段。早期智人的大脑开始发育,原始人类开始有了思维和意识。在同自然界的广泛接触中,早期智人向自然界学习,从偶然的石块碰撞中发现了摩擦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还发明了弓箭,学会用弓箭射杀野兽。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先人们看到大自然神秘的力量,人们顺从、敬畏自然,祈求自然的恩赐和庇护,并开始形成朦胧的生态保护意识,产生了原始崇拜,这些原始崇拜是这一时代共享的精神文化,有些反映出人类早期的生态意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膜拜都是原始生态意识的萌芽,然而这些意识还不系统,还处于散漫、朦胧状态。总的来说,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界生存,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生态意识处于萌芽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盲目与自发的基础上。如果以“人”代表人类社会,以“天”代表自然生态,那么,在原始文明时期总体上是一种“人不敌天”关系,是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和谐关系。2.农业文明与生态意识的初步形成农业文明是以农耕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文化。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养动物、种植庄稼,人类开始进入农耕社会,这个社会的生产特点就是采取粗放经营方式,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耗尽地力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必备的生活资料。不论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民族,人类都在试图征服自然界。但是由于人烟稀少、生产力落后,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尚不足以影响生态环境。在农业文明时期,一方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因此仍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主张敬天保民;但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信心的增强,人类逐渐开始把自身提升到高于万物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宣称,“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先秦《尚书》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他们都强调了人的作用。由于人的作用的日益强大,也构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恩格斯语:两河文明的毁灭。总的来说,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自然也有2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意识,尽管出现了对立的萌芽,但仍然是“天人合一”的相对和谐关系。3.工业文明与生态思想的提出1760年,以织布机、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兴起,世界由此逐步进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从而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采。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是机械主义发展观。它认为: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正是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造成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极其残酷的掠夺。工业文明暂时缓解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却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潜在危机,甚至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在“人定胜天”的价值理念驱使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大自然也在以生态规律作用的形式对人类实施报复和惩罚。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淡水匮乏、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海洋资源破坏、自然灾难增加、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由此暴露出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三大缺陷”:第一,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有限性,违背了资源的稀缺性法则。第二,忽视了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违背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这一基本法则。第三,过分强调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有效性,忽视了该指标所固有的缺陷。总的来说,工业文明时期,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无比辉煌的物质文明成就,另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属于典型的“人定胜天”观,但是,最终“人”无法“胜天”。4.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兴起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就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极大推动了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是人类生态意识从觉醒走向成熟的里程碑,该报告反映了人类的自我反省,激发了当代人类对全球危机的社会责任感,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全面论述了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3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成落,而且还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颁布了旨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九五”计划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十五”计划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性目标,编制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专项计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并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由此为生态文明建设点了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以一个完整的部分阐述“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分别就“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胡锦涛,2012)。由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开了题。总之,生态文明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类文明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化来看,人类已经走过依靠“黄色土地”的农业文明,即将走出依靠“黑色石油”的工业文明,现今正站在“绿色生态”的生态文明的门槛前,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正在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的境界,这是人类文明建设的一种自觉(刘爱军,2007)。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构成1.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有下列表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2007)这一表述虽然并非生态文明的严格定义,但是,基本涵括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从中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资源能源节约,又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既包括生产方式转变,又包括消费模式转型;既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又包括生态文明行为的稳固。4从学理性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如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是“城邦”一词的代称(潘岳,2007)。简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整体进步状态。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自我改造的结晶。因此,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沈满洪,2010)。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2.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基本要素。这七个基本要素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组成单元,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1)生态文化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为先导,建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世界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共同可持续的整体发展观。生态文化广泛渗透于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柱。(2)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产业作为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要求生态经济系统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来发展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3)生态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需要依赖消费教育来变革5全社会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导人们从浪费型消费模式转向适度型消费模式,从环境损害型消费模式转向环境保护型消费模式,从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转向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4)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难以实现。正如《北京生态宣言》指出的:“人类未来健康取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质量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之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全体会议,2007)。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要求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威胁,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可持续发展。(5)生态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没有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社会发展就失去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6)生态科技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生态科技用生态学整体观点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