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大纲(护理专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诸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胃肠运动与分泌、泌尿、出汗、生殖、内分泌、行为表现等。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基础学科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介绍生理学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生理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本教学大纲与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3版(唐四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配套使用,适用于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本大纲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种要求,要求掌握的内容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准确表达,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自学辅导、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建议采用笔试、口试等方法综合评定学习成绩。生理学教学理论课56学时,各章节学时数分配见下表,生理学实验课归入《机能实验学》。2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目标1.理解和记忆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2.分析生物信息的产生及传输机制。3.详述各组织器官、各系统的机能及活动机制。4.概括机体各系统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5.阐述学科的新进展。(二)基本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生理学试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常用生理学实验技能与记录方法。3.正确分析试验数据。(三)基本素质1.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描述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3.体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讲究卫生的习惯,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的科学事业的接班人。3三、学时安排四、理论教学目标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标1.掌握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反馈调节。2.熟悉机体内的控制系统。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体内的控制系统。内容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生理学的任务重点阐述生理学概念。章节内容课时一绪论2二细胞的基本功能6三血液4四循环11五呼吸5六消化和吸收4七能量代谢和体温2八排泄6九感觉器官2十神经系统8十一内分泌4十二生殖2合计564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一般介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二、内环境与稳态重点阐述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重点阐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四、体内的控制系统1.详细讲解非自动控制系统。2.重点阐述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详细讲解正反馈控制系统。3.详细讲解前馈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标1.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2.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肌肉收缩的机制,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3.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内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概述一般介绍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的蛋白;细胞膜的糖类。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详细讲解单纯扩散。重点阐述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一般介绍出胞和入胞。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重点阐述参与G蛋白耦联受体跨膜信号转导的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受体-G蛋白-AC途径、受体-G蛋白-PLC途径)。2.一般介绍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53.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一般介绍酪氨酸激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详细讲解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重点阐述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的传导。3.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详细讲解兴奋和可兴奋细胞;2)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重点阐述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四、肌细胞的收缩1.横纹肌重点阐述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一般介绍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详细讲解横纹肌的收缩机制。2.平滑肌一般介绍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平滑肌的分类;平滑肌活动的神经调控。第三章血液目标1.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血液的理化特性,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以及生成调节,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2.熟悉生理性止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3.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血浆的化学成分,造血过程的调节,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内容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详细讲解血浆;血细胞。2.一般介绍血量。3.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般介绍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重点阐述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一般介绍血浆的pH6值。二、血细胞生理1.一般介绍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2.红细胞生理一般介绍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详细讲解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重点阐述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调节。一般介绍红细胞的破坏。3.白细胞生理重点阐述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详细讲解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一般介绍白细胞的破坏。4.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重点阐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一般介绍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的破坏。三、生理性止血1.详细讲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2.血液凝固重点阐述凝血因子;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控制。3.纤维蛋白的溶解重点阐述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溶抑制物。四、血型与输血原则1.详细讲解血型与红细胞凝集。2.红细胞血型重点阐述ABO血型系统①ABO血型的分型,②ABO血型系统的抗原,③ABO血型系统的抗体,④ABO血型的遗传,⑤ABO血型的鉴定;Rh血型系统①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②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③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3.重点阐述输血的原则。第四章血液循环目标1。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冠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肺循环的特点和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2.熟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7内容一、心脏的生物电活动(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重点阐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①去极化过程,②复极化过程。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重点阐述浦肯野细胞,窦房结细胞①去极化过程,②复极化过程,③4期自动去极化(Ik、If、ICa-T)。(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1.兴奋性重点阐述影响兴奋性的因素①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②阈电位水平,③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2.自动节律性重点阐述心脏的起搏点①抢先占领,②超速驱动压抑;影响自律性的因素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②影响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3.传导性重点阐述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影响传导的因素①结构因素,②生理因素(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三)体表心电图1.一般介绍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2.一般介绍心电图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关系。二、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肌的收缩特点详细讲解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全或无”式收缩。(二)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1.重点阐述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脏的泵血过程重点阐述心室收缩期①等容收缩期,②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①等容舒张期,②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详细讲解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一般介绍心音的产生。(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1.心脏的输出量重点阐述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8数。2.详细讲解心脏做功量。(四)心泵功能的贮备1.搏出量贮备重点阐述收缩期贮备;舒张期贮备。2.重点阐述心率贮备。(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重点阐述静脉回心血量①心室充盈期的持续时间,②静脉回流速度,③心包内压,④心室顺应性;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2.重点阐述后负荷。3.重点阐述心肌收缩能力。4.重点阐述心率。三、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般介绍弹性贮器血管;分配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换血管;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短路血管。(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一般介绍泊肃叶定律;层流和湍流。2.血流阻力一般介绍血细胞比容;血流的切率;血管口径;温度。3.重点阐述血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1.动脉血压重点阐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心脏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2.动脉脉搏一般介绍动脉脉搏的波形①上升支,②下降支;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1.静脉血压重点阐述中心静脉压。一般介绍外周静脉压。2.详细讲解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3.静脉血流一般介绍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重点阐述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②心脏收缩力量,③体位改变,④骨骼9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五)微循环1.一般介绍微循环的组成。2.一般介绍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通透性。3.一般介绍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4.一般介绍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5.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一般介绍扩散。重点阐述滤过和重吸收。一般介绍吞饮。(六)组织液的生成1.重点阐述组织液的生成。2.详细讲解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1.一般介绍淋巴液的生成2.一般介绍淋巴液的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重点阐述心脏的神经支配①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②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③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血管的神经支配①缩血管神经纤维,②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2.心血管中枢重点阐述延髓心血管中枢①缩血管区②舒血管区③传入神经接替站④心抑制区详细讲解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3.心血管反射重点阐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①动脉压力感受器,②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③反射效应,④生理意义。详细讲解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一般介绍颈动脉体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