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第一节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不断增长。2.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3.两种差异(1)时间差异①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空间差异特点:地区上不平衡。★温馨提示(1)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关键的因素;(2)人口增长快慢不同,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4.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今后变化趋势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采取了控制人口增大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2图示模式类型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特征“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①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②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③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温馨提示(1)一般把2%作为高出生率与低出生率的界线;把1%作为高自然增长率与低自然增长率的界线。(2)原始型和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主要区别在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国家类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代表大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二战后人口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占世界新增人口的80%以上二战后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变化趋势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传统型3●方法点拨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根据模式的特征判断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判断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根据坐标图类型判断(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①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按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顺序),传统是“高—低—高”,原始是“高—高—低”,一定要记牢。②传统型和原始型的区别: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原始型“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型的出生率相对下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原始型。③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区别:传统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现代型,现代型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甚至负增长,如德国、俄罗斯。★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右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从右面的金字塔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4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缩减。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国际人口迁移迁移时间特点方向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欧洲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变为人口迁入区,拉丁美洲变为迁出地,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成为迁入地区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温馨提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引发人口迁移。2.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原因典例自然因素气候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西部迁移土壤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垦,提高作物产量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是因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引起人口迁移水源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的生存需要水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矿产因发现、开发某种矿产资源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大庆石油资源的开发5社会经济(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由农村迁往城市,由内地迁往沿海政策国家政策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交通通信交通通信的发达会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人口迁移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政治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战争战争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使人口迁移美伊战争使大量伊拉克平民外迁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2.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2)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2)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客观反映。(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3)估计:介于乐观派和悲观派之间的中间派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谋求措施6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当堂检测甲市2013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示意我国2008年末人口(单位:万人)统计资料。读图回答3~4题。3.有关我国人口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城镇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4.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城市化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到达极限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5~7题。75、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6、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7、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读2010年中国、老挝、韩国和俄罗斯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回答8~9题。8.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A.中国B.老挝C.韩国D.俄罗斯9.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是()A.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鼓励提前退休,减小就业压力C.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D.鼓励移民国外,减小环境压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地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0-11题。10、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11、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12、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中新网2011年12月29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称,2012年元旦时,美国总人口将达到3亿1278万零968人,这数据比2011年元旦时增加了0.7%,也就是增加了225万零129人。如果从201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普查日开始计算,那么全美人口增加了1.3%,即增加了403万5430人。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8(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共完成旅客运量28.94亿人次,比2010年春运增长12.80%。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内地有流动人口26139万人。结合下图,回答13~14题。13.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14.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