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信息资源建设。教学要求:信息资源建设及有关的概念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了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教学重点: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和意义,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发展过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教学学时:6第一节信息与信息资源一、信息定义概观(一)信息在各种领域里的不同定义1.哲学领域:信息可以说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2.经济学领域:信息是反映事物特征的形式,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信息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3.新闻学界: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4.信息服务领域:信息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的一切符号系列化的知识.(二)钟义信教授对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层信息涵义的理解。1.语法信息:由于主本的感知而获得的信息。2.语义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而获得的信息。3.语用信息:由于主体有明确的目的性,判断事物运动状而获得的信息。思考:信息概念内涵三层次的观点对图书馆工作、对信息资源建设有什么作用?二、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和意义(一)经济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经济资源的概念经济资源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源。2.经济资源的分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第二类是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管理和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又体现在人的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第三类是资本资源,包括非货币形式的有形资本资源(厂房、设备等)、货币资本资源。第四类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二)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信息资源是直接为人类所需要,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资源。2.信息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稀缺的资源。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3.信息资源是使用方向具有可选择性的资源。(三)信息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4.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信息资源化的主要动力。5.人类对资源认识的演变和获取资源能力的提高是信息资源化的直接原因。6.信息的积累和增长为信息资源化提供了保障条件。(四)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思考:请你谈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三、信息资源的定义(一)国外学者对信息资源的定义(二)国内学者对信息资源的定义1.广义: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2.狭义: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即信息资源只限于信息本身,而不包括其他因素讨论: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第二节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一、关于信息资源的类型的划分划分标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记录手段和生产方式等多方面的特点。信息资源的类型:(一)文献型信息资源1.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信息资源的分类1)刻写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以刻划和手工书写为手段,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和纸张等不同的载体上而形成的文献2)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印刷型文献是指通过石印、油印、铅印、胶印、复印等印刷方式,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纸质载体上的一种文献形式。按照出版形式,印刷性文献还可区分为以下类型:图书定义:是指以纸张为载体材料,记录与传播知识、具有完整装帧形式的非连续性出版物。特点:主题突出,知识内容完整、系统和成熟,多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连续出版物定义:一种具有统一名称、固定版式、统一开本、连续编号,汇集多位著者的多篇著述,定期不定期编辑发行的出版物。特点:内容广泛,知识新颖,不同种类的期刊内容,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作者与读者人数多,影响面宽。由于这些特点,期刊已成为当今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平面媒体之一。特种文献资料定义: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资料特点:内容广泛新颖,类型复杂多样,涉及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现实性强,情报价值高,从不同领域及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进展动态、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出版发行无规律,有的有一定的保密性,收集比较困难。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科技报告②政府出版物③会议文献④学位论文⑤专利文献⑥标准文献⑦产品资料其他零散资料定义:主要指档案资料、舆图、图片和乐谱等零散资料。3)缩微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主要指缩微资料,它是利用光学记录技术,将印刷型文献的影像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制成的文献复制品。主要优点:一是体积小,重量轻,信息存储量大、二是复制性能好,可缩小,可放大,不走样,不变形,易于转换成其他形式文献、三是成本相对低廉。特点:使用不方便,必须借助阅读放大机才能阅读,阅读效果不如印刷品;保存与使用条件严格,设备费用投资较大。4)视听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主要指视听资料,又称声像文献。它是以电磁材料为载体,以电磁波为信息符号,将声音、文字及图像记录下来的一种动态型文献。特点:动静交替、声请并茂,形象逼真,可以提高人们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记忆能力。按人的感官接受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视觉资料听觉资料音像资料(二)数字化信息资源定义: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分类:网络信息资源和单机信息资源。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按使用形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划分为联机检索信息资源和因特网信息资源联机检索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通过主机或联机网络及检索终端获取信息的联机数据库。讨论: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联机公共目录。电子书刊。参考工具书。数据库。其他类型的信息(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新闻组、用户组)。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非正式出版信息(电子邮件、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板新闻等)。半正式出版物,即各种“灰色”信息。正式出版物。按信息存取方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邮件型。电话型。揭示板型。广播型。图书馆型。书目型。2.单机信息资源单机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按照信息资源加工程度划分1)一次信息资源指原始制作,即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信息进行首次加工而成的记录,如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2)二次信息资源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条目化、系统化的文献,是报道、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主要有书目、索引、文摘。3)三次信息资源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而编撰出的成果。如词典、百科全书、年鉴、综述、教科书、文献指南等。思考: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二、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急剧增长,载体形式多样。2.内容重复交叉,分布广泛分散。3.信息繁杂无序,价值差异明显。4.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5.信息成为资源,竞争共享并存。思考:信息资源的发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第三节信息资源建设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一)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区别1.纯自然资源是天然的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而信息资源则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人类的参与在信息资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可用储备量来表示,而信息资源却是无法用储备量来衡量的。3.自然资源多为一次效用的物质资源,在使用中不是被消耗掉就是转变了存在方式,所以自然资源是越用越少的。而信息资源则具有共享性,可以供无数人同时或先后重复使用。(二)信息资源建设定义: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三个过程:1.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所谓各种媒介的信息,是指既包括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文献,又包括非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信息。2.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3.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思考: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和内涵二、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变(一)藏书与藏书建设1.先秦时期:藏书已成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和社会文化现象。2.近代社会:“藏书采访”(CollectionAcquisition)亦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专业术语。3.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藏书建设,但此时“藏书建设”基本上是作为“藏书补充”或“藏书采访”的同义词使用的。4.20世纪70年代:藏书建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概念,其含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和延伸,并开始向专门化研究方向发展。(二)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形成1.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藏书类型更加复杂。图书情报理论界开始寻求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概念的提出和使用。2.文献资源建设的形成与概念1)定义: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特定功能的文献资源体系的全过程。2)核心内容包含两个层次:微观层次的文献资源建设。宏观层次文献资源建设思考: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之间的关系。3)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三)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的局限性1)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迅速地涌入图书馆。2)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3)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二)信息资源建设的提出三、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信息资源体系规划1.在微观层次上的的信息规划2.在宏观层次上的的信息规划(二)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选择与采集信息资源包括以下内容:1.印刷型文献的选择与采集。2.电子出版物的选择与采集。3.网络数据库的选择与采集。(三)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1.馆藏资源数字化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重要内容之一。2.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图书馆来说,数据库建设主要有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图书馆对它进行开发组织,就可以使这些分布在全球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自己的虚拟馆藏。(五)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是指对图书馆对本馆拥有的信息资源和可存取的信息资源进行的组管理。1.对入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序、布局、排列、清点和保护。2.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购买的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揭示,实现跨库检索,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用户能够象利用传统文献一样熟悉和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六)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体规划与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协调,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2.形成覆盖面宽,利用方便快捷的书目信息网络,实现网络公共查询、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功能3.建立迅速高效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七)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2.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条件和信息环境基础。3.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政策、方法及其实施。4.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价理论。5.传统文献资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