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7页《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A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2006年10月19日,2000余名海内外彭氏宗亲汇聚江苏徐州彭祖园,举行“祭拜彭祖大典”仪式。中华民族这种尊祖敬宗的习俗源自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3.下列几位同学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后对兵马俑的评论中,客观准确的是()A.“这么多瓷器,真壮观”B.“秦国的皇帝权力真大”C.“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统治力量”D.“浪费社会人力、物力,是暴政,没什么价值”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5.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6.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毛泽东认为()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封建制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D.法家远比儒家高明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8.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9.唐朝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正确的是()第2页共7页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吏部10.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11.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分散相权而加强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2.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阅历史文献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专家学者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13.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14.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图一汉郡国并行图图二元朝行省图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15.我国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的国家.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三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地方长官都通过任命产生D.都为历代统治者的持久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16.右图是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此玉印是元成宗于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赐给西藏第五任帝师(帝师既是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院的首长)扎巴俄色的印信。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第3页共7页①元代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②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发展史③中国古代宗教史④西藏地方行政区发展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7.《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势力被削弱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某校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19.(2009江苏姜堰中学月考,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建立行省制度C.明朝实行内阁制D.清朝设置军机处20.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3分,23题13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第4页共7页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4分)(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3分)(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4分)(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3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材料二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借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回答:(1)材料一、二中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各是怎样?有无本质的区别?为什么?(6)(2)材料三认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此你怎样认识?(4分)(3)谈谈你对材料四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3分)23.假如明年你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听说你在高中时,历史和英语两科学的相当棒,于是就选择你当一名导游,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农村去考察。今安徽凤阳在古代曾出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幼时家境贫困,父母早逝,40岁时成为一代开国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他身上特有的平民气质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的君王生涯。他为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在14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了重大政治体制改革。(1)说出这位开国皇帝的朝代、年号、庙号和姓名。(6分)(2)请你把他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向外国友人概括介绍一下。(7分)第5页共7页参考答案1.解析:祭拜先祖与血缘关系有关,符合宗法制的特点。答案:C2.解析:题干中三个时代是依据时间来排列的,“封建时代”在“郡县时代”之前,而“郡县”是一种地方的行政制度。因此相对应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答案:A3.解析:兵马俑是陶器,不是瓷器;始皇称号始于秦朝,而非秦国;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反映秦朝强大的国力,说明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统治力量,故正确答案C。答案:C4.解析: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判断C项错误,封建社会的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君主专制是人治,不是完全的法治。法治国家是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以后才出现的。答案:C5.解析:太尉管军事,职位非常重要,秦朝刚刚实现全国的统一,秦始皇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考虑,由自己兼任,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答案:B6.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儒生攻击郡县制,主张分封制。毛泽东在材料中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主要是指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答案:B7.解析:诏令的关键在于“上所不置”即皇帝没同意,私自称侯的。地方的割据势必威胁到中央集权。答案:A8.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丞相制度在长时期内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选B。答案:B9.解析:本题只要了解三省六部的职能和运转的程序即可.答案:C10.解析:魏征可以驳斥其它大臣的建议,并且最终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见,魏征是在审核部门供职。答案:D11.解析:秦朝时一个丞相,而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最本质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答案:B12.解析:因为故事片,小说等都含有艺术加工成分,不能完全如实反映。答案:D13.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A错。汉朝的刺史是负责监察地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B错。唐朝的节度使是边境重地设置的军镇长官,C错。宋朝在宰相之下增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答案:D14.解析:图中的两种制度都是地方的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导致了汉初出现了地方叛乱,威胁到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的发展,A不对,图中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可拔除,D太绝对化。答案:C15.解析: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是分封制所以A错,分封制是周王分封诸侯的一种制度,第6页共7页地方的权力很大,诸侯王可以世袭,所以B。C都不对。答案:D16.解析:从说明文字可看出,这是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管辖的明证。答案:A17.解析:明朝内阁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排除②。本题要注意区别两对对应的矛盾,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答案:C18.答案:本题考查对丞相在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及废除丞相所带来的影响.选项B不正确,丞相制度在明朝存在一千多年,而有些朝代,如汉朝、唐朝,还是比较稳定和繁荣。答案:B19.解析: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所说的今天在中国就是清朝,清朝的专制统治最主要体现在军机处的设置。答案:D20.解析:自秦朝确立起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后,经历朝历代不断调整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B21.解析: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任何一种新的制度都在同旧制度旧思想的斗争中确立的。制度的变化要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