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李鸿章“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梁启超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作为晚清政府的重要政治首领,李鸿章无疑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近代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1885,李鸿章获得皇室赏赐,得到了三眼花翎,这几乎是皇家尊荣的象征,也标志着他的幸运已经达于巅峰。这也是中国近代官员历史上获得的最大荣誉了。如果慈禧批准他在1893年退休,如果他在目睹了70岁(1892)寿诞庆典的辉煌巅峰之后便溘然逝去,李鸿章或许会作为最伟大的中国政治家留名青史。但是,命运弄人,李鸿章的人生从甲午战争后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李鸿章在其晚年面对着敌人怨恨,也被愤怒的国人指斥,同事也成为了外国人轻侮批评的对象,这一切对于曾经的这位晚清重臣来说绝对是十分残酷的。1894年2月,李鸿章被摘去三眼花翎,脱去黄马褂;1894年9月,被革职留任;1894年10月,作为代表赴日本参加和谈;1895年2月,李鸿章回京,在短短两年里,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发生了巨大的起伏。1854年之后,日本紧闭的贸易大门被打开,随之是日本经济、政治的变革,日本国立迅速增强,迅速膨胀的日本已经不再满足在一个岛国上生存。他们回首,看到了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天朝上国,曾经的东方霸主,现在却像一个迟暮的老人一般封闭在不远的地方,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特别是还有其他列强正在一同侵略这个国家。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1894年8月16日,晚清政府驻朝陆军在平壤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总兵左宝贵战死,统帅叶志超等逃回国内。1894年8月18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但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在此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亦遭重创。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激烈交战,但终未能挡住日军的攻势。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而威海卫战役的失败则代表了整个北洋舰队的覆灭。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能将原因全部归咎于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恰恰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北洋舰队的覆灭与朝廷旧官员是分不开的,众大臣将北洋舰队视为李鸿章的私家军,他们畏惧李鸿章和李鸿章掌管的北洋舰队,于是挑拨其与慈禧的关系,提醒慈禧心加戒备。同时掌管户部的翁同龢念与李鸿章私人恩怨时常克扣军费,导致北洋舰队多数舰艇老化。在甲午战争之前,北洋舰队就已经因为舰队经费不足而陷入困境,尤其是在为慈禧准备的万寿庆典的颐和园中,清朝库银首要用途就是修建颐和园,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想要维护北洋舰队的先进战备是不可能的。。在中日双方战争开始之际,慈禧任命李鸿章全权指挥北洋舰队。慈禧过度依靠李鸿章来指挥战争,在战争爆发时李鸿章已经是一个72岁的老人了,这样一把年纪的人,怎么能独自担当起这么重的任务呢?有人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之力,来抵抗日本一个精英集团,这话说得是有道理的。而实际上倘若李鸿章没有过于抓北洋海军权力与“保船避战”政策,倘若清政府对于北洋海军的经费不至于减少如斯,倘若清政府任命一些军事人才来带领舰队,甲午海战的结局亦有可能改变,而不是被全歼于渤海湾海港内。一心乞求停战与和平的满清政府在兵败如山倒之后,不得不满足日本的要求,任命卖国有力的全权大臣李鸿章亲自出面到日本乞求和平。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李鸿章接受委任之后,他的心情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他对派他赴日议和感到欣慰。他认为,这是一个了断战争的机会。因为他知道,甲午战败造成的今天的烂摊子,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理应由自己来收拾残局。所以,他没有推辞。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日本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他无法决断。因为他知道,一旦日本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如果同意,他就成了国人唾骂的千古罪人;如果不同意,议和局面就难以维持。所以,李鸿章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停战条件”谈判无果而终,会议结束后,正当李鸿章乘轿子从春帆楼出来,转过外滨町拐角时,忽然一名日本刺客扑到李鸿章的轿车前,举枪朝李鸿章开了几枪,子弹打进了李鸿章的左眼窝下面,李鸿章顿时鲜血直流,虽然是血流满面,他还是强忍痛苦,神色自若地回到了寓所。面对斑斑血迹的官服,73岁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点安慰,他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在经过与皇上光绪和慈禧太后的请示之后,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月3日,光绪皇帝在《马关条约》批准书上盖上了玉玺,正式批准了这个不平等条约。当时,在场的大臣无不痛哭失声。甲午战争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结束了。也正是因为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再也不愿登岸,当时需要换乘轮船,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么也不肯上,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75岁高龄老人,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毅然决然地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地挪过去。马关议和后的李鸿章,满脸英雄垂暮的沧桑与疲惫,胸前的宝星,也在落日的余晖中黯在甲午战争中,可以说,受打击最大的,就是李鸿章了。战场的主力,几乎都是李鸿章的淮军嫡系。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就像一个身败名裂的赌徒,将自己所有的家当和名声输得干干净净。。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但这个现代战争的指挥却落在李鸿章这样一个省级官吏的肩膀上,整个甲午战争就像是李鸿章在以他直隶和北洋水师的力量与日本举国军队作战。1895年4月18日,当面颊缠着厚厚绷带的李鸿章带着《中日马关条约》回到清国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老于世故的李鸿章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他变成了一只该死的替罪羊,而他努力所做的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1895年之后,李鸿章像被水淹过的一座土山一样坍塌了,在此之前,这座山峦曾经气冲霄汉,巍峨矗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犹如一个赌徒一样,输掉了自己毕生的积蓄。但李鸿章还是克制住自己巨大的悲伤,像一个职业外交家一样,尽力用外交弥补自己的过失。而后,他把自己封闭在冷静的沉默中,就像一只受了伤的老虎,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思考着对策,隐忍,等待,梦想着伺机一击。只可惜,李鸿章没有等到出击的那一天。以后的日子更加阴晦,在他面前的,是更多的麻烦和郁闷;是寒冷,那仿佛来自极地之侧的冰寒。从本质上说,李鸿章应该是一个传统之“士”。一方面,环绕李鸿章左右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专制制度形成的阴影;另一方面,李鸿章自身的血液里,也流淌着这样的因子。可以这样说,无论李鸿章走多远,在他的身上,自始至终牢牢套着一根无形的绳索。李鸿章无力,也无法挣脱这样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