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精髓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是在回答和解决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孕育、产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之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新的发展。怎样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它们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党的十六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有哪些新的发展?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有这些,都是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首先应该理解的问题。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内在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毛泽东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土地革命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领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1938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的具2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①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进一步理论上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现实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化是内在统一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这种统一的典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它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指导中国实践和中国实践的不断自觉提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都是我们党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获得了许多新经验,探索了许多新规律,这些内容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里找不到,但它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并能指导现实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这种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4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①使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列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运动,它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又总结实践经验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结合的过程。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②。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在我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1942年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③在这里,“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广义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页。5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这些历史经验加以认真的概括和提炼,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之扎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开辟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三大基本问题。在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曾经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然而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为制约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里找到直接答案,更不可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唯一的答案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新的境界。在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创新中,我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6的革命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批判“两个凡是”和对“文化大革命”日的整体反思中,我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大理论成果,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深刻体现了继承前人而不墨守成规,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的创新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曾经历过曲折和磨难,特别是本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