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案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宁阳县初中生物教学案设计课题名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型:新授课姓名:苏成金单位:宁阳二十二中联系电话:13468068447宁阳县初中生物教学案设计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分析课题: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型:新授课1.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人体的呼吸》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比较密切,人体除了必需不断得从生物圈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氧化细胞内的一部分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以满足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人体的呼吸与人的消化、循环及神经系统都有密切的联系。呼吸道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在更为具体和近视野来考察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好的体现课程标准突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描述结构,资料分析,补充资料,要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但是,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他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个观点,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资料分析一定要透彻,讨论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提示,有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试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等,本节课的设计主线是以资料分析为载体,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分析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试图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整节课的设计也要求有艺术性,所以我改变以往的设计模式,将设计过程比喻成航海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尝试摸索研究反思的过程,学生就是海水,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首先我的理念就是以问题意识为先导,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方式、生活世界和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2.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课堂教学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已经知道了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子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还了解的比较少。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认识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所起的作用,同时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于初一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对呼吸道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敢于探讨,但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求异、求同逻辑性思维,对于枯燥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乐于探讨,勤于动脑。为此,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了解鼻、咽、喉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培养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分析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初步养成分析资料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教学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第二部分:预习学案课题: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预习目标]1、了解呼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重点]1、呼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预习难点]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预习任务]任务一: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1、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得,并排出体内产生的,这个过程要由呼吸系统来完成,,呼吸系统包括和两部分组成。2、观察图IV—25,(1)根据课文中的信息,在P43图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名称。(2)呼吸系统中的是的通道。任务二:认识呼吸道的作用(1)分析P44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P45题(2)归纳总结:呼吸道具有保证顺畅通过的结构,它不仅是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有、、的作用。(3)拓展延伸:①为什么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②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预习诊断]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系道的器官是D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2、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A细支气管B支气管C肺泡壁D肺泡3、平常我们所说的痰最初形成于A鼻B咽C气管和支气管D喉4、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5、痰是在中形成的,是由等组成,由于黏膜表面的不断,将痰推向咽部咳出。[预习质疑]:。第三部分:课堂实施Ⅰ、研讨探究活动一、组内交流活动1、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形成本小组的共性成果。2、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小组的共性问题。3、教师收集学生反应的共性问题。二、组间汇报展示1、各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形成正确的结论。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疑问。3、教师精讲点拨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预习中的难点知识。(1)结合教学挂图和生物模型,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强调说明:鼻、咽、喉、管、肺、膈的正确写法;咽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呼吸道的作用。重点强调说明:用鼻呼吸的好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的重要性;吃饭时不要大说大笑的原因。三、集体合作探究针对重、难点知识组织安排探究活动或实验活动。1、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肺的功能是什么?2、联系实际说明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Ⅱ、拓展训练活动1、做《课后题》P46第1----4题。2、做《综合能力训练》P33---35。3、做《对应性训练题》Ⅲ、系统总结活动1、学生自接自悟,总结知识与方法;2、师生立体交流,相互补充与完善;3、学生独立反思,进行个性化修复。Ⅳ、限时作业:做《当堂达标题》第四部分:达标测试1.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有“C”形的软骨支架B.肌肉较松弛C.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B.鼻黏膜能分泌黏液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前三项都对3.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戴,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A.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B.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C.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4、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有的人边吃东西边说笑,吞食时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就会引起剧烈咳嗽。5、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人的肺活量明显降低,呼吸功能较差,其原因是。6.右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用数字表示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的顺序是。(2)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3)痰是由[]和[]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第五部分:其他说明1.课前准备: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气管模型。2.板书设计: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2、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二、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第六部分: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通过实施“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在综合素质。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学案和了解的学生情况,发现学生的预习效果差别比较大,个别学生预习流于形式,不深入,有的只是抄袭别人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小组交流活动中,有一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发言较少;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内容单一,欠丰富和全面;在当堂达标中,对小组互阅和捆绑评价做的不好。从本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含义,学生的问题也引发我思考不断学习,引发我进一步求知,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我学习和转变的过程。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我的课堂行为,只要我们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转变学生学习行为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