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小学生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示范性量表指导手册示范性量表本评价量表拟分为复述故事、提供素材讲述、讲述见闻、情景性交流四个部分进行评价。每个部分既可单独施测,也可对学生作总体综合评价。复述故事:以播放录音的形式让被试者听一段相对完整的小故事(如童话、浅显的寓言等),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试着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故事大意复述2、故事的精彩情节复述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内容是否能准确复述原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内容。(二)语言主要考察被试者复述语句的质量,表达的流畅性和是否用自己的话复述。(三)情感态度特征主要考察被试者是否态度自然大方,讲述有感染力以及听众的反应如何。提供素材讲述:给被试者提供几组情节连续的图画(有条件的可采用录像片断),然后让被试者任选其中的一组,并根据所选素材讲述一个故事。成绩评定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内容是否能紧扣素材讲述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是否具备或部分具备故事或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二)语言主要依据被试者讲述语句的质量、数量和表述的流畅性。(三)情感态度特征主要依据被试者是否态度自然大方,讲述有感染力以及听众的反应评定成绩。讲述见闻:要求被试者讲述一件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评定成绩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内容是否具备或部分具备故事或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根据被试者讲述内容已具备多少个要素来确定成绩档次。(二)语言主要依据被试者讲述句子的数量、质量、流畅性及是否围绕主题展开讲述。(三)情感态度特征主要依据被试者是否态度自然大方,讲述有感染力以及听众的反应评定成绩。情景性交流:提供一组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组成4-6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必要时主试者可参与并引导学生讨论,评定成绩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一)倾听被试者是否能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的发言。(二)参与性被试者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主要依据被试者发言的次数及其主动参与程度。(三)内容是否能围绕谈话的主题发言。(四)语言主要依据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流畅。(五)情感态度特征主要根据被试者是否态度自然大方、讲述有感染力以及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评定成绩。一、小学生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评定示范性量表理论说明(一)制定量表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是建立在对小学生口语交际心理特点研究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其主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段口语交际部分的基本要求。1、小学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着较强的自我中心。这种自我中心主要表现在:(1)儿童相互理解的自我中心据研究,儿童相互之间的理解要远远低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理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儿童作为口语交际者,他们之间,特别是讲述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不知道如何为听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观念基础,这样听者可能完全不了解说者的内容背景从而造成理解上的误区。(2)对成人谈话的误解小学低年级儿童一般易于理解故事,但对于直接谈话却容易出现误解,这也是由于儿童在谈话时的自我中心所致。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口语交际的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听后复述、提供素材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述、讲述自己的见闻等方面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情景式交流来体现小学低年级儿童参与交流的情况。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段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的讲述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二)量表结构说明1、复述故事主要考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提供素材讲述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素材为载体,让学生对所看到或听到的素材进行口头描述。3、讲述见闻与第二部分相同,也是考察学生即时组织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4、情景性交流通过学生的实际交际活动来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水平。(三)量表测试说明为了兼顾量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施测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施测目的,选用不同的施测模式。1、示范性量表。当进行诊断评价时,应采用示范性量表,这样能够准确的把握被试者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及存在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2、简易量表。当需要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总体把握时,则可采用简易量表施测。二、小学生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示范性量表的操作说明(一)示范性量表的操作要求1、复述故事(1)命题要求选择贴近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被试者未曾接触过的材料。准备多种意思鲜明、易于理解、比较完整的素材(如童话、浅显的寓言等)故事主要人物(或动物)不超过3个,长度在300字左右为宜。请别人或主试者本人以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讲述,语速适中。1)故事大意复述(如,请简单谈一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的精彩情节复述(如,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段?请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施测要求主试者应和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其紧张心理,使其在愉悦平和的状态下接受测试。在测试中不得有提示性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一般朗读或播放一遍材料。对个别不能反应的学生,可以朗读或播放两遍。一般为小组测试,每组4-6人。指导语:请你认真听我讲故事(录音)听完后回答问题。(3)评价要求1)内容A:能准确反映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内容;B:基本反映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但相互关系有错误;C:基本反映故事的主要人物活动,但故事情节有错误;D;脱离故事随意说或不会复述;2)语言A: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表达流畅,句子较多;B: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句子较少;C:句子欠通顺,但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D:仅能背诵故事中的只言片语或不会复述;3)情感态度特征A:语态自然大方,能吸引听众,有感染力,听众反应较好;B: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感染力,但效果一般;C:语态欠自然,独自讲述,语调平淡;D:精神紧张、不敢发言;2提供素材讲述(1)命题要求1)给被试者提供几组情节连续的图画。2)每组图画由3-4幅有明显关联的图画组成。3)图画内容贴近被试者日常生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并易于理解。4)让被试者任选其中的一组,并根据所选素材讲述(或复述)一个故事。5)本项测试也可采用根据一组相互关联的词语讲述故事的形式代替。(2)施测要求测试时先向被试者提供多组题目,由被试者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然后把选择不同题目的被试者组成4-6的小组进行测试,以避免相互影响。为便于评定成绩,有条件的应对被试者的讲述进行录音。指导语:请你仔细观看这组图画(录象),根据它们编成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3)评价要求根据被试者讲述的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评分:1)内容A:能根据素材讲述,想象合理,故事结构完整,情节丰富;B:能根据素材讲述,有想象,故事结构基本完整;C:基本能根据素材讲述,有故事情节;D:不会讲述或脱离素材乱讲;2)语言A: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多,表达较为流畅;B: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少,表达欠流畅;C:语句欠通顺,但主要成分正确;D:语句不通顺或不会说;3)情感态度特征A:语态自然大方,能吸引听众,有感染力,听众反应较好;B: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感染力,但效果一般;C:语态欠自然,独自讲述,语调平淡;D:精神紧张,不敢发言。3、讲述见闻(1)命题要求要求被试者讲述一件自己身边发生的事。(2)施测要求以5-8人的小组施测为宜,注意消除被试者的紧张心理。仔细观察被试者的反应。如果学生讲述过于简单,主试者可加以追问,引导其具体讲述。为便于评定成绩,有条件的应对被试者的讲述进行录音。指导语:请你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好吗?(3)评价要求1)内容A:情节完整,要素齐全,条理清晰;B: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中具备3个以上要素)有条理;C:情节杂乱,跳跃性大,要素欠缺,主题不明;D:不会讲述或语无伦次乱讲。2)语言A: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多,表达较为流畅;B:语句通顺,句子结构完整,句子较少,表达欠流畅;C:语句欠通顺,但主要成分正确;D:语句不通顺或不会说。3)情感态度特征A:态度自然大方,能吸引听众,有感染力,听众反应较好;B:态度自然大方,有一定感染力,但语调平淡,效果一般;C:态度欠自然,独自讲述,欠感染力;D:精神紧张,不敢发言。4、情景性交流(1)命题要求讨论题目贴近被试者日常学习和生活,如,谈一谈自己喜欢读的课外书,怎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怎样组织一次班级活动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每组讨论时间为10-15分钟。(2)施测要求提供一组儿童感兴趣的话题,由被试者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将选择同样话题的同学自由组成4-6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必要时主试者可参与并引导学生讨论。当讨论出现两极分化严重,如有人垄断或有人无发言意识时,主试者应给予适当引导,评分时可酌情扣分。主试者应仔细观察记录各个被试者的反应和发言情况,有条件的可录象、录音。测试时应尽量保持情景生活化,尽量减少人为性。指导语:请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谈谈......,时间为10-15分钟,你们要积极发言,但是也要注意照顾到其他同学,好吗?(3)评价要求1)倾听A:能认真地听他人发言,比较正确地理解其图意,对不理解的地方偶有追问、插话;B:不够注意听他人发言,能部分理解他人意图,有时插话;C:不注意听他人发言,不能理解他人意图,乱插话;D:不听他人发言,缺乏合作意识。2)参与性A:主动发言,次数较多,积极与他人沟通;B:发言主动,但次数少,与他人沟通不足;C:发言不积极,被动,不与他人沟通;D:不发言或极少发言。3)内容A:能够围绕主题发言;B:不能完全围绕主题;C:跑题。4)语言A:语句通顺,句子较多,用词准确,表达流畅;B:语句通顺,句子较少,表达欠流畅;C:语句欠通顺,但主要成分正确;D:语句不通顺或不会说。5)情感态度特征A: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染力,能很好的与别人合作;B:态度自然大方,能与别人合作;C:独自谈话,缺少合作意识;D:精神紧张,不敢发言。(二)成绩评定和评价结果解释1、成绩评定方法成绩评定采用以等级评定为主,评分和等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2、成绩呈现方式本测验的最终结果应以等级加评语的方式呈现,评语应力求全面反映被试者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调控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同时体现激励性。3、评价结果解释解释评价结果时既要注意被试者的总体表现,也要注意被试者在内容、语言、情感态度特征等方面的成绩,以便了解被试者不同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1)内容内容部分的得分高低主要反映被试者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内容方面是否紧扣主题,是否完整规范,它能够反映出学生是否理解交际对象的真实意图,也反映了被试者自身对事物的总体把握和认识程度,而这些都是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言为心声”“意在笔先”,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对于此项得分较低的学生,应首先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勤观察,认真听课,多读、多记,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口语交际的内容自然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的好习惯是提高认识的前提。所以,倾听和参与程度两项的成绩也与此直接相关。2)语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口语交际的外在表现,也是被试者口语表达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要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张口说话,注重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转化的训练。3)情感态度特征情感态度特征是被试者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表现,是被试者交流意识、交流能力和语言调控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体现口语交际互动性的重要特征。它既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