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课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戏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9、10课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戏曲【学习目标】1、识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2、掌握古代文学反映的时代特征;认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趋势。3、描述中国戏曲产生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基础落实】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2)内容:西周初期至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特点:①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②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楚辞(1)产生:战国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代表作品:屈原的《》。(3)特点: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4)地位:①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的先河。②“骚体”(楚辞)“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汉赋:(1)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2)特点: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背景:①盛唐繁荣、开放、文化多元②科举制度的确立③汉代以来五言、七言诗的发展(2)代表:时期人物风格地位盛唐李白诗风飘逸、豪放,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仙由盛转衰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反映社会现实诗圣、诗史中唐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2.宋词(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②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生活丰富。(2)特点:又称“”,灵活自如表达情感,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3)代表:派别时期人物风格代表作豪放派北宋苏轼意境开阔,雄浑壮观《》南宋辛弃疾、沉郁悲凉婉约派两宋之际柳永、回还往复《雨霖铃》关注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永遇乐》3.元曲:(1)背景:社会黑暗、人民遭遇悲惨;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借以抒发愁闷情怀。(2)特点:有曲牌限制;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紧密结合的新诗体。三、明清小说1.背景(1)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开始腐朽,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2)城市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壮大。(3)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4)印刷术不断完善。2.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书名作者时间价值《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中国古代第一部《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中国第一部神魔小说《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朝世情小说经典之作“三言二拍”凌濛初明朝晚明短篇小说集《》曹雪芹清朝中国最优秀长篇小说,反映现实的,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假借谈狐说鬼,宣泄对社会不满的“孤愤之书”四、戏曲1、起源:(1)原始时代:傩(2)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3)唐代:梨园。(4)宋代:瓦舍;南戏2.元杂剧(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融入一炉,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2)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3.昆曲(1)由来:因兴起于江南昆山而得名。(2)鼎盛:明中叶到清中期。(3)特点: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4)影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4、“国粹”京剧(1)背景①明清时期,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各地艺人汇聚一堂。②乾隆年间,徽戏剧团等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2)形成:徽班吸取湖北汉调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3)特点:①角色:生、旦、、丑四大行当。②表演艺术: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综合运用等艺术手段。【互动探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及演变趋势材料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材料三“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明)吴承恩《西游记》(1)结合材料一、二探究,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2)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什么关系?(3)结合三则材料的体裁及文学特色,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趋势。第9、10课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戏曲定时练A级: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的原意是()A.唐诗和宋词B.《诗经》和楚辞C.楚辞和汉赋D.国风和汉赋2、唐代有一位诗人被描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应该是()A.李白B.杜甫C.自居易D.孟浩然3、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4、《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写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观赏元宵灯会,但见:“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他们一行人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其名称是()A.坊市B.草市C.舞坛D.瓦舍5、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下列关于昆曲的表述正确的是()A、昆曲艺术因兴起于云南昆明而得名B、昆曲文词典雅华美,表演以载歌载舞为特色C、《西厢记》为昆曲的代表作品之一D、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等对昆曲形成影响较大6、《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周朝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词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7、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辛弃疾D.李白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这些作品都是()A.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B.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B级:9、汉高祖刘邦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纵情放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C.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D.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10、《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11、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而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12、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C级:1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15、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反映的时代特征。(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特点。(2)并结合所学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6)(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2分)第9、10课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戏曲学案答案【互动探究】(1)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2)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3)中国古代文学逐渐世俗化、通俗化。第9、10课中国古代的文学和戏曲定训答案A级:1—8BABDBACAB级:9—11BCCC级:12—14ACB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