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工大道10KV电力通道新建工程有限空间专项方案编制人:职务(称)审核人:职务(称)审批人:职务(称)总监:职务(称)编制单位:四川省蜀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05月2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批表工程名称新工大道10KV电力通道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施工单位四川省蜀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建设单位审批意见监理单位审批意见施工单位审批意见3目录一、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4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体系............................................................5四、通讯联络网........................................................................................5五、有限空间作业...................................................................................6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6七安全技术要求....................................................................................7八、安全管理措施....................................................................................84一、编制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环境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1.3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管理条例》1.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1.5《成都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二、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2.1.1总体简介序号工程名称新工大道10KV电力通道新建工程1建设单位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区管理委员会2设计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成都市新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四川省蜀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施工工期30天6工程地点新都工业东区7建设类别电力通道新建8质量目标合格9建设内容新建电缆沟1186米、新建排管450米,电缆桁架19.3米2.1.2项目简介工程编号为HXDL。(1)项目名称:新工大道10KV电力通道新建工程。(2)建设地点:新都区新工大道。(3)建设规模:新建1.2×1.0米电缆沟1186米,新建Φ200×12孔纤维混凝土排管383米,新建Φ200×16孔纤维混凝土排管67米,新建Φ200*12孔电缆桥架19米,浅沟与排管连接井17座,电缆沟T型接口3座,承重型直线检查井4座,承重型转角检查井3座,破除沥青路面1038平方米,恢复沥青路面1038平方米,破除路缘石70米,恢复路缘石70米。本项目施工图纸范围内的工程施工。52.2工期及质量情况2.2.1计划开工工期:2016年4月29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6月25日总工期:30日历天。2.2.2质量标准:合格。2.3、施工现场状况调查通过对本工程进行现场勘查,起点为新工大道北侧的高东路,终点位于新工大道与普和路交叉处;应当地供电部门要求,在变电站出口处电缆排管按16孔进行设计,穿越公路、管线交叉、厂区进出路口采用Ф200*12孔排管,跨越河流采用Ф200*12孔电缆桁架,人行道及绿化带采用1.2米*1米电缆沟。由于该工程是后期增加工程,施工时容易破坏原有管网(水、电、气管及军缆设施),施工时需对地下管网做充分了解,为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工程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如下目标:实现“五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减少一般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按照甲方的部署,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并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组织、配备防暑降温器材及药品,并接受现场监理的监督和检查。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质量要求等综合因素,有效地组织施工,保证工程施工期间的顺利进行,成立本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组织机构及安全领导小组。3.1组织机构见下页(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名单)3.2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吴迪副组长:王平成员:钟先寿、张志平、张孝水、古声贵、黄华基抢险人员:10人四、通讯联络网急救中心:120火警电话:119项目经理:王平副经理:张志平安全负责人:吴迪质量负责人:郭杨6技术负责人:万兴银测量负责人:黄刚现场工长:钟先寿后勤负责人:游学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组织机构体系五、有限空间作业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本工程主要涉及电缆沟、检查井等。许可性有限空间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本工程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及电缆被破坏造成的情况。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总指挥:王平副指挥:张志平安全经理:吴迪后勤保障消防保卫医疗保障抢险抢修事故善后76.1针对本工程有限空间特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6.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6.2.1检查井内作业,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6.2.2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6.2.3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6.2.4存在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6.2.5存在缺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物体打击、等危险有害因素。七安全技术要求7.1作业安全与卫生7.1.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7.1.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7.1.3严禁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7.2通风换气7.2.1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m3/h~50m3/h。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7.2.2利用所有人孔、手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燃通风的同时,采取送风机向沟内进行强制通风。7.2.3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7.2.4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7.2.5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7.2.6本工程电缆井内操作时,将盖板揭开,完工后再盖上,避免安全事故发生。7.3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7.3.1在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严禁吸烟。7.3.2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87.3.3进入地沟内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7.3.4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7.3.5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并定期检测。7.3.6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GB3787中的有关规定。7.4机械设备安全7.4.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7.4.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7.4.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7.5区域警戒与消防7.5.1有限空间的坑、井、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7.5.2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起重视,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7.5.3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场所警戒区内应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专职安全员应在警戒区定时巡回检查、监护,并有检查记录。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间。7.5.4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有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以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时远离潜在的火源。7.5.5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他器具的放置,电弧的辐射及飞溅伤害隔离保护应符合有关规定。7.6应急药品、物品及器材7.6.1灭火器、气体检测仪及防毒面罩等应急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7.6.2应急器材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7.6.3急救药品(人丹、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丸等)应完好、有效。7.6.4应急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7.6.5尽量避开高温酷暑期间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管道拆除、安装施工,应选择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施工。防止施工人员中暑或引起不良反应。八、安全管理措施8.1作业前准备98.1.1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并且每次进入有限空间施工前必须先检测。8.1.2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8.1.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8.1.4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8.1.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由项目部专人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相关人员签字;临时作业或施工单位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8.1.6检测人员必须佩戴氧气面罩进入有限空间内检测,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8.1.7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8.1.8作业前15-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8.1.9每次进入有限空间的人数为2-4人,并佩戴对讲机,以便随时和外界发生联系。施工人员在有限空间内施工时,每30分钟轮换一次,最长不能超过45分钟,防止时间过长发生危险。每次换班后签字确认。同时地面外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并每隔5分钟向沟道内操作人员喊话,随时掌握操作人员状况,并将操作人员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发生问题及时处理。8.1.10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检测设备。8.1.11对由于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8.1.12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应急措施。8.2安全责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