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绿色社区畅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课绿色社区畅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2、了解创建绿色社区需要解决那些环境问题。3、知道怎样创建绿色社区,并能为创建绿色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的社区是绿色社区。2、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绿色社区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创建绿色社区倡议书。2、学生读倡议书。3、全班交流:倡议书说些什么?二、猜想与假设1、分小组学生交流。教师:怎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呢?2、描绘绿色社区。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3、课件展示样板绿色社区。2三、实践活动1、寻找自己社区的环境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交流社区环境情况。组织学生比较出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快速阅读怎样创建绿色社区?1、建立环境管理和监督体系,推动社区环境建设。2、绿化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护养绿色植物的工作要落实到每个家庭。3、保持社区环境安宁,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4、组织绿色志愿者大队,开展环保活动。5、节约能源,尽量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燃具等。6、节约用水,达到区或市级节水标准。7、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保持社区清洁。8、建立环保橱窗等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内容。9、绿色社区同时也必须是文明社区。五、决策与行动1、讨论:我们能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2、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方案。3、发布自己的方案,接受大家的质疑。4、评出最优方案。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3第二课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活动,使学生知道石油界一种宝贵资源,了解石油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广泛用途,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石油。3、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石油储量虽然很多,但是以我们使用的速度,以及石油的再生速度,石油资源是很稀少的、宝贵的,激发学生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的意识。教学设计:一、石油是什么?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二、石油有哪些用途?(学生看书讨论)1、交流2、对于石油你想了解什么?石油的生成问题,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为什么说石油是宝贵4的能源?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三、有没有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学生充分看书讨论,再集体交流。四、绿色小活动请同学们以“节约石油资源,从我做起,人小事做起”为主题,撰写宣传标语。比一比谁的标语写得好。由老师评选出“节能标语达人”。5第三课农药的使用价值与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农药对环境与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避免农药危害的方法。3.能够学会避免农药对我们造成的伤害的方法,在村里进行宣传,提出解决农药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示农药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影响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药大家很了解,家家户户都在用,而且在大范围的用,对庄稼的丰收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家了解他的危害吗?它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如何去避免农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呢?怎样去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首先我们共同讨论一下农药的使用价值。(一).农药使用价值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用农药?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讨论。活动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与调查的情况,列举农药可以提高粮食果品的产量,可以大量减轻农民捕捉害虫的劳动强度等相关的实例,认识使用农药的益处。6(二).农药的危害1.学生分小组探究,就有关农药特性性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讨论。2.教师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利用农药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知道人们起初利用农药只考虑到它对人们有利的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及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引用资料:关于农药的危害大体分为2大危害,一个就是对环境的危害。第二就是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周围居民和使用农药的农民;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化妆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3.对于已经使用了农药的蔬菜瓜果,我们在进食时应怎样正确操作,以减少农药对我们的伤害。下面介绍几种简便的蔬菜农药残留清除法。储藏法:根茎类、瓜果类、叶类(圆白菜、大白菜)等一些便于储藏的蔬菜,买回后放置一段时间,让空气中的氧气和蔬菜中的酶等活性物质与残留农药进行反应,使农药氧化降解,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其毒性。去皮法:一般蔬菜表面农药残留量最高,对于瓜果类如黄瓜、冬瓜、南瓜、西葫芦、萝卜、茄子等,先削去皮再冲洗食用较好。水洗法:有机磷农药大都是一些磷酸酯或酰胺,这7些农药在水中分解为无毒的物质。不能去皮的蔬菜要充分冲洗表面,先冲洗,后浸泡(泡10分钟,还可放入一些水果蔬菜洗剂),再冲洗5—6遍。实验证明,这样可去除蔬菜表面75%—85%的残留农药。圆白菜、生菜等生长期比较长的蔬菜,需要将菜叶掰开,逐叶浸泡冲洗,以去除菜心和深层菜叶上的残留农药。碱洗法:大部分化学农药呈酸性,用碱水浸泡可起中和反应,清除蔬菜残留的农药效果更好。先在清水中加一小撮碱面,溶解后放入蔬菜浸泡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食用。加热法:有些农药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分解。对菜花、芹菜、豆角、莴笋等适宜加热的蔬菜,冲洗后可用沸水烫一下,然后再烹炒食用。综合法:以上,我们总结了“一放、二削、三洗、四烫、五炒”蔬菜安全食用方法。人们可根据蔬菜类型,选择多种适宜方法综合处理,以便有效清除残留农药,保障食用安全。二、课外实践:1.继续收集相关知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环保小卫士。2.调查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3.就农药如何避免危害以及怎样合理化使用提出建议。三、作业P18拓展与思考8第四课施用化肥的两面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反思多度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本资料和交流讨论法,使学生正确认识使用化肥的价值,知道合理施用化肥的意义与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化肥施用影响的信息,正确理解施用化肥的两面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正确施用化肥。难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落实。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快和无限的乐趣,环境能让我们感受清幽,自然能够让我们触摸壮丽,大地能够让我们聆听喧闹,环境还能让我们亲近悠闲„„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施用化肥的两面性一、生活在线1、视频展示“洞庭湖的污染”和中科院土肥所和湖南省农业厅土肥站调查数据。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导入新课:化肥带给我们什么。9二、追根求源1.交流施用化肥的价值启发让学生想一想:(1)提出问题:施用化肥对农作物生长于土壤结构有什么价值?(2)阅读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料。(3)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教师参与。(4)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5)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2.交流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1)教师:施用化肥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但是你知道过量施用化肥带来了那些危害吗?(2)小组内整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3)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观点:例如:危害一:削弱庄家的生产能力。危害二:加剧环境污染。三、环保在行动1、调查当地的化肥施用情况。(1)提出调查主题:我们当地的化肥施用情况(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3)指导学生调查当地化肥施用的情况。(4)交流活动计划,相互补充、完善。2、合理施用化肥,节约资源。(1)组织学生阅读这段资料,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10(2)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不施用化肥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呢?(3)小组代表在全班内交流不施用化肥的设想和建议。四、绿色延长线: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有机肥”的资料,教师补充一些施用化肥的重要意义。2、学生谈自己的认识。3、小组代表交流有关有机肥的种类与制作方法。五、反思重建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号召我们要为打造——蓝天碧水绿地多做贡献。第一次教学此教材还在探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努力。11第五课不和谐的声音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在各种各样的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称之为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不同的是:乐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产生的;而噪声是由作无规则的和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来的。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所谓噪声,就不只看声音的物理性质,还必须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声音,人们把它称为噪声。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突飞猛进,人类活动急剧增加,人类生存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当前,主要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正常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放二、噪声的计量和危害12声音有强有弱,用声级计的仪器来测量声音的强弱,测量单位为分贝。声级计中有A、B、C、D四档。在噪声中常用A档,称A声级。噪声的强弱就用A声级的分贝来计量的。分贝数越大,噪声就越强。(出示表1)声音或环境噪声级的要求分贝感觉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弱声0听阈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10极静轻轻耳语声20深夜静悄悄30医院、图书馆的环境要求40安静普通房间的环境要求50较静一般说话声60大声喧哗声70交响乐队演奏声80较吵闹市马路嘈杂声90很吵织布机、铆钉机工作声100电锯工作声110球磨机的工作声120痛阈螺旋桨飞机起飞130无法忍受喷气飞机式起飞140火箭、导弹发射150根据上表,介绍噪声的危害: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会影响休息和睡眠;70-90分贝,会使人厌烦,分散注意力。90-110分贝,就是强噪声了,会使人感到刺耳揪心,时间长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此外,强噪声还会使人致病,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疾病。120分贝的噪声,是能忍受的最强声,130-140分贝的更强的噪声,只要几分钟就会使人头痛、恶心、呕吐,150分贝的极强噪声,会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得到如下结论:噪声的分贝数越大,人们暴露在噪声环境下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