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考点阐释】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考场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2013年浙江卷)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答:题型一:鉴赏诗歌中的结构特点(或艺术构思)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1、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2、伏笔——是在诗歌(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3、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首诗歌一般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代。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4、抑扬——把要贬义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也一样按形式可分为欲抑先扬、欲扬先抑两种。5、卒章显志——是指在诗歌的结尾处表达诗人的心志或情怀。【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会回答问题。2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结构特点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三、巩固训练【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馆娃宫怀古(其一)(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这首诗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题型二: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抒情手法手法简介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以抒发。情景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3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2.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各种描写角度的的结合、对比、映照等。(1)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2)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3)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有关。(4)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5)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6)工笔——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绘。(7)细节——是指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8)描写角度的的结合、对比、映照——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形、声、色、态;远、近、高、低、俯、仰;动、静、明、暗常常两两结合、对比、映照。【例题】(一)抒情手法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答:(二)描写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答: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4三、巩固训练【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达的?答:【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蔡家亲:表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答:【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唐刘禹锡)15’江苏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题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题型三: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方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年来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几种常考的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下:修辞方法表达作用夸张增加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对偶从形式上使作品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设问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修辞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题型四: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分析这些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一些常用表现手法阐释:1、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有表现的事物6的表现方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2、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可以使被比较的对象区别的更加鲜明,可以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实质上,对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是一种修辞格,又可以理解为一种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3、象征——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一时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4、比兴——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其所咏之辞。5、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很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答: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类题目的常见的答题步骤:三、巩固训练【题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答:7五:表达技巧类题综合训练【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萼:花萼。这里是指花瓣。指出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答:【题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释】: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答:【题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卜算子张元翰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翰,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答:(2)“起舞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