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图[课下作业][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3·云南二模)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1~3题。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A.天坑流水溶蚀塌陷形成B.火山口火山活动形成C.断块山岩层断裂错动形成D.陨石坑陨石撞击形成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3.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等高线数值由外向里减小,并且向内出现陡崖,由此可见该地貌为天坑;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可能是塌陷而成的。第2题,图中等高距为20米,A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叠,则该处陡崖相对高度介于60至100米之间,则为安全起见,绳长应约大于100米较合适。第3题,在陡崖底部,由下向上拍摄即可,图中丁位置较合适。甲、乙与A处之间有脊线阻挡视线而不合适;丙位于天坑底部,且丙右侧为一“凸坡”而不能全程拍摄A处绳降过程。答案1.A2.C3.D(2013·山西二模)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4~5题。4.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5.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相互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4题,图中①处位于狭窄的谷口处,易汇水且流速较快,突发山洪的可能性较大,不利于宿营。第5题,山顶与①之间没有地形阻挡视线,且距离较近,能相互观测到对方。图中②位于凸坡下,与山顶不能互相观测;③位于陡崖下,与山顶不能互相观测;④地距离山顶较远,且中间有山脊影响视线,所以也不宜作为甲组宿营地。答案4.A5.A6.(2013·沈阳检测)读“经纬网图”,纬线AB与DE的关系是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解析纬线AB的经度差为180°,而DE的经度差为90°。AB线处于北纬60°,DE线处于赤道。答案B雷暴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美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读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回答7~8题。7.以下有关美国雷暴天气次数的分布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B地等值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墨西哥湾沿岸气温高,水汽充足,多雷暴天气C.雷暴次数最多的地区出现在佛罗里达半岛D.离海洋越近,雷暴天气次数越多8.A地出现雷暴天气的次数可能是A.20B.40C.60D.80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沿海地带雷暴天气少。第8题,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A地出现雷暴的天数大于50小于70。答案7.D8.C下面四幅等高线分布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据此回答9~10题。9.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10.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解析第9题,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当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因此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④。第10题,当比例尺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因此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答案9.A10.B(2013·海淀质检)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1~12题。11.ab段河流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1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解析第1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12题,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答案11.B12.D二、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金华模拟)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丙两地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_______,丙________。(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222.2千米。(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意义及应用。(1)注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及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2)根据东西半球划分界线,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及五带划分界线判断。(3)图示区域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甲在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后往西北飞行。2222.2千米是甲、乙间的纬线长,故其最短飞行距离应小于此值。(4)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乙、丁两点实际距离为20×110千米,结合比例尺公式可算出比例尺。答案(1)(60°S,170°W)(70°S,170°E)(2)乙、丁甲、乙(3)正东西南先往西南,后往西北小于(4)小于1∶11000000014.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简要说出A、B两地的自然概况。(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修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至少回答两点)(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间修建交通线路对A、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6)某同学说“在B处能清楚地观测到A地”,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解析(1)由图中海陆分布及等值线可判断,A地为沿海平原,处于海湾内;B地为山区,距海较远。(2)交通线路一般要经过居民点,在山区应沿山谷延伸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有货物、运距及坡度、河流水文等。本图因缺少比例尺、资源信息及相关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应气候及水文状况而无法选择运输方式。(4)从港口建设的陆域与水域条件,即建港腹地和停泊航行条件确定港口位置。(5)A、B间修建交通线路扩大了A港口的腹地范围;促进B地资源的开发,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6)判断两地之间可否通视,准确的方法是作出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答案(1)A地为沿海平原,距海近,处于海湾内;B地为山区,距海远。(2)见右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甲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最短。(3)①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长短选择运输方式;②缺少运输货物(资源)的信息,不同的货物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③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结冰期)、气候条件等信息缺少。(4)见图中M点。①离C城更近;②处于大的海湾,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5)对A地:①扩大了A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A城市的市场);②增加了资源的供应。对B地:①加快B地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强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④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沿线地区: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6)无法看到,因为A、B两地之间有一个1500米以上的山头阻挡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