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命题趋向阐释〕谈高考复习,年年如是,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稳中有变”,却总有文章可做。所以要谈复习,还是要借重《孙子兵法》中的“知已知彼”这句话。主要是要“知彼”。(一)先看近六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结构为了叙述方便,按原题序和测试点相应集中的情况,划块了解。年份总分第一块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第五块第六块第七块1996150第1~9题,基础题,24分第10~11题,元曲赏析,6分第12~19题,古文知识,20分第20~23题,工业科技文阅读,10分第24~28题,音乐艺术短文阅读,10分第29~31题,填空、修改,10分第32~33题,看图作文《尝试》,60分1997150第1~9题,基础题,24分第10~11题,唐诗赏析,6分第12~19题,古文知识,20分第20~23题,生命科技文阅读,10分第24~28题,散文评论文阅读,20分第29~31题,填空、修改,10分第32~33题,材料作文《助人》,60分1998150第1~13题,基础题,26分第14~15题,诗诗赏析,4分第16~22题,古文知识,20分第23~26题,生命科技文阅读,10分第27~30题,散文鉴赏阅读,20分第31~33题,填空、修改,10分第34~35题,材料作文《战胜脆弱》,60分1999150第1~7题,基础题,21分第8~10题,诗赏析,9分第11~16题,古文知识,18分第17~20题,生命科技文阅读,10分第21~24题,散文鉴赏阅读,18分第25~27题,填空、写作,12分第28题,材料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60分2000150第1~7题,基础题,21分第8~10题,诗赏析,9分第11~16题,古文知识,18分第17~20题,工业科技文阅读,12分第21~24题,散文鉴赏阅读,18分第25~27题,填空、写作、扩句,10分第28题,材料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60分2001150第1~7题,基础题,21分第8~10题,诗赏析,9分第11~16题,古文知识,18分第17~20题,社会科学类文章,10分第21~24题,散文鉴赏阅读,18分第25~27题,填空、写作、扩句,12分第28题,材料作文,以“诚信”为活题作文,60分从上述六年的考试形式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形式是相对稳定的。第一块,基础知识题。六年中,除字的音、形、义外,填实词(1996年填关联词)、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表意、句序衔接、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等,都是必考范围。1994年、1995年、1997年另有称谓知识与标点符号的考查,而1996年则出现了区分“打电话”与“受话人”的语感题,略类于1989年“我要炒肉丝”、“开刀的是他的父亲”这类歧义句辨析。1997年和2000年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1998年题量较往年增加了4题,分值增加了2分,而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题量又减少了7题,单项分值增加为3分。可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语文命题也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第二块,题量有限,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考查点,就是文学欣赏。六年来,诗、词、曲都有涉及,而且难度有所递增,显示出对文学欣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欣赏题近10年来年年有,但题量都大不过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这三年除了对古诗鉴赏的传统考查外,还增加了一道对新诗鉴赏的考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足见命题者对文学鉴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第三块,古文题,自然少不了虚实词的解释比较、译句的比较等基本题。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1994年《裴晋公为相》要求对裴晋公关于当时古今情况的比较所要说明的观点作出判断,1995年《郑善果母》有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言论判断和选文立意的判断,1996年《郭永》有关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而1997年《狄仁杰谏劝》、1998年《李若水殉国》、1999年《苏琼为官》中有关于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2000年文言文考查要求筛选其父子清慎如此的语句和对原文叙述不合文意的选择,2001年考查要求选出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和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这些题都超出了翻译的高度。做这类题,翻译的基本功或者口译的基本功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正确理解文意和文章观点,要有这些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②1996年还考了偏义复词这类较为特殊一点的实词知识和给文句试加复句关联词的这类古文语义的逻辑推断能力,1997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分句间的语意关系,1999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的补全,这些,都是考查古文的新形式,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999年和2000年古文知识题量有所减少,分值也有所降低。2001年还考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第四块,1995年第四块是“太空未知讯号研究”,1996年第四块是关于造纸厂的未来之路,1997年第四块是关于脑神经的研究,1998年第四块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介绍,1999年第四块是关于动物冬眠奥秘的研究。2000年则是关于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文章,题目叫《铜奔马正名》,介绍了为什么要对这个古代文物进行正名,以及否定它的依据是什么。所选的文章,对一般读者都是陌生的“科技新信息”。因为有“新”的特点,阅读时,要特别注意:①它的开发性意义;②科技新观点的表现形式;③跟其他科技文阅读一样,其论述过程的前后逻辑联系。多少年来,关于科技文章阅读考查,除了考查考生阅读思维的严密外,考查对科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常常是重点。例如1996年、1997年第20、21、23三题,1998年第23、24、26三题,2000年第18、19题,主要是考科技阅读思维能力的;1996年、1997年第23题,1998年第26题,1999年第20题,2000年第20题除了阅读理解的严密性外,就是看考生对科技观的理解与认识。上溯多年的科技文阅读考查,几乎都是针对这两方面能力的。2001年是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估计今后的阅读题侧重于逻辑思维方面。第五块,1995年是吕叔湘关于叶圣陶语文论集序言的阅读,1996年是音乐艺术述评《贝多芬之谜》,1997年是郁达夫的文学评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1998年是对宗璞的散文《报秋》的鉴赏,1999年是对陶行知的散文《创造宣言》(节录)的鉴赏,2000年是对鲍昌的散文《长城》的鉴赏,2001年是对议论文《门》的鉴赏。这类考查,已经基本避开了以前的那种解词、分层、概括、抽句嵌句、字词指代、句子呼应等常见的形式,而把目标转向主要对内容及观点的理解上,有些还要求用原文文句回答原文中的问题,例如1996年第24至28的后四题,1997年第24至28题,1998年第27至30题,1999年和2000年的第21至24题全是。这些,显示出加强阅读整体理解的重要性。近六年高考语文卷,除了第一块基础题,后五块都反映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就是不但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些新要求,在原大纲基础上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应成为复习工作的大前提。第六块,1996年、1997年、1998年的第六块,是诗文填空和文字修改。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则取消了诗文填空题,避免了对死记硬背的考查,可视为高考语文的一大改革。填空题不消说,常见文句续补和修改应予以重视和训练。1995年第31题的广告词修改,1996年第31题数字意义的表述,1997年第31题对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毛病的修改,1998年第33题仿照例句造句,1999年第25题的句式重组、第26题的新闻创作、第27题的句式续写,2000年第26题的仿写语句、第27题的语句扩展,2001年第25题的改写语句,第26题的续写语句,第27题的缩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弱点,2002年的考生应引起重视。第七块,作文。1995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有人以城镇学生不熟悉这些鸟而提出批评。其实,对这些鸟,乡村学生也不可能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作为高中毕业生,对其中若干种鸟的基本知识当有基本了解,而且作文并没有要求对某种鸟作生物知识说明,其根本目的是考查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并据以针对现实发表见解的能力,所以写“鸟的对话”和有感而议,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平时忽略对周围环境和有关知识的关心,对这类考题很可能临阵匆忙,打不开思路。例如1990年关于玫瑰的话题,其“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这肖像描写就包括衣着打扮,而衣着打扮又和玫瑰花开放的季节有关,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这肖像描写就会有困难,不全面。1993年作文关于夏夜梧桐树下的对话,要求对环境和气氛作具体描写,这多少也与梧桐树的有关知识有关。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大不同于中考作文,其素材是最为重要的,高考既然是选拔,自然是知识面宽较知识面狭窄者为优胜。1996年看图作文,特别是介绍两幅漫画应该一提。它要求观察细致、准确,表述完整、简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十分突出。这些能力都是基本的,但在具体写作中到位,却不大容易。“简明、连贯、得体”是对初三学生的要求,那么高考作文要求做到这几点,就应视为十分平常而应该的事。1997年作文还是考给材料作文(三则相关材料),大小作文结合,两种文体兼顾,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实际水平。所给材料密切联系学校和社会生活,做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又非人人都能说好。小作文考情景作文,大作文结合材料二三写议论文,材料本身没有难理解之处,但要写出一篇上乘之作,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深度,没有较好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行的。作文一改多年高考作文不直接联系社会生活的惯例,恐怕是1997年试题的一个特色。在强调精神文明,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努力做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言行一致等方面是有积极导向作用的。1998年作文自由度更为广泛。一是它继续秉承了1997年作文的成功模式,具有倡导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效应”;二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考生自己剖析自己,有利于考生下笔成文;三是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表达方式,甚至可以另拟题目,表明现在的作文命题已经不拘泥于以往单纯考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条框,选材更为成熟,视野更为广阔,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致于花太多的时间去审题、立意,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1999年作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小作文”命题而代之以单独的“大作文”命题,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鼓励考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这样的题目有利于防止考生提前准备好范文,考试时套用范文,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考生的临场发挥更加自由、灵活,而这恰恰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难怪北京市许多考生考完语文后个个兴高采烈,普遍认为语文题量减少了,作文好写了,对以后科目的应考信心也大为增强。且看以下两则1999年高考考生的作文:火星拯救行动“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活动信号强烈。”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拯救地球计划。”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搅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