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复习资料A.、名词解释和选择题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2.“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的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3.商物分离论:指流通中的商业物流和实物物流两个部分从过去的同一概念和统一运动中分离出来,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自运动的实现;4.“黑大陆”:物流是一个尚未了结,尚未认识,尚未开发的领域,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5.“物流冰山”:物流是一座冰山,启辰在水面下的部分是我们所看不到的黑色区域,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6.“第三利润源”:物流发展的潜力巨大,被人们视为第三利润源;7.“效益背反”:物流的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一个功能的优化往往会导致另一个要素损失,的一种此消彼长,此赢彼亏的现象;8.成本中心说、认为物流是企业营业成本产生的中心节点,会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9.利润中心说、物流可以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10.服务中心说:物流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服务水平,利于企业生存;11.集装盘(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运输和放置,是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有便于叉车从下部叉入并将台板托起的叉入口。托盘最初是在装卸领域出现,与叉车同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托盘已经是和集装箱一样重要的集装方式,它们形成了集装系统的两大支柱,在现代物流运输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托盘具有自重小、亦返空、易装盘的优点。但装载量和保护性比较低,不易露天存放。12.绿色包装:能够循环使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货物的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13.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作业的总称。14.国际物流网络:是由多个收发货的“结点”和他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网络集合。15.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物流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和物流数据资源组成的,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物流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物流活动的管理、调解和控制。16.GPS:即全球定位系统,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以保证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呢,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17.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应用的技术系统。18.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费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19.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它具有以下特点:1)是一个更广泛的企业结构模式。2)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3)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要向上游的贸易伙伴采购产品,又要向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商品。20.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无法有效的实现信息功效,是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上很像一根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21.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是一种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他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CPE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准备,取得主动权。1.22.商品分类管理答:分销商或供应商的一种业务过程,通过把商品类别作为战略业务单位进行管理,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提高分销商(主要是指零售商)或供应商(主要指厂商)的商品类别效率与赢利能力,是ECR的核心组成部分。2.23.有效客户反应答:有效客户反应是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能及时作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3.24.生产进度信息答:在企业检查生产计划执行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滚动制定生产计划过程中用于修正原有计划和制定新计划的重要信息。4.25.供应商管理库存答:供应商管理库存,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是指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来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26.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各项物流活动间的最优化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内容:过程管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客户服务)、要素管理(人、财、物、设备、信息、方法)、职能管理(战略、业务、企业、经济、信息、现代化)目标:良好的服务、准时性、经济性、规模优化、库存调节27.物流成本:是指物品从原材料供应源到最终需求源空间位置移动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形式。28.构成:狭义物流成本,物品移动引起的有关运输、分拣包装、在途存储、装卸、管理等成本。广义物流成本,物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全过程的空间移动、价值变换、产权交易所发生的全部成本。29.销售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人工费、采购费、销售费、营运费、财务费、回收物流成本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人工费、采购费、销售费、设备和仓储折旧.维修.保养费等、营运费、财务费、回收物流成本30.物流服务是通过节省成本费用为供应链提供重要的附加价值的过程。是一种活动,绩效水平和管理理念。本质:满足顾客的需求(保证有货、保证送到、保证质量)总之,就是要达到顾客满意内容:运输、仓储、信息、增值31.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3PL通常又称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32.第四方物流: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有关的一切信息。物流信息的特点第一,物流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第二,物流信息时间价值性强,更新快。第三,物流信息来源多样化。第四,物流信息技术手段配套使用,发挥综合效果。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1交易系统层次;2管理控制层次;3决策分析层次;4制定战略计划层次33.物流信息系统(LIS):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基本功能:①数据的收集和录入②信息的存储③信息的传播④信息的处理⑤信息的输出。34.物流信息技术:条形码(BARCODE)、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5.联合库存管理:是指建立在经销商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36.周期存货:是指在订货过程中必须持有的平均存货,它可用订货批量的一半(如果仅考虑订货批量)来描述。37.条形码:是指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以表示一组数据和符号,条形码技术是研究如何把计算器所需要的数据用一种条形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形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器可以自动采集的数据。38.安全库存:是指当不确定因素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在给定安全库存的条件下,平均存货可用订货批量的一半和安全库存来描述。39.再订货点:是指用来明确启动补给订货策略时的货品单位数。一旦存货量低于再订货点即补给订货。当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须使用合适的安全库存来缓冲或补偿不确定因素。40.现有存货:是指实际储存在特定配送设施中的存货数量。41.信息技术:是指人们用各种以计算器为基础的工具来加工信息,并支持组织对信42.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EDI)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器到计算器的电子传输方法。43.信息共享:是指简单的提供数据,数据未经过加工转换。信息共享是信息集成的简单形式。44.信息集成:信息集成除了提供数据外,还可能包括信息的传递、加工和转化的过程,以便满足信息使用干对数据格式、数据语义的需要。45.信息安全:是指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46.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对客户行为长期地、有意识地施加某种影响,以强化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客户关系管理旨在通过培养公司的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更积极的偏爱或偏好,留住他们并以此作为提升公司营销业绩的一种策略与手段。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提高物流沟通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与顾客沟通的意识。(2)及时回复顾客的咨询。(3)及时将物品移动的最新情况通知顾客。(4)在物流计划出现变动是在第一时间与顾客沟通并采取适当措施。(5)建立与顾客共享信息的平台。2、物流系统功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运输功能设计。使实物产品在供应链中移动,并实现增值。(2)配送功能设计。包括集货、配货和送货三部分。(3)存货与储存功能设计。(4)包装功能设计。要统筹考虑物流各项活动,既要保护货物,又要减少包装成本。(5)装卸搬运功能设计。(6)流通加工功能设计。3、提高物流信誉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接受顾客委托并承诺后,严格按承诺的内容履行合同。(2)出现不可后抗力时及时通知顾客并采取有效措施。(3)出现不能按约定履行合同时,不推卸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即使是第三方的责任也能够做到先行赔付。(4)主动征求顾客的意见。4、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五个方面:(1)系统化趋势。形成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系统。(2)信息化趋势。借助于代码、数据库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电子化。(3)专业化趋势。生产企业逐渐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4)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5、简述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1)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距离对于降低物流费用意义很大。(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个运输环节,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费用,而且必然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各自的优势领域,必须综合考虑。(4)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缩短对于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5)运输费用。运输费用的降低,是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6、简述流通加工的主要类型(1)保护性加工。延长商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在物流作业中的损失。(2)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要的加工。(3)为消费方便省力的加工。(4)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5)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7、简述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1)安全性原则。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被运货物的安全。(2)及时性原则。应根据被运货物的急需程度选择合适的运输方。(3)准确性原则。准时准点到货,无差错事故,做到不错发、不漏交、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4)经济性原则。从运输成本上考虑选择运输成本低的运输方式。8、简述不合理配送的主要表现形式。P112(1)资源筹措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有些高于不实行配送的价格,有些过低无法保证配送的正常进行。(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6)经营观念中的不合理。9、简述第三方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