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史计划学分:2学分计划学时:36学时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基础课面向专业:服装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时间:2012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主要讲述各个时期不同的服装与服饰样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课程的章节,具有的深度、深度,难点、重点第一章绪论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概没有一种生活物质能像服装这样与人的关系如此紧密,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在社会性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它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体,成为人的“第二皮肤”。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服装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它伴随着原始人从远古走来,又紧跟着现代人向未来走去,服装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1、服装的起源2、服装的变迁3、中国服装史概述重点:人类服装发展的起源与变迁难点:中国服饰对人类服装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奴隶社会服饰奴隶社会的上限一般定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报道是在公元前2040至2021年间,大禹之子启继天子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至公元前16世纪末,商灭夏,出现了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历经六百余年,至公元前11世纪中叶,为周所取代,史称西周。到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才有了确切的纪年,这年为周共和元年。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向东迁,东周开始。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春秋时期,后一阶段为战国时期,其分界线一般定在公元前481年,历史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1、商代2、东周男子服饰3、战国胡服、带钩重点:奴隶社会时期历史背景难点:奴隶社会时期主要的服饰品第三章先秦、秦汉服饰本章节主要讲述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服饰。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而言非常重要而关键,此时建立起了奴隶制的文明社会国家,人类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并且到后期基本确立了封建制度,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代。1、先秦服饰2、秦汉服饰重点:先秦、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难点:先秦、秦汉时期的典型服饰及制度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服饰本章节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制度和典型服饰形制。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此时,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激烈动荡之中,这个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政权更替频繁,使得社会长期处于混乱分裂的状态。同时,各民族人民的四处迁徙又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社会形势下,南北朝各少数民族的服装也影响了汉民族的服装。同时,玄学的兴起和崇尚清净无为、不受传统束缚的自由意识的觉醒,都直接影响了服装观念和服装风尚的变化。南北朝时期服装存在多种形态,一是承袭秦汉旧制的汉族服装,男子多褒衣博带,女子多以大袖示人,以懦、裙、裤为主。二是汉族民吸取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最典型的就是裤褶和裲档。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2、典型服饰及形象3、服饰品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制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型服饰及第五章隋唐五代服饰本章节主要介绍隋唐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服饰制度和典型服饰形制。隋唐的统一把南北的成就结合起来,出现了一个较秦汉经济文化更为发达,国势更为强盛的局面。尽管隋朝的时间很短,但它为后世繁盛的唐朝奠定了基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服装最绚烂的篇章。唐朝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方面,唐代服装继承了历代冠服制度;另一方面,唐代服饰对外开放,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尤其吸取胡服特点,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为后世的衣冠服饰开启了新的道路。隋唐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女服更是中国服装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异彩纷繁,令人目不暇接。上懦下裙仍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此外还有披帛、半臂等服饰。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2、典型服饰及形象3、服饰品重点: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制度难点:隋唐五代时期的典型服饰及形象第六章宋金辽元服饰本章节主要介绍宋代的服饰制度以及典型服饰形制。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和动乱局面。宋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保守,“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并开始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文化。整个社会主张服饰不应该过分豪华,应崇尚简朴,朝廷更是三令五申,多次申明服装要“务从简朴,不得奢侈”。这也使得宋代的服饰具有质朴、高雅、清淡之美。宋代男子除了穿着圆领袍衫,还流行文人风格的宽大袍衫,如东坡巾等。“背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女子服饰,继承了前朝半臂的形式发展而成。形制多为大襟,袖口等都有缘边,外形也一改以往的外扩造型而相对向内收敛,塑造出宋代女子细小柔弱的形象。契丹、女真和蒙古族3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各朝的服装形制。宋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民族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共同缔造了中国丰富的服饰文化。这3个少数民族都曾经生活在中国的北方,所以衣服多采用皮毛,衣身相对比较紧,着靴,流行剃发,有些女子也留发盘髻。衣领多用圆领或者左枉,与汉人右枉相区别。元代建立以后,物质上丰富起来,在织物中加金的技术更成熟。质孙服是元朝比较有特点的内宴服。1、宋代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2、宋代典型服饰及形象3、辽——契丹族服饰(公元916年至1125年)4、金——女真族服饰(公元1115年至1279年)5、元代服饰(公元1271年至1368年)重点:宋元时期的服饰制度难点:宋元时期的典型服饰与形象第七章明代服饰本章主要介绍明代的服饰制度和一些典型的服装款式。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丝绸和棉布等面料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加工技艺水平高超娴熟,纹饰丰富。在民间更是创造出了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吉祥图案”。服装形式变化多样、不拘一格。男子主要是各式长袍,右枉大袖,衣长多长及膝下;女子则穿着背子、比甲、各式糯裙,整体线条流畅,飘逸秀美。明代的巾帽品种繁多,挺拔有型,发式头饰名目不一,把女子衬托得分外娇烧。官服上的补子,用不同的动物图案区别不同的官阶,是历代服饰中最有文化意义的一种新的创造。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2、典型服饰及形象重点:明代的服饰制度难点:明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第八章清代服饰本章主要介绍清代的服饰制度和一些典型的服装形制。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服装形式上和汉人有很大区别。清建立政权以后,一方面强制推行满服,另一方面也吸收汉族服饰中的精华部分,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下,华夏服饰呈现出另一种瑰丽的色彩。满族妇女主要穿着袍服,梳旗髻,穿高底旗鞋,这些服饰使她们看起来比任何一个朝代的妇女都要高大。汉族妇女沿袭明代服饰,但在服装装饰上要精细得多。清朝的服饰大量采用刺绣,刺绣的部位和手法各一,使服装更像一幅穿在人身上的流动画,奢华而艳丽。清朝男子的主要服饰有长袍、马褂、马甲、裤和靴等。最典型的服饰品就是马蹄袖,这种袖子紧而窄,可脱卸,方便合体,是男子服饰特征的最好概括。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2、典型服饰及形象3、服饰品重点:清代的服饰制度难点:清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第九章近现代服饰本章主要内容: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属于我国的近代时期,“五四”运动以后进入现代。在清政府统治末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军队改革等措施相继实行。尽管在封建专制的基础上,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但是对于西方思想的传播却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服装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民族内部文化间的磨合中,渐渐形成了新的特点。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历史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很好地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1、20世纪10年代2、20世纪20至30年代3、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4、20世纪50年代5、20世纪60至70年代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7、20世纪90年代重点:近代各个时期的典型服饰难点:近代各个时期服装风格转变的原因第十章西方古代服饰本章主要内容:人类着装的行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服装史上,通常把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前后古代埃及、西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不同人种创造的服装划分为古代部分,这部分服装成为此后欧洲服装文化的基础。古代服饰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其服饰造型、材料、审美都明显表现出这一特征。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宽松、垂挂、多裸露的卷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服装上的穗饰,古波斯帝国的裤子以及古埃及的亚麻织物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1、古代埃及服饰2、古代西亚服饰3、古代欧洲服饰重点:古代西方的典型服饰与形象难点:古代欧洲不同地区服饰的区别第十一章中世纪服饰本章主要内容:历史上一般把5世纪至巧世纪称为中世纪,并从时间上分为“拜占庭时期”、“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中世纪的服装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服装上体现为遮盖体形和显露体形两种矛盾的现象。从不同时期服饰的形态可略知一二:拜占庭服饰由古罗马那种宽衣文化演变而来,经过罗马式时期,最终落脚到哥特式时期的窄衣文化。1、拜占庭时期服饰2、罗马式时期服饰3、哥特式时期服饰重点:中世纪的典型服饰与形象难点:哥特时期女装的主要特征第十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本章主要内容: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一文化运动于巧世纪后半期扩及欧洲许多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随着禁欲主义的衰落,人文主义又复兴了,在服饰上体现为:男子服饰强调上体的宽大魁伟和下体的瘦劲,构成箱形造型;女子服饰强调细腰丰臀,形成倒扣的钟式造型,同时,出现了宽大的袒胸低领口,并不再羞羞答答用饰布遮住。这种两性服装截然不同的特征一直影响西方服饰近500年的发展。1、意大利风格时期服饰2、德意志风格时期服饰3、西班牙风格时期服饰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服饰难点:西班牙风格时期的女装特点第十三章巴洛克时期服饰巴洛克艺术早在文艺复兴运动末期就产生于意大利,进人风云变幻的17世纪,克服了16世纪后期消极影响的巴洛克,成为天主教争取信徒的工具。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一词,是指代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富丽堂皇的精神特质,它的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使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宫廷贵族中得到大力提倡。服装上最大的特色是强调繁多的装饰,大量使用华丽的纽扣、缠绕的丝带和蝴蝶结、花纹围绕的边饰等。女性服装解脱束缚、自由随意,男性服装则崇尚自然和优雅,花边、香水、高跟鞋、手套、手袋、领带、领结,各种新鲜时尚纷至沓来,烘托出巴洛克时期的繁荣与精致。巴洛克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1、荷兰风时代服饰2、法国风时代服饰重点:巴洛克时期的典型服饰难点:法国风时代的女装特点第十四章洛可可时期服饰本章主要内容:18世纪欧洲的服装,主要分为洛可可时期服装和新古典主义时期服装两个历史阶段。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边、繁复的装饰、低领、春光乍泄的衬裙、印花布料、紧身内衣、时装杂志……浮华的洛可可风格使时装达到了一个辉煌时代。法国大革命更使巴黎时装名声日盛,但最后,正是革命摧毁了这个时装的黄金时代。新古典主义艺术为18世纪末期的服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它一反洛可可的豪华多饰,转而追求简洁朴素、健康自然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服饰风范。1、洛可可时期服饰2、新古典主义时期服饰重点:18世纪的典型服饰及形象难点:18世纪不同风格服饰的区别第十五章19世纪服饰本章主要内容:19世纪,欧洲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时期。从社会体制到经济状况,从生产方式到科学技术,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发展、工业进步,使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式生产方式迅速被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取代。“珍妮”纺机和蒸汽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