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论多项选择题第一章:1、认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意味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平已经是客观事实)2、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统一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3、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5、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重要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开辟新道路、创立新理论的动员令;实际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思想;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他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7、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理论和模式;确立了在总体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和模式)。8、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0、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总体说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1、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它们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思想路线)。1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时(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13、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我国广告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二章: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世界发展呈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纪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2.从对当今国际局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判断,我们党坚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和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3、如果任凭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按照不合理的规则运行,将(进一步加剧世纪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进一步使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严重)。4、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增强的特点包括(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体系;各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教育的基础作用愈益突出)。5、近年来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6、“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命题主要包括的几层意思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7、何为发展?发展就是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者之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时前提)。9、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1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第三章1、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应用明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依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们共享,主张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2、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签名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们共享)。5、我们要建设(一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2第四章: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障碍主要是(“两个凡是”的思想、教条主义、个人崇拜)3、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体现在(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6、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的新阐释(科学地概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地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丰富内容;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第五章: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新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3、共同富裕的含义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两级分化)。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5、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第六章: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表现在(生产力上、生产关系上、上层建筑上)。3、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道路;经济政治制度;领导权;指导思想)得问题。4、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5、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6、改革开放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第七章1、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2、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要形成的产业格局是(有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3、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是关键、优秀人才是核心、发展教育是基础)5、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是(东部地区县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6、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大的政策。第八章1、我们的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我们的改革时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思想观念)。,=3、在对外开放主,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九章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2、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发挥本国的具体国情).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不同的经济。4、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5、我国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资产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关系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重要自然资源)。36、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第十章1、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2、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3、邓小平指出,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病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家长制现象;特权现象)。4、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5、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精神动力)。8、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第十一章1、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基础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2、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3、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适应、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杰、于物质文明相协调)。5、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包括(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国防实力的竞争;文化实力的竞争)。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当前要着重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7、“四有”公民的内涵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8、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力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三个阶段。第十二章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构建和谐生活的基本原则有(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