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技术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揭示技术的本质而形成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整个理论体系。本章从马克思主义技术观出发,阐述技术的本质与技术的结构两大问题。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一、技术的本质“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它虽与科学(Scientia)同属人类的智慧,但二者截然不同,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epsteme)。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春秋末期齐人所著《考工记》中讲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精美器物的形成离不开天时、地利、材料和工巧各种因素的结合。近代以来,技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从而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技能、经验等主观性因素不再占主导地位,“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转变成technology,其后缀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18世纪末狄德罗把技术定义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体系。随着机器和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技能逐渐变为制造和利用机器的过程,以至人们认为技术就是工具、机器和设备,这样,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就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多种观点,欧美各国的技术哲学、日本的技术论等对此都展开过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而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界,而是通过劳动资料即技术手段的中介作用,把人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因此,人的劳动过程,实际上是借助包括劳动手段、工具及其技能、方法在内的技术,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构成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资料包括机器、器具、工具、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线等等,它们是物化的智力。这样,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提起技术的本质,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经常被连起来使用,简称“科技”。但是,这二者是有区别的。首先,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它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2实践范畴,主要解决针对客观世界(作用对象)“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再次,二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问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已有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技术有了科学的根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最后,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正是技术与科学的多方面的差异,人们才得以对它们分别研究,建立起相应的技术体系与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的,因为:第一,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类单凭自身的体力很难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即使是在远古时期,原始人也需要运用最原始的工具作用于自然,离开技术,人的实践就很难进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技术是人利用自然物的机械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工具,技术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充分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这里理性和目的并不直接使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发生数量上的变化,而是借助技术工具的中介作用,使自然界发生物质形式与能量形式的变化,同时在自然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在阐述这个问题时曾引证黑格尔的话:‘‘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覃相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技术是实现理性目的的手段,这正体现了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的观点。第三,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首先,技术的演化推动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从原始时期混沌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天人对立,再到将来的自觉的天人合一的演化。在人类早期,人的能力十分低下,在技术水平上刚刚摆脱利用自己的本能使用粗糙工具的时期。但是,“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把自然作为索取的对象,从而走向了与自然的对立,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人类应当通过自觉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并进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人类还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改变着自身,不仅使人的身体发生改变尤为重要的是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第四,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把劳动资料与经济时代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把技术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强调了劳动资料(技术)在经济时代改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深刻地做出了“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②的科学论断,并指明,劳动者和生3产资料(其中包括技术)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就是说,技术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技术进步还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马克思在研究历史时,曾说过封建势力把蒸汽、电力和自动织布机看成是比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布朗基“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把我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是摧毁欧洲封建社会的有利武器。邓小平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键内容,并通过对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果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力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的观点。二、技术的特征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因此,任何技术都首先具有自然性,从石器、铜器到铁器,从简单的工具到人手开动的复合工具到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的庞大技术体系,都具有自然的属性。例如,煤的燃烧产生热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活动中,经验性的技能、诀窍和规则仍然是必要的。然而,仅仅是主体的能力和知识还不能实现技术功能,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向物质手段和实体转化的过程。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技术既包含方法、程序、规则等软件,也包括物质手段等硬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产生现实的技术。软件与硬件相互作用和不断更新,使技术不断发展。5.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往往通过简单的工具对自然对象进行加工制作,这使材料加工技术在古代技术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代工业革命侧重于解决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对能源动力提出的新要求,从而能源动力技术成为近代各技术中的主导技术。20世纪中叶开始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引发了一系列高技术的产生,21世纪将逐渐成为生物学的世纪。日本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1922一)提出的近代技术史上三次技术体系的更迭的思想就反映了近代以来技术的跃迁式的产生、发展及演化过程。但是,技术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又具有累积性。当新的技术(群)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被废弃,而是在主导技术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的扬弃过程,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特征。例如,现代文明的材料、能源、信息三大技术将和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形成生物材料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而纳米技术使人类在经历了材料主导、能源主导、信息主导以及三者融之4后,在更高层次上进入材料主导的新时代。第二节技术的构成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技术要素可以概括为: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是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经验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体验,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方式及方法等直觉体验的积累和综合。技能则是以技术知识、劳动工具和经验为基础,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know—how),包括技巧、诀窍等实际知识。如古代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近代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和现代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验技能。这三种形式的经验技能代表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体活动能力或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它按被操作和不被操作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前者指的是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后者指的是不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对象。实体技术也可以按不同历史时期分为手工工具、机械装置和自控机床等三种表现形式,它们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的不同发展阶段。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人们往往把技术看做科学的应用,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远在科学原理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凭借技能和经验使用技术了。技术知识就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经验知识,一种是理论知识。2.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1)相关性与独立性相关性表明各类技术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远古弓箭的发明就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发达的智力,近代工匠的经验技能又促进了工具机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现代技术理论大量物化成机器设备并培养出新型的劳动者。各种要素之问除了相互关联外,还是彼此独立的。工具代替不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