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畜牧场环境管理、监测与评价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是采用集约化、工厂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工艺。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畜牧场的显著特点是畜禽饲养高度集中,群体规模和饲养密度大。这样,一方面,家畜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畜牧场环境管理更为复杂。畜牧场环境状况与畜牧生产关系极为密切,若畜牧场环境恶化,则导致畜禽生产力降低,发病率增高,甚至致使畜禽疾病流行。对畜牧场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畜牧场环境状况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改善环境,提高畜禽生产力,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前提。第一节绿化环境一、绿化环境的卫生意义(一)改善场区小气候状况1.绿化可以明显改善畜牧场内温度状况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能力较强,如单片树叶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率可达50%以上。植物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大部分用于蒸腾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枝叶茂盛,吸热面积大,通常树林的叶片面积是地面积的75倍,草地叶片面积是地面积的25~35倍。绿色植物在蒸腾过程中除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热外,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能。所以,在炎热夏季,绿色植物能够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降低空气温度。在夏季,植被上方的气温通常比裸地上方的气温低3~5℃。冬季绿地上方的最高气温及平均气温低于裸露地面,但最低气温高于裸露地面,从而缩小了气温日较差,缓解了寒冷的程度。2.绿化可以明显增加畜牧场的湿度植物根系具有吸收和保持土壤水分,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植物枝叶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绿色植物繁茂的枝叶能够阻挡气流,降低风速,使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不易扩散。所以,绿化区域空气的湿度,包括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普遍高于非绿化区。绿化区相对湿度通常比非绿化区高出10~20%,甚至可以达到30%。3.绿化可以明显减少畜牧场场区气流速度由于树木的阻挡及气流与树木的摩擦等作用,当气流通过绿化带时,被分成许多小涡流,这些涡流的方向不一致,彼此摩擦而消耗气流的能量,从而使气流的速度下降。在冬季,森林可使气流速度下降20%,在其它季节,森林可使气流速度下降50%~80%。因此,在冬季的主风向方向种植高大的乔木,组成绿化带,对于减少冷风对畜牧场的侵袭,形成较为温暖、稳定的小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净化空气环境21.吸收空气有害气体据调查,有害气体经绿化地区后,至少有25%被阻留净化,煤烟中的二氧化硫可被阻留60%。畜牧场内家畜数量多、密度大,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和排出的二氧化碳量都很大。粪尿、垫料和污水等废弃物在分解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具有刺激性和恶臭性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如果绿化畜牧场环境,就可减少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研究表明,绿色植物每生产1kg干物质需要吸收1.47kg二氧化碳,释放1.07kg氧气。在生长季节,一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30kg氧气。畜牧场附近的玉米、大豆、棉花或向日葵都会从大气中吸收氨而促其生长;一些植物如大豆、玉米、向日葵、棉花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空气中吸收氨气以满足自身对氮素的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的氨气量可以占到总需氮量的10~20%。所以,在畜牧场内及周围地区种植这些植物既可以降低场区氨气浓度,减少空气污染,又能够为植物自身提供氮素养分,减少施肥量并促进植物生长。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作用。树木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和抵抗力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即一些树木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但耐受力却较差,另一些树木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和耐受力都较强,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应注意。女贞、柿树、柳杉、云杉、龙柏、臭椿、水木瓜、紫穗槐、桑椹树、泡桐等树木对二氧化硫既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又对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性,适合在二氧化硫污染地区栽种。树木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吸收净化能力很强,城市中每公顷森林吸氟量可达到3kg~20kg/d。在通过宽约20m的杂木林后,大气中氟化氢浓度的降低量比通过空旷地带多40%以上。在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含氟量很低,一般为0.5mg/kg~25mg/kg,但在环境污染区内树叶中的含氟量可增加数百倍甚至数千倍。据测定,在磷肥厂烟囱附近的树林中,银桦树叶中含氟量为4750mg/kg,滇杨树叶中达4100mg/kg,垂柳叶中为1575mg/kg,桑椹树叶中为1750mg/kg。研究发现树木对氟的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在氟污染区,可以种植树木花草以降低空气氟含量。2.吸附空气灰尘在饲料加工运输、干草及垫料的翻动运输、家畜活动、清扫地面等许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所以,畜舍和场内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含量往往较高,这不利于家畜健康。绿色植物具有吸附和滞留空气灰尘微粒的作用。对畜牧场场区进行绿化,能明显地减少空气微粒,净化空气环境。花草树木吸附空气灰尘和微生物的作用表现在:(1)树木枝叶茂密,一些植物叶片表面粗糙不平、密布绒毛,对空气微粒具有吸附作用;(2)一些植物的枝叶分泌油脂和粘液,增强了植物对空气微粒和微生物的吸附作用;(3)绿色植物对地面具有覆盖和固着作用,可减少灰尘微粒的产生,据测定绿化地带空气中的微粒含量一般比混凝土地面上方少1/3~1/2。另有资料表明,当空气通过由数行乔木组成的林带后,含尘量明显降低。其中,树林对降尘的阻滞率为23%~52%,对3飘尘的阻滞率为37%~60%。在夏季,空气穿过林带时,微粒量下降35.2—66.5%;乔灌木结合式林带的降尘效果则明显好于乔木林带。3.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附着在灰尘等空气微粒上并随之漂浮、传播。花草树木吸附空气尘粒,细菌因失去了附着物而在空气中的数量减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从油腺中分泌出具有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如香精油(萜烯)、乙醇、有机酸、醛、酮、醚等,这些芳香性物质具有杀菌作用,人们将其称为“植物杀菌素”。植物杀菌素对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等病原体杀灭作用尤为明显。植物杀菌素的作用可使流经绿化带的空气和水中细菌数量显著减少。植物杀菌素在高等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一般树木含量为0.5%左右,松科、桃金娘科(桉树类)、樟科、芸香科、唇形科树木植物杀菌素含量最高,有的可超过1%。此外,油松、白皮松、云杉、核桃等树木的杀菌能力也较强。花草树木的杀菌效果极为明显,根据资料,气流通过绿化带后,可使空气微生物含量减少21.7%~79.3%。对我国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发现,随着绿化程度的提高,空气细菌含量逐渐减少。未绿化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4万~5万个/m3,而绿化较好的公园则为1千~6千个/m3,植物园为1千个/m3。另据测定,受污染的水流经宽度为30m~40m的松林后,大肠杆菌数减少了1/18。(三)防疫防火、降低噪声在畜牧场周围及场内各区之间种植林带,能有效的防止人员、车辆随意穿行,使之相互隔离;植物净化空气环境、杀灭细菌及昆虫等作用均可减少病原体的传染机会,对于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树木枝叶含水量大,加之绿色植物所具有的固水增湿、降低风速等作用,因此,畜牧场环境绿化对于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作用。树林可以降低畜牧场噪声,其原因是,树木枝叶稠密、轻盈柔软,声波遇到柔软的表面后,能量大部分被吸收,因而森林对声波反射作用减弱。树木轻软的枝叶在随风摆动的过程中对声波具有扰乱和消散作用。树干表面粗糙,也能吸收声波,树干圆柱体的外形则将声波向各个方向反射,因而也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据美国林业部门研究证明,宽30m的林带可减少噪声7分贝,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的绿地,可降低噪声8~12分贝。林带的消音功能与其宽度、枝叶的茂密程度有关。据研究,最佳的消声林带是乔木与灌木结合,带间有一定距离并有一定数量的常绿树种。二、畜牧场绿化带的设置(一)畜牧场绿化带的种类及特点1.场界绿化带在畜牧场场界周边以高大的乔木或乔、灌木混合组成林带。该林带一般由2~4行乔木组成。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了减轻寒风侵袭,降低冻害,在冬季主风向一侧应加宽林带的宽度,4一般需种植树木应在5行以上,宽度应达到10m以上。场界绿化带的树种以高大挺拔、枝叶茂密的杨、柳、榆树或常绿针叶树木等为宜。2.场内隔离林带在畜牧场各功能区之间或不同单元之间,可以以乔木和灌木混合组成隔离林带,防止人员、车辆及动物随意穿行,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这种林带一般中间种植1~2行乔木,两侧种植灌木,宽度以3m~5m为宜。3.道路两旁林带位于场内外道路两旁,一般由1~2行树木组成。树种应选择树冠整齐美观、枝叶开阔的乔木或亚乔木,例如槐树、松树、杏树等。4.运动场遮荫林带位于运动场四周,一般由1~2行树木组成。树种应选择树冠高大,枝叶茂盛、开阔的乔木。5.草地绿化畜牧场不应有裸露地面,除植树绿化外,还应种草、种花。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很大,花草树木种类多种多样,可供环境绿化的树种除要求适应当地的水土光热环境以外,还需要具有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等功能。现列举一些常见的绿化及绿篱树种供参考。1.树种洋槐树、法国梧桐、小叶白杨、毛白杨、加拿大白杨、钻天杨、旱柳、垂柳、榆树、木举、朴树、泡桐、红杏、臭椿、合欢、刺槐、油松、桧柏、侧柏、雪松、樟树、大叶黄杨、榕树、桉树、银杏树、樱花树、桃树、柿子树等。2.绿篱植物常绿绿篱可用桧柏、侧柏、杜松、小叶黄杨等;落叶绿篱可用榆树、鼠李、水腊、紫穗槐等;花篱可用连翘、太平花、榆叶梅、珍珠梅、丁香、锦带花、忍冬等;刺篱可用黄刺梅、红玫瑰、野蔷薇、花椒、山楂等;蔓篱则可选用地锦、金银花、蔓生蔷薇和葡萄等。绿篱植物生长快,要经常整形,一般高度以100~120cm、宽度以50~100cm为宜。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保证基部通风和足够的光照。3.牧草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无芒雀麦、狗尾草、羊茅、苏丹草、百脉根、草地早熟禾、燕麦草、垂穗披碱草、串叶松香草,苏丹草等。4.饲料作物玉米、大豆、大麦、青稞、燕麦、豌豆,番薯、马铃薯,等。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不但应充分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而且应尽量选择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或具有杀菌能力且无毒无害的植物。第二节环境消毒5消毒是指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或防止传染病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措施。在畜牧业生产中,场内环境、畜体表面以及设施、器具等随时可能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消毒也是畜牧场环境管理和卫生防疫的重要内容。一、畜牧场常见的消毒根据其目的和实施的时机不同,畜牧场的消毒通常被分为经常性消毒、定期消毒、突击性消毒、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1.经常性消毒经常性消毒是指在未发生传染病的条件下,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根据畜牧场日常管理的需要,随时或经常对畜牧场环境以及家畜经常接触到的人以及一些器物如工作衣、帽、靴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对象是接触面广、流动性大、易受病原体污染的器物、设施和出入畜牧场的人员、车辆等。例如,为了防止将病原体带入畜牧场或畜舍内,需要在畜牧场或生产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在池内放置消毒剂,对于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消毒;在场区、生产区以及畜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槽,人员出入时从槽内走过,对足底进行消毒;要求人员在进入畜舍前必须更换畜牧场内专用的服装、鞋帽并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畜舍,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简单易行的经常性消毒的办法是在场舍入口处设消毒槽和紫外线杀菌灯,人员牲畜出入时,踏过消毒池内之消毒液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消毒槽须由兽医管理,定期清除污物,更换新配制的消毒液。进场时人员需经过淋浴并且换穿场内经紫外线消毒后的衣帽,再进入生产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使对要求极严格的种畜场,淋浴也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2.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是指在未发生传染病时,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于有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场所或设施如圈舍、栏圈、设备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当畜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