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高田镇语言传承文化交融与人文重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七章:高田镇:语言传承、文化交融与人文重建在文化交流与整合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背景下,阻隔各个民族国家文化互动的鸿沟逐步被打破,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融合,渐渐显示出不同区域文化的趋同性;与此同时,全球化背后的文化积淀所揭示出的本土意义,即底层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文化变迁中所体现出的认知方式的现代价值,在强势文化中心与弱势文化边缘的二元对立思路中一直受到忽视。而致力于具体区域文化和族群文化调查研究是文化人类学一贯的传统,立足于下层民众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交流机制的阐释,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认同,重建和谐有序、文明共生的区域社会文化。现有与高田镇相关的资料,主要集中在《阳朔县志》,《腾飞的中国旅游名县》一书中关于高田乡政府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文章,内部宣传资料《高田镇简介》等;新闻媒体的采访宣传报道,如《农家女,导洋游》、《阳朔,“月亮妈妈”的爱》;旅游开发者或投资商策划者的旅游开发规划,以中山大学《遇龙河景区总体规划》为代表,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孙九霞的《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一文,通过对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民众参与旅游开发的十点策略,譬如给居民提供参与旅游规划、旅游发展决策的机会,对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坚持景区内居民优先参与的原则,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政府加强对景区居民参与的控制和引导,等等[1]。以上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宣传需要、新闻部门描述性的宣传介绍性文字、旅游开发者着眼于自身所需进行的可行性调查,基本上是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概括性介绍,缺少深度的分析与比较,尤其是区域文化内涵的深层描述与变迁过程一直没有得到较为全面深刻的研究。笔者从2000年10月开始进入工作阶段,在此期间,曾于2000年10月、2002年1月、2002年2月、2002年7月、2002年10月、2003年4月,先后六次亲自深入高田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材料的搜集整理、实地2的观察体验、民众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将高田作为研究对象起初是缘于其在阳朔旅游业中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在阳朔召开旅游研讨会之机,听取了当时负责旅游开发的副县长关于“月亮山旅游风景区开发规划”的设想后提出的;而在其后数次的深入调查中发现,高田无论是在语言传承、族群互动,还是旅游开发、文化认同等方面,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值得关注。对高田镇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首先,通过对阳朔高田镇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试图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类型、文化生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并由此引出对人口族群现状与语言运用情况的观察。其次,壮汉族群互动、文化深度交融是高田文化发展中的显著特点,语言的兼用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在全球文化碰撞、交流中,在其它民族身份认同标志日渐消失的今天,语言依旧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符号,也是表达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的符号形式与它的文化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对壮族而言,壮语就是一个鲜明的民族标志,壮语既是壮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与汉族长期的交往共处中,越来越多的壮族人认同了汉语作为交际语,并以宽容的心态把外来文化融为自身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旅游业兴起的今天,又有更多的人把学好英语作为谋生与交际的手段,语言认同呈现出多元的色彩。第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田的语言文化存在着多重的传承机制,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并非传统思维定势下的简单认知,需要我们从多视角进行探究。第四,不同的文化认同自然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传承模式,如何从不同的文化演变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建构和谐共生的文化态势提升理念支持,这是一个不断反思自身文化价值的过程。而需要值得重视的是,高田壮族意识的淡化与无意识的文化认同状态,造成当地人文重建的动力源泉的匮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激发当地民众自身的认同感,培养他们自觉的文化意识和责任感,才是根本出路。3一、人类学视野中的高田镇在人类学的视野中,社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个要素构成,在纵横交错的时间空间中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基地实际上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基点,所调查的社会文化也只是时间演进序列中的一个时段,特定时空中文化现象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整体的背景。(一)、高田镇的地理位置高田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东南方向,阳朔县正南方,距县城9公里,与普益、城关、白沙、金宝等乡镇接壤,与荔浦县马岭镇毗邻,有二级公路(属321国道)贯通其间,交通十分便利。高田镇地处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日照1464.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0.2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气候温和宜人。高田素以山水秀丽闻名世界,其辖区内的著名景点有大榕树、月亮山等,是中国旅游名县的一朵奇葩。阳朔县地貌以石山、丘陵为主,山地为辅,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侧地势较高,属海洋山脉和架桥岭山脉的边缘;中部为一块约150平方公里的山丘,海拔200—500米之间,自西北贯穿东南的宽阔地带属岩溶地貌,岩溶区内峰林谷地,河流冲积平地交错分布,地势较平坦,主要分布在漓江流域和遇龙河流域。[2]阳朔境内主要河流有17条,总长341.2公里,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的河流——漓江,流经县境69公里,其余为大源河、金宝河、遇龙河、乌龟河、胡家源河等,均注入漓江。而高田镇地理位置优越,恰好居于整个阳朔中部岩溶地貌的南部,并往南延伸至荔浦一带,皆属于典型的以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代表的热带岩溶地貌,区别于桂林市区以象鼻山、伏波山、独秀峰等孤峰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形。高田境内奇峰林立、连绵起伏、绿水依依、清澈澄明;溶岩内钟乳遍布,形态惟妙惟肖;田园似锦、真切自然、风情如画、醇美宜人。“高田风光”一直是阳朔旅游的著名风景区,其辖区内的著名景点如火焰山、马象奇石、骆驼过江、大榕树、月亮山等分布在纵横高田南北的321国道两旁,从县城至高田镇9公里的范围内,人称“十里画廊”,可与“百里画卷”漓江相媲美。虽然漓江在县城转向东流至福利,与高田擦肩而过,但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遇龙河与另两条漓江支流金宝河、田家河在此交汇,为其带来新4的发展机遇。遇龙河素有“小漓江”之称,因其两岸山形灵巧秀丽、水流平缓、古迹众多,近年来渐渐成为阳朔旅游的热点。其全长35.6公里,发源于临桂县白粘岭,流经阳朔县金宝乡、白沙镇、阳朔镇、高田镇的三十多个村庄,到高田凤楼村的青厄渡与金宝河汇合为田家河,至阳朔县城关乡书童山流入漓江。[3]虽然主要水域在白沙镇境内,但高田拥有三江会合的合山江口——青厄渡,毗邻321国道,现建有工农桥跨于田家河上,居于高田风景区的精华地段,山水田园景致意境幽深、层出不穷,与高田其它著名景点与新开发景点,一同被县政府、镇政府纳入正在规划投资建设中的“月亮山风景区”内。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无形中弥补了处于漓江流域边缘地带的不足,为高田旅游朝更深层次的开发提供了契机,逐渐成为阳朔旅游的重心,在大桂林旅游圈内占有一席之地。而从更广的地域分布来看,高田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边缘地带,东北部邻近湖南,东南部相邻广东,而广州到成都的321国道从境内穿过,又为其成为沟通西南内地与临海边境的一条重要通道。其所属市区桂林自古以来一直是“南通海域、北进中原”的重要接合部,高田也因此得以间接吸纳邻近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的相关要素,融合于原生的百越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造就别具一格的区域族群文化。(二)、村落格局、历史变迁、经济类型与文化习俗高田镇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1999年底辙乡改镇,目前辖11个村委会(安定、下山、朗梓、古登、龙村、高田、蒙村、龙潭、凤楼、桥头、乐响),1个居民区(高田居委),102个自然村,有297个村、居民小组。据高田初中副校长尹发兴老师介绍,高田镇历史悠久,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镇上老街还保留有一块残缺的石碑,上记载有此地曾是马岭镇与阳朔镇之间的军队驻扎地所在,故最初得名“军屯”,从此人口开始迁居汇集于此,世代生息繁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田住民。随着历代社会文化变迁与政治行政机构的变动,高田镇的行政区划亦随之不断改变。清朝,今高田镇乐响、桥头两村委以及凤楼、蒙村两村委的一部分属下明德乡管辖,其它村委属上明德乡管辖。1949年11月——1950年2月称5高田乡;1950年2月——1955年12月称阳朔第六区;1956年1月——1957年12月称高田区;1957年12月——1958年8月,复称高田乡;1958年9月——1962年6月,建立高田人民公社;1962年7月,又复称高田区;1968年10月,复称高田人民公社;1968年12月,划出栗木、古乐、凤凰、新村等村归普益公社管辖;1984年又改为高田乡,格局渐趋稳定;1999年12月撤乡改镇至今。如今的高田镇村落基本上沿321国道向两边分布,其中凤楼、高田和蒙村毗邻国道,占据地理优势;镇内另有支线公路两条,一是高(田)金(宝)公路,全长22公里,另一是高(田)勇(村)公路,全长13公里,均为四级公路。近年来还兴建了古登、四寨、大塘口、安定小学等村级公路,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6]从行政版图上看,凤楼、龙潭、龙村、安定部分自然村分布在遇龙河和金宝河沿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而人口最为集中的高田、蒙村、龙村、乐响相比较而言,明显有着交通上的优势,近几年来无论是在人群繁衍、发展经济还是开发旅游上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高田镇辖区,属于岩溶地貌,这里千山迭翠,万木葱茏,山环水绕,宁静幽深,相当一部分历史悠久的自然村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或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而且开窗见山,槛外是水。背后山势起伏,错落有致,前面田畴交错,稻花飞香,村落就隐现于万点峰峦之间,空间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而这些古村落的选址,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由此产生的风水之说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作出的文化选择,其目的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聚空间。当地居民常常喜欢将自己的生产状况、发展态势归因于当地风水的好与坏。譬如,龙潭自然村就属于典型的依山伴水的村落格局,徐氏六百多人聚族而居于此已传到十三代。这些年龙潭靠种植柑桔、柚子等果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年人均收入3000到4000元不等,大大超过了高田镇年平均人收入,而随着村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的发现,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来此欣赏,旅游业也正日益兴盛。和某村民访谈中得知,龙潭得名于村前一口一年四季水流不断汇聚而成的深潭,泉水来源于村后的水牛山,据说一到中午12点,这里的泉眼准时出水,如此有灵气的传闻在村民眼中成6为专司雨水的龙王的象征,自然在村名与村前桥名(青龙桥)的选取上少不了“龙”字,而村后的“龙脉”中左右护山的名称自然为“青龙”和“白虎”了。村民一边解释,一边用手为我们仔细描绘其具体方位与看法。由此可见,古村落选址要求周围环境不仅景观效果要好,而且要表现出趋吉避凶的文化意象。而当我们问到毗邻国道的历村村民时,他们几乎是一致地带着不无遗憾的口气告诉我们,村后的山形如一把太师椅,三面围护,可惜的是,村前公路对面那座相比之下要高出许多的山峰,如一把利剑挡住了历村的视线,使村民无论精神上还是生产上都倍感压抑,由此“原本好好的风水被破坏了”。另外,诸如,建房要请地理先生看日子,用罗盘看风水,房子东西向还是南北向也有年年不同的民俗惯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土改后以前地主住的青砖黑瓦、雕梁画栋的大宅院分给没有房子的贫困户住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家是越住越穷,家业始终无法有大的改观,正映衬了当地流传的“一宅二命三风水(住宅和坟地)”的说法。这种对自然环境朴素自然的阐述,即风水观念,体现了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自我认知,其背后潜藏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合理成分,这种力量左右着高田村落的选址和布局。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则不外是以直观外推的方法,意识到人与其所处环境——天地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高田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2001年末拥有耕地面积40775亩,其中水田304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