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环境伦理道德[课时]二[教学目的]1、了解环境伦理观的演化过程,知道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以及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从环境道德的目标、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掌握环境伦理对现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要求。2、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伦理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规范,做环保的先锋者。[教学重点]环境伦理与人类生活方式变革[教学难点]环境伦理学基本观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及过程]〈检查学习准备情况〉检查笔记整理情况。〈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如果从深层次剖解当代环境问题的缘由,可以认为人类不正确的价值观是其根本原因,所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第一节环境伦理观的演化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这种道德准则的古老的学科。自古以来,环境伦理观的演化过程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认知水平有关,与人类科学进步有关,也与自然界的演化有关。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因而产生了以顺应自然为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人定胜天)的环境伦理观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环境伦理思想不断出现,并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批判,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为目标的环境伦理观成为了主流思想,并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里所说的“自然”,也即通常所指的“环境”,它包括了人类以外的客观物质世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喝的淡水、吃的食物、脚踩的大地以及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自然提供了人类所需的一切,正因为如此,把“自然”称为人类的“母亲”是十分贴切而亲切的。在大自然“母亲,的不断演化过程中,人类为适应这种变化,总是在寻找各种办法与自然相处,同时,随着对大自然的认识的深入和种群的演化,人类逐步脱离动物界,成为一个与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的特殊的动物种群。所以,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在这两种属性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从奴隶到主宰再到寻求和谐相处的三个变化历程。应该说,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只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里,这种影响表现有所不同。在现阶段,人对自然的影响已经使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因而,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睦、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自然对人的影响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早期的人类,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极为有限,自然环境对于其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对自然和自然现象都感到敬畏,只能膜拜、赞美和服从,因此形成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关系。自然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现在的诸多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我国的黄帝族以熊、罴等动物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夏族以熊、鱼为图腾。云南省内的傈僳族就认为在家里所生的火塘里有一位神,并称为达卓庞,是家庭的保护神,要求家里的人不能在火塘旁堆置污秽的东西。此外,佤族、彝族、傣族、壮族等都有神林敬祀的习俗,他们认为,神林是神灵的居处,是不能用砍伐、狩猎等方式加以侵犯的。中国人将龙作为本民族的象征,自称为“龙的传人”。实际上,世界各民族都普遍存在自然崇拜的现象,这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自然力量相比,人是如此的渺小,只能逆来顺受,俯首称臣,努力去适应自然,并且,不同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人口分布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形成。例如,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均出现在大河大江流域,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等,因为,丰富的水资源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一。(二)人对自然的影响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也不断增强,对自然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应该说,人对自然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了更适合人类居住的人工环境。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消极影响更需要引起关注,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后果是使生态恶化,进而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归结起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有四种形式:1.改变地球表面结构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城市建设、修建水库等。例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人类不断地开荒种地,围海造田,使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变成了农田,这种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某些地区是不合理的,造成许多环境问题。我国内蒙古大草原就有许多地方因为垦草种地,几年后土壤肥力不够而撂荒,使土地逐渐沙化,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也给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肆虐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就是一例。2.影响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人类活动往往会向生态系统中排放各种物质,当其排放的速度和数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3承载能力时,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受阻,出现环境问题。例如,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影响了全球碳循环,增强了自然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再如垃圾问题,也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影响有关。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所谓“废物”,某种生物排放的“废物”,往往是另一种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例如,氧气作为植物排放的“废物”,却是动物和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垃圾围城”实际是人类掠夺性的消费、大量排放废物、不注重回收利用的后果。3.影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产生的影响导致区域能量的失衡。例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就是由于城市建筑物、道路过多过高,绿色植物较少和大气污染而引起城市区域升温的现象。4.影响环境的演变节律自然环境按照自身规律不断演变,仅就某一时期而言,其发展速度并不为人们所感受到,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使得环境的演变速率加快,从而造成生态失衡。例如,生物物种的灭绝和衍生本来是一种自然演化的过程,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一些物种灭绝了,另一些物种又会出现。然而,由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增加,近几百年来,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上千倍,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极其深远。(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在自然界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身和其他生物的价值和权利?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回答,人类就不会有正确的态度和行动,将不断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今天,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比地球上任何生物都要大,所以,人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减少对自然的影响,使自然生态系统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来演化,当然,这需要人类的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二、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伦理道德长期在人类社会中受到关注,尤其是对于有着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中国,如何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是保护统治阶级利益所必须重视的大事。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作为古老伦理思想的一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挖掘其精髓思想,无疑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使人们树立新的境伦理道德观和抑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这种道德准则的古老的学科。环境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只有30多年的时间,其称谓至今存在许多不同的差别,如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生物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关于环境伦理学的定义,更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多数人认为: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从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来研究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学科。在环境伦理学界,有关环境伦理观的争论一直存在,现代西方学术界认为,环境伦理学方面的分野取决于对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是坚持以人类为中心还是坚持以生态为中心;二是坚持个人主义还是坚持集体主义;三是坚持功利型价值观还是支持其他的非功利型价值观。观点的不同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物或生态中心主义和东方环境伦理学,前两类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每一类中又包含了多个子类,而东方环境伦理学则是东方古老哲学一4种较新的形态。东方环境伦理学受到西方环境伦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是因为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环境伦理思想时,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需要一种新的哲学基础,而作为西方价值观核心支柱的基督教,恰恰缺少这些思想,部分学者认为西方哲学是以一种科学精神来解剖自然的,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以一种审美方式对待自然,因而把视线投向了东方古老文明。法国思想家、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施韦策就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也指出:东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伦理学的理论突破会有所帮助。他认为:“对生命的尊重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不仅是关心人的幸福,而且关心其他事物和环境的福利。”可见,中国古代先哲们的伦理思想已经引起世界环境伦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发展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紧密结合。(一)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仁”、“义”是中国儒家的核心道德观,“仁”被称为最高的道,也是最高的德,而“义”则是实现“仁”的方式和途径。“仁”、“义”不仅对人,而且也包括了对待自然的态度。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意味着人类的道德视野应该从“爱人”扩展到“爱物”。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一,指出:“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也就是说,仅仅“爱人”还不是真正的“仁”,只有将“爱”扩展到自然万物,才真正称得上“仁”。宋儒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的思想。宋儒张载在《正蒙。乾称》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学思想:“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在许多伦理学研究者看来,中国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虽然儒家有关环境伦理的思想把“仁”、“义”扩展到了自然,但是,儒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重视人的主体性,其道德观点形成一种阶梯状排列,认为人际道德高于生态道德,主张在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关系。这种道德观是否是最好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其思想内涵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二)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道”与“德”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内涵中不仅包括了有关人际关系,也涵盖了生态关系。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就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道德经》第25章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放,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和谐统一。庄子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过如下阐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老子和庄子都认为“德”应该包容天下万物,虚怀若谷,不仅在对待人际关系上,而且也应该在对待生态关系问题上采取这种态度。从“道”的普遍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道家还提出了“物无贵贱”的观点,这体现了道家道德平等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是在儒家还是道家思想中都有所体现,这一思想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哲学构架,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许多当代哲学家和环境伦理学研究者的重视,认为其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三)佛教思想与环境伦理道德佛教作为中国化的外来宗教,近两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在佛经中有关环境伦理学思想也有许多体现。佛教的本质是以“法”为本,这是佛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