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有哪些?要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首先了解所谓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以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一定期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表现及成效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而在评估工作中,不同的评估方法对评估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估的方法很多,根据权重确定方法的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1.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综合评估法等,多是采用综合咨询评分的定性方法,这类方法因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夸大或降低了某些指标的作用,致使排序的结果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间的现实关系。2.客观赋权法,即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DEA方法等。其他一些评估方法中权重确定基本上都离不开这两种思路。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所占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对评估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权重确立的合理性与专家的判断水平直接相关。电子政务在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电子政务工程将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导向和促进作用,特别是政府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社会提供政务信息和交互式办公服务,将极大地改善市域社会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从而带动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子政务虽然发展较晚,但是,从2004年起,我国不断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现在全国政府部门建立的网站已突破一万个,60%的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络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63%的政府部门通过网站提供了网上办事项目。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的逐步开展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良性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正日益趋于理性和务实。当然,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或者按照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不仅仅是“政务的电子化”“政务网络化”。而需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规范要求,对现行的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方面。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城市管理的模式,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审批系统,由网上设立、网上变更、网上注销等业务组成,初步实现市工商行政审批的信息;北京市民政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低保信息的网络采集、低保申请的网上审批、低保数据的存储、加工、处理、查询、统计、分析,实现了北京市城乡低保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化,而且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管理事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机关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可以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一)电子政务在城市管理中应用的成效1.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发挥专业部门间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能2.管理比较细,使专业部门的职责清晰,解决了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体制上的弊端3.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考核体系4.对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5.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预案(二)电子政务在城市管理中应用的意义1.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在“新模式”中,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一般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报到指挥中心,为百姓解决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城市管理问题,新模式实现了人民群众和政府的零距离接触,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2.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首先是管理创新,把多个职能部门职能进行综合,体现了责任制;其次是技术创新,建立政府专网和平台,增加了运行内容,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制度,因此也是制度上的创新。3.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电子政务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4.体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2电子政务的应用使政府工作程序公开透明,,增加了一个监督中心,推动了工作的进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政府服务于百姓的责任感明显加强。将政府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相结合,有利于政府管理创新和自身建设。5.政府权限公开透明运用电子政务对城市管理与过去城市管理相比,很多政府权限透明了,“走后门”的情况几乎不可能了。因为所有信息都反映在两个轴心,并且自动生成评价功能。大家都能看得见,老百姓也能够上网看到,不容易作弊。监督权与行政权分离,更加科学了,也更加民主了。政府把自己给约束起来,把监督的权利交给了百姓。将电子政务应用到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是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一则顺乎时代潮流,二则合乎人群之需要,三则把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面临的新课题集中提炼,细化量化,整合信息、形成系统,推进到了21世纪的新水平。电子政务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另外扩大了政府的信息渠道,群众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政府在做什么,这样又进一步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改变过去机关在人们心目中冷漠的印象。政府部门应如何运用政务微博做好社会管理?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新时期科技进步的产物,可归类于电子政务范畴。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的一类,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务微博指党政部门或党政干部经实名认证开通的、用于发布部门或干部个人官方消息的微博;狭义的政务微博专指党政部门经实名认证开通的官方微博。在我国,随着微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开通了官方政务微博,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了解民意、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官员开始接触和使用微博,“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力量。如何利用政务微博更好地服务百姓、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和集中百姓智慧,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首先,始终坚持服务的理念是政务微博的根本。政务微博和政府热线电话、政府网站一样,只是政府和官员与群众互动、沟通的工具。一件工具能不能用好,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看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的好坏,微博是一种人人都可成为信息发布者的新型网络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注”获取信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博平台上,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持续不断的进行回复、评论和转发。这种平民化、交互式的社会信息沟通网络和舆论场域,政府不是天然的信息垄断者,也不能以领导者自居,政府微博能否获得关注和认可并不由自己说了算,而要看来自公众的舆论买不买账。因而,政务微博能否办好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推进政务微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优先考虑在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直接服务群众的管理部门建立政务微博,谨慎试点,逐步推进。其次,运营好政务微博的基础是建立一系列保障机制,确保政务微博“更快、更准、更勤”。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有保障机制来保证政务微博系统稳定的运行。第一,要落实专人进行发布、互动和关注,避免出现“走过场”,甚至形同虚设的情况。同时,对于维护政务微博的专人,不仅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网络传播和微博使用技巧,从而减少与网民沟通的障碍。第二,政务微博要落实具体负责的部门,既要掌握信息资源,又能够统揽政务活动的职能部门。例如,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许多部门就建立了综合行政部门为主,新闻宣传部门为辅的政务微博责任部门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发布信息,同时在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可以更及时的进行调整,提高信息反馈的效率。再者,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就要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微博作为新的信息集散地,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公众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发表观点,传播信息,许多重要信息最早就是通过微博发布的,比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第一条求救信息就是来自于一名乘客的微博。尤其是在传统媒体难以保证及时透明的时候,微博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赢得了民众的信任。政务微博在草根民众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了官民沟通的“直通车”,民众可以借助网络力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表达相应诉愿;而政府则获得了倾听民意的渠道。政府微博的传播效果和生命力,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政府对民意的反馈效果。只有做到网上往下一致,网上网下合理推动,才能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苦难和难题,政务微博才能最终取得公信力。在加强政府微博自身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会应该建立政府微博与政府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推动网络民意从虚拟到现实的转换。一方面,政务微博可以在网上完善咨询和指导工作,指导民众如何运用体制在网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内部可以建立微博意见的督办协调机制,将网民反馈的问题整理归纳,交给相应的职能部门去解决。总之,政务微博的出现,契合了当前我国加强官民有效沟通,提升政府服务品质以及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不管具体形式如何改变,政府在网络问政、网络民意表达中都居于主导地位,作为政府,要积极探索网络民意传播的规律,推动政务微博开启的官民沟通之路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