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4.通过调查、观察、交流活动,了解数字信息的广泛应用,体会实际价值,感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的方法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各一张;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二、明确目标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三、交流提升1.交流例1。⑴出示例1的题目,小组交流: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验证给小组里的同学看。⑵展示交流:为什么能铺满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铺满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是2和3的公倍数;而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8不是2和3的公倍数。)⑶全班交流:用长是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只要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长方形纸片就能正好铺满它。)归纳总结:什么叫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有哪些?能写完吗?(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两个数的公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2.交流例2。⑴出示例2题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⑵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⑶全班交流:①展示学生中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方法。②出示教材中的集合图,说一说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义。③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四、巩固拓展1.完成“练一练”。⑴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⑵全班交流展示,你是怎么找2和5的公倍数的?怎么找到2和5的最小公倍数的?2.完成练习四第1题。⑴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⑵小组交流:右边的集合圈中有三部分,先填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⑶全班展示、交流。3.完成练习四第2题。⑴学生将书上的表格填写完整。⑵小组讨论:观察表格,从哪些行可以找到4和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4和6、5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⑶学生独立填写后全班展示交流。(可以先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4和5、4和6、5和6的公倍数,再完成对应的填空。)4.完成练习四第3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全班展示交流不同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简洁。5.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⑴出示第4题,全班交流:哪些方格两种棋子都会走到?这些方格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⑵学生独立在方格上涂一涂。⑶展示交流,红棋走到的方格里的数都是3的倍数,黄棋走到的方格里的数都是4的倍数,红棋和黄棋都走到的方格里的数是3和4的公倍数。五、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经历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求最小公倍数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四第5题。⑴出示第5题左边四组题目:8和23和95和104和8①学生独立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②小组讨论: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共同特点?③全班交流:这几组数都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较大的那个数。⑵出示第5题右边四组题目:5和78和39和101和5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总结:这几组数都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2.完成练习四第6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讨论交流:根据第5题的规律,哪些组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直接写出来?你是怎么判断的?⑶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点选择简捷的方法。二、提高练习:1.完成练习四第7题。⑴学生独立在书上将第7题的表格填写完整。⑵小组讨论: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与第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相差多少分钟?间隔的时间与两车相隔发车的时间(7分和8分)之间有什么关系?⑶全班交流: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和第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相差56分钟,也就是两车间隔发车时间7分和8分的最小公倍数。除了用列表的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求出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2.完成练习四第8题。⑴出示第8题题目要求及8月份的日历。⑵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小林每6天去一次是什么意思?你能从日历上指出小林第二次去的日期吗?你是怎么数的?小军每8天去一次,你能从日历上指出他第二次去的日期吗?⑶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出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日期。⑷小组讨论:他们再次相遇的日期和第一次相遇的日期相差多少天?这个天数与6天和8天是什么关系?⑸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日期的?(可以在日历上圈一圈,也可以直接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再用7月31日加24天,便是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日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捷?三、拓展练习:完成思考题。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求三个人第二次相遇的日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先求出3、4、6的最小公倍数,再用8月1日加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便是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日期。四、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五第1~5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二、明确目标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三、交流提升1.交流例3。⑴出示例3题目,小组内交流:①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你是怎么想的?②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⑵全班交流:①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为什么正好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因为6既是1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是18和12的公因数。)②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这些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2、3、6这些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③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不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因为4只是12的因数,不是18的因数,不是18和12的公因数。)2.交流例4。⑴出示例题,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找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⑵全班交流:①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找?②比较刚才不同的找公因数的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总结交流: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公因数和找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四、巩固拓展1.完成“练一练”。⑴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⑵全班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2.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先在书上填写,再展示交流。(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右图,说出15和2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3.完成练习五第2题。⑴学生在书上完成。⑵全班交流:你是怎么从表格中看出哪些数是8和10的公因数,哪些数是8和20的公因数?哪些数是10和20的公因数的?4.完成练习五第3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展示交流:列举的方法是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常用的方法。5.完成练习五第4题。(1)出示题目,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哪一组数有公因数2?哪一组数有公因数3?哪一组数有公因数5的?(2)全班交流:有公因数2的一组数肯定符合2的倍数的特征,有公因数3的一组数肯定有3的倍数的特征,有公因数5的一组数肯定有5的倍数的特征。6.完成练习五第5题。⑴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⑵全班展示交流。五、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练习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练习五第6~11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适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简捷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各组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和109和152和610和15⑴出示题目,学生练习(同时指名板演)。⑵全班交流讲评。2.完成练习五第6题。⑴学生练习。⑵小组交流:你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⑶全班交流:观察左边四组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右边四组数呢?(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中较小的那个数。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二、提高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7题。⑴出示题目,你能很快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⑵学生在书上写出答案,再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⑶全班交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要注意观察每组数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完成练习五第8题。出示第8题题目,你能很快说出每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3.完成练习五第9题。⑴学生独立填写表格。⑵小组讨论交流: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⑶全班展示交流。⑷小组合作,找出2、4、5分别与1、2、3、4、5……20等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其中的规律。三、拓展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0题。⑴出示题目,学生先思考,再用铅笔画一画。⑵全班交流:裁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既要是20的因数,也要是12的因数,因而,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0和12的最大公因数。2.完成练习五第11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全班交流:每根短彩带的长和这两根长彩带的长是什么关系?四、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公倍数与公因数的比较练习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练习五第12~14题、思考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重点: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每组数的特点,选择灵活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找出下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