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一、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来编排的。包括“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语文园地三,让学生知道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生我们的祖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渴望。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60个字,会写4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3、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60个字,会写4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四、课时安排《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北京亮起来了》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五、教学建议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9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二、自读识字: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三、合作交流: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四、品读领悟: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五、巩固延伸: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二、品读感悟、合作交流: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3.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5.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6.配乐朗读全文。三、巩固延伸:1、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2、实践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3、写字(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10葡萄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教学具准备: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二、自读识字: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三、合作交流:1.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2.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四、品读领悟: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交流第一自然段3.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4.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5.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6.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7.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8.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五、巩固延伸:1、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练习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枝叶()的葡萄()的凉棚()的老乡()的葡萄干()的沙果3、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配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二、合作交流品读感悟: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三、巩固延伸:1.写字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3)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4)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5)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3、、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1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难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习惯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激趣:(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二、自读识字: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3.识字。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三.合作交流:1、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2、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3、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四,品读领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五,巩固延伸:1.重点:思、寿、凤、凰。“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出示生字卡,组词。2.“摘苹果”游戏,检查词语。二、细细品读,感情升华:1.学生自由朗读四至八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2.全班交流,品读思考,教师相机引导:①从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傣族服装?表情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