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总结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完善与巩固第三单元学习成果,加深印象,深入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知识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述法、比较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总结列框图法展示本单元内容,见框图: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植被开矿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地理背景黄土高原的特征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脆弱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尖锐的人地矛盾不断尖锐的人地矛盾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黄土高原养育了中华民族-2-二、单元补充材料1、黄土分布区和黄土高原黄土分布区和黄土高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最为集中、面积约为30多万平方千米。在阅读关于黄土高原的有关材料时,会出现这两个概念,要注意区分。2、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情况黄土高原是地壳上升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呢?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是由风吹来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石砾残留原地,成为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被风带到近处沉落下来,形成了浩瀚的沙漠;而颗粒细小的粉沙土,则随风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等高山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则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3、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民居——窑洞的开凿,利用了黄土的什么特性?-3-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它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黄土地上开凿窑洞,洞上覆盖有草或其他防雨物质,洞内冬暖夏凉,居住十分舒适。窑洞的开凿,利用了黄土的直立性和干燥性。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地貌因素、地形因素、降雨因素、土壤因素五个方面。地质因素,黄土覆盖厚,抗冲力差;地貌因素,植被稀少,全区天然次生林、天然草地占总面积的16.6%,其中,林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6%,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荒山秃岭;地形因素,山区、丘陵区和塬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3,长度在0.5km以上的沟道27万条。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降雨因素,暴雨集中。大部分地区年降雨200-400mm,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土壤因素,该地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为100-200m,质地疏松多孔,抗冲力差。人为因素主要有:陡坡开荒、破坏林草植被;过度放牧、草场沙化;采石、开矿、筑路等开发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框图法表示:①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②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式在水土流失的形式上,主要有水蚀、风蚀和重力侵蚀。其中水蚀可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重力侵蚀主要形式为崩塌、滑坡、泻溜。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广。二是侵蚀强度大。三是流失量多。四是产沙地区、时间集中。7、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危害在水土流失危害上,更加剧了该区的贫困程度:-4-一是恶化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全区长度大于0.5km的大小沟道达27万多条。水土流失和原有植被破坏,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二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致使群众生活贫困。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地形破坏,土地沙化,土地数量减少,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及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表“沙化”、“石化”,田间持续水力下降,土壤肥力衰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耕地正常年景的亩产量一般只有25-50kg。黄土高原有超过2300万的贫困人口,是我国两大片极度贫困地区之一。三是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在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内,使河床逐年抬高。目前黄河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6米,有的高达13米,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四是水资源的利用受到了限制。水土流失使水库等水利设施淤积严重,缩短了使用年限。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引水灌溉必然引沙,使渠道淤塞和良田沙化。大量泥沙输送入海需耗用大量的水资源,使本已紧缺的黄河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减少。8、黄土高原的地貌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主要有沟谷地貌和沟间地貌两类,其中沟间地貌常常又可划分为塬、梁、峁、墹等地貌类型。本单元课文中提到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即为黄土梁峁区。黄土塬: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º~3º。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º~5º。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并明显穹起。黄土墹:古代河谷经黄土堆积、水力掩盖,且尚未被现代沟谷分割的平坦谷地。三、单元典型试题1、请观察右图,回答问题。(1)水平梯田与坡式梯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2)隔坡式梯田与水平式和坡式梯田相比,既有水平面,又保留较大的坡面,其适宜布局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请说明其科学性在哪?答案: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可很大程度地降低梯田的修建成本⑵在一个坡面上每修平地台梯田,留出梯田上坡方向一定面积的原坡面不修,这样在降暴雨时,径流将坡面的土、肥储量增加一倍以上,就可以满足农业的需要,使农作物增产。(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5-绿色植物(森林、草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环境效益。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坡、林地和荒地,并利用退耕大于25º的陡坡耕地和一些破碎耕地,用以造林、种草无疑是进行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在造林绿化的同时,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乔灌草相结合,讲求实效。应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桑等)、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是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植树)。(3)改善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在牧区,根据草场生产力的实际和草场资源更新的速度,确定草场载畜量,适当压缩牲畜的头数,注意提高牧畜的质量。以防超越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沙漠侵蚕,同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加强草场建设,保护草场,以更好地发挥草场植被的环境效益。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从而改变本区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调动农民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它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4)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我们要有计划地把表土存放好。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以后的矿区复垦工作提供可能。比如:露天矿区,等矿采完后,先对采矿坑进行回填,回填时颗粒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最后上覆表土,压实平整好,再进行生物复垦,提高土壤肥力,恢复矿区耕地,使矿区农业、矿业双丰收。2、读“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关系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右图所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将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代码后的横线上(每个选项限填一次)。(1)人口增长(2)水土流失(3)粮食短缺(4)人均耕地减少(5)需要更多劳动力(6)植被破坏(7)燃料需求增加(8)开垦荒地A:B:C:D:E:F:G:H:答案:(1)A(2)H(3)C(4)B(5)F(6)G(7)D(8)E-6-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