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目标导航】1、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2、教学难点: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3、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4、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回顾反馈】1、史学成就:北宋著名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通史巨著,叙述了从到的历史。2、宋代词人:北宋豪放派大词人是和,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是。3、元曲杰作:元朝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4、宋元绘画:北宋画的《》,是世界绘画上不朽的作品。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5、宋元书法:“宋四家”是指、、、。元代杰出画家是。【自学合作】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368年初,以应天为都城,改称,称皇帝,建立明朝,他就是。2、明太祖即位以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3、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4、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实行。规定命题范围为,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考试文体为“”。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朱棣称帝,他就是明太祖。1421年迁都,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明朝祖强化君权,设立,对臣民进行监视和侦查。【展示提升】1、扫查有关史料,想想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30多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导致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朝政混乱,人民抗争。)2、出示《举子看榜图》,学生看图想象这些人当上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所以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1)想想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2)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死板的考试方式。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呆板的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死为了对知识分子加强思想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3、靖难之役是怎么回事?它说明了什么?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简要介绍靖难之役的经过,说明封建君权的强化,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明成祖迁都北京,意在加强北方边防,巩固明王朝对北方的统治。另一方面,迁都北京也是中华民族长期融合的必然结果。)【梳理巩固】1、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2、一个加强思想专制的测试3、明朝加强君权的两大措施、。4、两个特务统治机构、。【当堂检测】()1、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①设三省六部②设三司③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④设特务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2、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古代的称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大都②中都③涿郡④北京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3、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称帝的地点是。A、应天B、兴庆C、大都D、建康()4、明朝采取下列政治措施,不利于君权加强的一项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分封藩王C、废行省设三司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5、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2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目标导航】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史实、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2、教学难点:弄清古今地名的差异,了解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3、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4、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了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回顾反馈】1、1368年,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建立明朝,他就是。2、明太祖在中央废,撤,由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设立,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3、明朝设立特务机构和,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4、实行“”,培养忠顺皇帝的奴仆。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5、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6、1421年,明成祖迁都,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自学合作】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概况人物时间次数人数船数到达范围技术设备郑和1405—1433年7次27000多人200多艘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船上装有航海图、罗盘针,用于航海指示方向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发达。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2)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性质: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2)军纪: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才能:戚继光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2、1573年后,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主权属中国。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展示提升】1、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有何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什么启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也促进了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应该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对外交往,用世界上优秀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发展自己。)2、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他们说出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条件。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3、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梳理巩固】1、两个历史人物郑和、戚继光2、两项英雄壮举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3、一段历史国耻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当堂检测】()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A、蔡伦B、毕升C、郑和D、郑成功()2、明朝时的西洋是指今天的。A、印度洋一带B、南海一带C、东南亚一带D、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地区()3、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4、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3()5、1553年用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A、英国B、荷兰C、葡萄牙D、西班牙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目标导航】1、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2、教学难点: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3、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4、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回顾反馈】1、为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扩大明朝政治影响,派郑和出使西洋。2、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3、中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在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的倭寇。接着,他又率部进入、,剿灭那里的倭寇。4、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自学合作】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兴起: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族,明朝前期属管辖。明朝后期杰出首领统一各部。年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2、强大:努尔哈赤武装反抗明朝的,夺取了大片土地,并迁都沈阳,后改称。努尔哈赤死后,继承汗位,他重视,改革,注意选拔,势力不断扩大。3、清朝建立: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年,皇太极在称皇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年,清军入关,迁都,统一全国。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朝初年,沿用明朝旧制,设置和,同时保留原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须经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2、君主强化的措施(1)设立军机处:为加强君主专制,皇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听从皇帝指挥。名存实亡,到皇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的进一步强化。(2)大兴文字狱:为了加强,从思想领域控制,、雍正和三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文字狱”造成了,摧残了。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和。【展示提升】1、结合教材P52“动脑筋”,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2、女生:“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男生:“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3、“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面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什么问题吗?(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4、在我国清朝前期,尤其是乾隆、嘉庆两朝,考据学(考据,指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很发达,因为研究考据学就可以远离政治,也就免于因政治问题而获罪。。你认为考据学的发达跟清朝哪种现象有关系?知识分子脱离政治,不问政治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考据学的发达与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有关;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