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红色感怀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红色感怀篇单元说明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不忘战争,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守护和平。七十年过去了,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那片染满鲜血的红色土地没有忘记。清明时节寄哀思,让我们再为烈士的坟墓添一抔土,在墓碑上放一朵白色的小花......我们沐浴着阳光成长,我们胸怀理想展翅飞翔,我们在鲜红的五星红旗下立下誓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已经接过你们的钢枪,像雄鹰搏击长空,敢于亮剑!第一课:墓园变迁【导读】: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洪泽湖西畔,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曹庙区朱家岗乡,现为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朱岗村,离泗洪县城约35公里。朱家岗烈士陵园建于1943年,后经两次较大规模修缮。七十年来,陵园经历了令人感慨的变化,逐步建设完善。1943年8月,中共泗阳县委、泗阳县人民政府、泗阳县参议会决定在朱家岗修建烈士陵园。10月初开始动工兴建,历时40天,1943年12月竣工。陵园占地4亩4分,虽然结构简单,但颇为壮观。陵园南边是大门,周围是青砖砌的花墙。墙上是22幅壁画,展示了朱家岗战斗经过。大门两侧是泗阳县参议长、书法家周华青亲笔手书的对联:“七十丹心光宇宙,六年汗马壮山河”,横楣是浩气长存。大门两侧的石灰白壁上书写叶英所作的《血战朱家岗》长篇叙事诗104首。内战时期,国民党朱家岗乡公所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闯进朱家岗烈士陵园,拆毁大门,将陵园周围的花墙和房子推倒,把砖运走。他们还将烈士坟前的石碑砸倒,将烈士坟前的木碑毁光。有的还乡团将烈士名录碑砸成碎块。朱家岗广大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他们看到烈士的坟墓被糟蹋,心中不忍,乘国民党还乡团不注意,又把被毁坏的坟填了起来。1959年,参加过朱家岗战斗的二十六团一营营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军长李光军前来朱家岗烈士陵园,看到劫后陵园没有石碑,没有围墙,没有陈列室,只有十几棵松树在风中摇摆,十分难过。回到部队后,向老团长罗应怀作了汇报。不久,罗应怀将军派专人给曹庄公社送来人民币7000元,这是他自己的积蓄,请地方政府整修朱家岗烈士陵园。1974年,年近八旬的革命老人邵实夫来到朱家岗烈士陵园,看望在朱家岗战斗中牺牲的儿子邵文的墓冢。他看到烈士陵园劫后的惨景,感到十分凄凉。老人从泗洪直上北京,亲手将自己的建议信交给张爱萍同志。在邵老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年倭寇逞凶,妄图使我亡国灭种。当时仁人志士、革命青年踊跃奋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今天看到当年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躺在荒草丛中,无人过问,岂不令人寒心?为了不忘过去,不忘传统,为了兴我中华,振我民族,敬请当年老首长关心一下朱家岗烈士陵园。”邵老的信,短短300余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读了以后,令人感动。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革命委员会接到信和批示以后,立即责成民政局、人武部组织专人搜集革命烈士资料,准备修建烈士陵园。1980年2月,中共泗洪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朱家岗烈士陵园。这次修建工程从1980年7月开工,同年12月10日竣工。建筑陵园大门一座,大门前围河拱桥一座,烈士墓围墙一道,墓区前建长方形碑廊一座,修复朱家岗战斗殉国烈士英名录碑一座,陵园四周筑花墙,墙外挖围河。重新修建的朱家岗烈士陵园,南北各有一个大门,园内树木林立,郁郁葱葱。73座烈士墓冢整齐排列,墓区的墓墙南侧树立着4块石碑,上有一座护碑长廊,甚为壮观。较之第一次建筑的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威武雄壮。从1996年起,朱家岗烈士陵园开始第三次重建工作。这一次重建,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投资之高,在朱家岗烈士陵园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1995年9月,罗应怀同志专程到泗洪县朱家岗烈士陵园,当他看到陵园人迹稀少,满目荒凉,陈列室里零乱不堪,烈士坟前荒草丛生,心中不胜感慨。回到北京以后,罗应怀同志决定写一份《关于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感想,最后着重指出:当前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但是,大好河山来之不易,我们切不可忘记“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艰苦岁月,切不可忘记革命传统。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四化建设。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朱家岗烈士陵园建设好。罗应怀同志关于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报告递到中央军委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即作出批示:“同意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请有关单位、有关部门给予协助支持。”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朱家岗烈士陵园于1997年5月25日修建竣工。新的朱家岗烈士陵园既典雅又朴实,既有现代风格又庄严肃穆、威武雄壮。新的陵园保持了原来陵园的结构,也具有现代陵园的特点。巍峨雄壮的朱家岗烈士纪念塔在园中高高矗立,塔身高19.42米,象征朱家岗战斗发生在1942年,塔基26层台阶,表示参加战斗的二十六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纪念塔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建筑面积195平方米的朱家岗战斗展览馆和陈列馆。大门内两座护碑长廊,分别竖立着烈士名录碑、碑记、墓志铭、中央和地方首长题词及修建碑记,这些石碑都是镌刻精美的大理石,它们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将永远刻在石上,也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新建的陵园大门高l0米、宽20米,威武雄壮、庄严肃穆。大门横楣上朱家岗烈士陵园七个大字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73位烈士墓穴都在鲜花翠柏丛中,更增添了烈士陵园悲壮肃穆的气氛。目前,朱家岗烈士陵园已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练习题】:1.朱家岗烈士陵园始建于哪一年?经历过几次重大的修缮?简要说一说陵园的坎坷经历。2.说说巍峨雄壮的朱家岗烈士纪念塔的象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参观朱家岗烈士陵园,了解它的历史变迁。第二课:纪念朱家岗(诗二首)【导读】: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日,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在洪泽湖畔朱家岗与日寇平林师团浴血苦战十八小时,指战员用刀枪、棍棒、牙齿重创敌人,粉碎了他们对我淮北根据地的“扫荡”,为新四军战史写下光辉的一页。拓荒者不必在名山里查问,不必在奇峰间寻访,朱家岗只象一位平凡的苏北农民,一个俯身向前、拉犁垦荒的形象。中国农民的脊梁,弯曲得实在过于久长。但他们明白一个哲理:该拉犁时俯身拉犁,该扛枪时挺胸扛枪。于是,朱家岗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他挺胸牺牲在弯腰耕耘的洪泽湖旁。倒下,还象在躬身前进,倒下,还隆起宽厚的脊梁。从那,淮阴向祖国献出一座拓荒者的雕象,----中华大地原本就是古老的艺术厅堂。让我们的脊背多流汗水吧,为了那曾经流血的胸膛!小鬼班个子跟不上枪杆,军装直拖到腿弯,十多顶军帽下,十多张娃娃脸。“立正,报数,向前看!”班长的命令还带着奶味的香甜。是去学习?是去练操?还是去化妆演出,火线慰问伤病员?回答我们的是一支十多岁的歌,稚嫩的歌声也挥刀杀向前沿:“血泪是乳汁,战壕是摇篮;刺刀是教科书,仇恨是总动员……”“小鬼班”大步走进滚滚烽烟,博物馆珍藏起他们杀敌的枪杆。试一试吧,今天:试一试那曾经压在孩子肩头的重量,可会让我们肩头打颤?【练习题】:1.读一读诗歌,说一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诗歌《拓荒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背诵。【综合实践活动】:背诵诗歌《小鬼班》,采访村里的老人,进一步了解小鬼班小战士的英雄事迹。第三课:朱家岗战斗侧记——日记两则【导读】:一九四二年冬,日寇对我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始大“扫荡”,我们九旅宣传队(即奋斗剧团)是随旅部行动的。经淮泗到达淮宝后,旅首长决定要我们回洪泽湖西单独活动,同时做些群众宣传工作。回湖西后,我们活动在界头集、臧桥、大戚庄一带。十二月八日转移到梨园附近的裴庄宿营。十二月十日凌晨,震惊淮北的朱家岗战斗打响了。朱家岗距裴庄不到十里路。十日当天,我曾到朱家岗附近去过。十一日,我又曾到过朱家岗主要战斗地点——曹圩子北交通沟。当时也曾作过简短的记述,在纪念朱家岗战斗四十周年的时候,把它整理出来,作为我的一点真挚的纪念。——王统献(一)十二月十日星期四晴天我下岗后刚睡下不久,急骤的枪声在我们驻地不远的地方响了起来。大家赶紧从地铺上爬起来,捆好背包,等待命令。这些动作,只在十几分钟内就完成了。虽然我们是文艺工作者,但我们更是军人,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早已养成迅速敏捷的战斗生活作风。这是天还未亮。听来枪声距我们驻地不会超过十里路,但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时还闹不清楚,因此队里决定,查明情况,听候上级指示。天完全亮了,枪声好象比开始时远些,而且枪声沉闷。有作战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近距离对射的缘故。说明战斗在某个村子里进行着。大概是七、八点钟吧,我们接待了一个负伤的战士,他是二十六团的。这时我们才知道正在和敌人战斗的、是我们旅主力部队二十六团。为了查明战斗情况,队里领导派我向枪声的方向去侦察。自从反“扫荡”以来,我们宣传队单独活动后,队里就叫我担任侦查员的任务。发了一件黑色棉袍子,腰里扎着根腰带,怀里揣着两颗手榴弹,一副农村小青年的打扮。接受任务后,我就朝西南枪响的方向走去,边走边打听。只见各个村头都有人站在那里向枪声方向张望。那神情即是紧张,也是关怀。相互说话的声音都很低,几乎是耳语。议题不外乎仗在哪里打?谁跟谁打?是鬼子还是汉奸、维持会?我们的部队是主力还是县大队等等?冬天,树叶子早落光了。地理的庄稼也收净了。田野里光光的黄土甚么遮眼的东西也没有,一眼望去老远。当我走到一个地势比较高的村头时,一些老乡正站在那里往西面四、五里远的村子张望。那村子里不断传出枪声,手榴弹、迫击炮弹爆炸声。还有一股股烟火在村子里升起。一位老乡对我说,那村子叫曹圩子。我总算清楚了,战斗就是在曹圩子一代进行的。已经是下午了,太阳转到西南方向,从我站的村头向着东南界头集方向,有几个骑兵沿着洼地向我们奔驰而来,开始人群有点骚动,因为弄不清是哪方面的队伍。当越来越近,也看得越来越清楚后,才看清他们是穿灰色军装,是我们自己的骑兵。走近后,原来是我们旅骑兵连的,上去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向我和老乡们询问还在战斗的村庄情况,他们对我说:“旅长来了。”说罢扬鞭打马,沿着洼地向西、向枪响的方向驰去。原来他们是前卫。接着身穿皮夹克骑着枣红马的韦国清旅长,还有一分区副司令员白浪(司令由韦旅长兼),旅政治部主任张政寰等首长过来了。他们在村头稍作停顿,就朝着前卫去的方向策马而去。从旅首长所乘的马、身上淌着汗、冒着热气来看,首长们是以急行军的速度从某地赶来的。反“扫荡”开始后,听说旅长是带骑兵连活动的。韦国清旅长善于用兵、作战有经验、威信也高,打仗时只有韦旅长在,那胜利就十拿十稳了。今天他就亲自带着骑兵连来。胜利又是有保证的啦!我这样想着,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赶快回到了队里,向领导汇报了所了解到的情况,特别是亲眼见到韦旅长带着骑兵连到前面指挥战斗的消息。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情绪也稳定下来了,决定原地不动。曹圩方向的枪炮声,一直想到晚上。(二)十二月十一日星期五晴天朱家岗方向的枪炮声没有了,但气氛仍然是紧张的。因为到底是谁胜谁败,还不清楚。早饭后,队领导仍叫我去曹圩子方向看看。我沿着四通八达的交通沟(路沟),踏着还未融化完的浓霜,向西南方向走去。那时走走停停,听听问问。因为昨天那样激烈的战斗,今天到底怎么样?心中没有数。当我走到距曹圩东北不远的地方时,看到交通沟里我们烈士的遗体和一滩滩血迹,还可以看到手榴弹爆炸的弹坑和搏斗的痕迹。我已进入昨天的战场了。听说二十六团机关人员突围时,在这里和日军一支迂回包围曹圩的队伍遭遇。团直机关人员特别是电台同志,表现得很英勇。电台台长李圣书,报务员袁龙怀,译电员李书举为了使电台不落入敌手,为了保护密码,他们在和敌人遭遇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电台拆开埋藏,把密码毁掉,而没有去考虑个人如何突围。因此,一些同志翻上路沟,冲了出去。电台砸坏了,密码烧掉了,他们因失去突出去的时间而壮烈牺牲。牺牲的还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干部、锄奸股长宋云玺同志。再往前走,交通沟里敌我双方拼杀、争夺的痕迹就更多,更清楚了。紧靠曹圩北面的这条东西交通沟,深约两米左右,每隔几十米远就有一个凸字形的横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