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和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的概念二、文献分类的作用三、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分类,应该指一切知识载体的分类狭义的文献分类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包括书籍及其它文献资料)的分类。文献分类: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文献分类概念的含义1、文献分类的根据是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与其他显著特征。2、文献分类的工具是文献分类法。3、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分门别类地组织与揭示文献。4、文献分类的对象是图书馆与各种文献信息机构所收集与使用的古今中外各种文献。二、文献分类的作用1、组织分类排架:藏书的排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分类排架效果比较理想。2、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常用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组织起来的。建立分类检索系统便于人们按类检索、查找文献。分类排架的优点1、能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类熟悉馆藏文献,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文献;2、提高了开架借阅的质量;3、可以按类进行文献流通统计,了解读者的借阅情况与阅读倾向,为藏书建设提供可靠依据。4、分类号反映了文献资料所属学科内容,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把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三、文献分类法的概念1、文献分类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2、分类法一般包括类目表和分类规则,它是类分文献、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的工具。2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一、《中图法》的基本序列二、《中图法》的框架结构三、《中图法》中类目的排列四、《中图法》中类目的关系五、类目注释六、《中图法》的标记符号七、《中图法》的编号制度一、《中图法》的基本序列基本序列也称基本部类或部类,是分类法编制中为建立知识分类体系,对知识门类所进行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与排列,是确立基本大类的基础。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哲学、宗教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图书二、《中图法》的框架结构1.宏观结构编制说明索引基本大类表主表附表基本类目表使用手册基本大类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N自然科学总论B哲学、宗教O数里科学和化学C社会科学总论P天文学、地球科学D政治、法律Q生物科学3E军事R医药、卫生F经济S农业科学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工业科学H语言、文字U交通运输I文学V航空、航天J艺术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K历史、地理Z综合性图书2.微观结构《中图法》的微观结构,即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中图法》的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例如:类号R318.01生物力学类名生物流体力学,骨、软组织力学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医注释和学工程中的应用等入此。参照类级参见Q66。(用空格和字体表示)三、《中图法》中类目的排列1、类目的排列包括纵向排列和横向排列2、纵向排列决定于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3、横向排列指一个类中同位类的排列《中图法》类目排列的基本原则1、同位类的排列贯穿着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学)2、当某类事物客观次序不明显或人为的次序更有利于检索是,按人为次序排列同位类(I242/I247中国小说按照写作时间先后排列)3、优先使用事物的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的次序、科学的系统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G61/65各级教育)四、《中图法》中类目的关系1、纵向关系显示(1)从属关系是指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上位类与下位类的关系来体现的。I文学I2中国文学I24小说I246现代作品I246.7新体短篇小说4(2)并列关系是指处在同一划分层次上的不同类目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同位类和同级类来体现的。由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下位类,彼此称为同位类。I24小说I25报告文学I26散文在一个类系中,类级相同,但不属于同一个上位类的类目互相称为同级类。I234话剧I246现代作品I267当代作品以上三者不是同位类,却是同级类。因此,同位类必然是同级类,同级类有的是同位类,有的不是同位类。相关关系(3)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通过采用类目参照与多重列类法来体现,用“参见”来显示。如:G804.21运动与人体结构参见R33。五、类目注释《中图法》类目注释主要有内容注释、类目关系注释、分类方法注释、类目沿革注释等几种类型。《中图法》的注释是类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了解类目的含义和使用分类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六、《中图法》的标记符号《中图法》标记符号应具有的性能是容纳性、表达性、简短性、助记性。1.基本标记符号:(1)《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编号,用一个拼音字母表示一个大类,只有“工业技术”所属的二级类,采用了双字母。以第二字母顺序反映类目的序列。(2)在字母后,用数字来表示基本大类下类目的划分,采用小数制2.辅助标记符号:-总论复分号,读作“短横”·间隔符号,读作“点”/起止符号,“读作起止符号”()国家区分号,读作“括号”=时代区分号,“读作等号”3.标记符号的排列:类号由左至右逐位对比进行排列,先比较字母部分,再比较数字部分,字母部(1)按英文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2)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数制排列。(3)数字之后如果还有字母,则在前部类号相同的基础上,再按字母顺序排列七、《中图法》的编号制度51、基本编号制度:《中图法》使用的编号制度是基本的层累标记制。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配以相应不同位数号码的编号方法,类目的等级与其号码位数是相对应的。层累制的号码可以无限纵深展开,可充分满足类目体系层层展开配号的需要,同时又有良好的表达性。其缺点是类目愈细,类号就愈长,影响号码的简短性。如K历史、地理………………………一级类目K2中国史…………………………二级类目K20通史…………………………三级类目K204古代史籍……………………四级类目K204.1纪传体史书合刻…………五级类目2、编号制度上的变通措施:借号法:(1)借上位类类号:有时为了缩短类号,或对重点类目给予较宽裕的号码,某些下位类借用相邻的与上位类同级号码的编号法。(2)借同位类类号:当某类列的同类数量不多,且这些同位类都有较多下位类时,借用相邻空余的同位类的号码,并将其直接扩展为双位数字的编号方法。第三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组配技术及其应用一、通用复分表二、专类复分表三、类目之间的仿分四、类目仿分组号要点组配技术:是指利用分类表中已有的表示简单主题概念的类号,按一定规则组合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达分类表中没有的复杂概念的一种技术。一、通用复分表:通用复分表是供整个分类表各大类中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它附在《中图法》的后面,包括“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中国民族表”、“世界种族与民族表”、“通用时间、地点表”中小学常用的有“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时代表”1、总论复分表编列出各学科门类均可遇到的共性区分内容,如理论、立法、机构、教学、参考工具书等。复分号用“—”表示。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表中任何一级类目(除个别者外),无论是否注明“依总论复分表分”,均可使用本表复分,复分时将本表有关号码加在主类号之后即可。(2)总论复分表的类目,如果主表中已经列有专类,无论配号是否一致,均不再使用本表进行类目复分。(3)具有总论复分表中两种以上区分标准的文献,只能选择其中主要的一种加以复分,不能重复使用。6(4)凡本表中的某些区分内容可以通过专类复分表或类目仿分组号的,均不能再使用本表复分组号。(5)主表“C”、“N”中的C0/[7]、N0/[7],由于其本身就是总论性类目,因而在该大类下依据本表重复列出了总论复分的类目和类号(省略了总论复分号“-”),当使用时,就无需再用本表复分。2、世界地区表分别依据自然区划、行政区划以及语种、人种、宗教、集团、古代地区等标准划分,对于某些跨洲、跨地域的国家或地区,均分别依据惯例用注释指明其归属于某个地域或地区,或编列总论性类目。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凡类目中注明“依世界地区表”分者,均可使用本表,将有关号码加在主类号之后即可。(2)未注明而需要使用本表细分时,可将地区复分号用“()”括起,加在主类号之后。(3)主表中的某些类目,已具有国家地区特征,则不能再使用本表复分。(4)主表中用数字3/7连接的一组类目,已具有世界某洲含义,在使用“世界地区表”复分时,要去掉重复号码。(5)凡使用本表中属于概括性地区号码(洲和洲以下的地区)复分后,还需再细分时,则必须先在地区号后加“0”,再进行复分。3、中国时代表依中国历史分期编列,首先列出基本历史时期,再按朝代进行划分,属于跨历史时期的时代一般归并于前一个时代,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细分到年代。凡类目中注明“依××时代表”分者,均可使用相应的时代表,将有关号码加在主类号之后即可。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未注明而需要使用时代表细分时,应在复分号前先加时代区分号“=”。(2)主表中某些类目,已具有时代特征,则不能再使用时代复分表重复反映该时代。(3)主表中某些具有中国属性的类号(用1/7连接的一组类目)具有中国时代的含义,复分时,应去掉表示该时代的相应号码。二、专类复分表:专类复分表是供分类表中某大类或某大类中部分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专类复分表是根据各类文献分类的需要而编制的,相对于通用复分表而言,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只供某大类或某大类中的有关类目复分时使用,其他类不能依此表复分。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类复分表只限在类目注释规定的类目范围内使用2、根据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次序来复分3、部分专类复分表中的子目还采用仿内部子目分、仿有关主表类目分、依照其他专类复分表或利用通用复分表分三、类目之间的仿分:利用相临或相关类目的子目,作为有关类目复分依据的组配编号法,称之为仿分。《中图法》运用仿分有临近类目仿分和仿总论性类目分两种类型1、临近类目仿分:(1)指当一组相邻的类目以相同的分类标准展开时,一般将前面的一个类目7详细展开,后面的类目不再列举,而是分别仿照前面已展开的子目细分,这样就缩减了类表的篇幅。(2)仿临近类目的特点是,仿分类目与被仿分类目基本是性质相同的类目,某类目所仿分的一组子目,与该类目拟细分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四、类目仿分组号要点1、类目仿分应依据主表有关类目注释规定的范围进行仿分,凡不在限定范围之内的类目不得随意仿分,用户如有需要,应在本馆文献分类法使用本中明确规定,并确保类号不发生冲突。2、类目仿分必须严格根据注释规定的仿分次序进行。用户在制定使用本时,要根据文献收藏的实际来确定某类在本馆使用的类级,如果某类没有细分到底,那么该类规定的类目仿分(包括依据专类复分表分)也不得使用。第四节文献分类标引工作一、分类标引工作程序二、同类书的区分与书次号的编制一、分类标引工作程序:1、文献主题分析:文献主题分析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标引的质量,而且从根本上影响检索系统的检索效率。方法:详审书名,阅读内容提要,检查目次、文内标题、图表、数据、参考文献目录,阅读序跋,浏览全书,了解著者、出版社参考各种工具书,集体讨论或请教专家。2、确定文献主题:注意区分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注意区分专业主题与相关主题,在确定和取舍主题时,还要注意参考分类法类目划分和使用次序。3、文献分类查重:利用公务分类目录和计算机检索系统进行文献查重,目的是避免同书异号,使同一种文献的分类标引前后一致。处理方法:(1)新书:待分类。(2)文献和以前已有的书完全相同(书名、著者、内容、版本),只要将原分类索书号照抄,作为复本书处理。(3)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以前有过,但这次来的是不同版本、译本、增订或修订本,处理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