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4.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9.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1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1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4.生产关系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人们的阶级关系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1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1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1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18.生产方式是指()。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9.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A.自然环境B.劳动者C.生产资料D.劳动产品20.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21.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成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2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C.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23.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精神文明水平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4.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它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它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C.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D.它不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25.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A.分配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2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B.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8.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A.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2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A.阶级性B.继承性C.社会性D.主观性3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艺术、道德、哲学、宗教B、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C、社会心理D、政治法律思想3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C.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33.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A.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B.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C.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34.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A.改造自然B.适应自然C.制造工具D.控制自然35.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36.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37.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38.国家是代表()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39.“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4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41.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42.社会存在是()A.社会环境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4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44.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人与工具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45.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A.国家元首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D.政党46.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A.阶级妥协的结果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使用暴力的结果47.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关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48.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49.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5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51.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A.产业革命B.思想革命C.政治革命D.经济革命52.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53.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5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A.人的物质属性B.人的自然属性C.人的精神属性D.人的社会属性5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56.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57.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58.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59.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60.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6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6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6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A.特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B.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C.特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D.特指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理论家6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参考答案:1.A2.A3.A4.B5.B6.C7.A8.A9.B10.C11.B12.C13.D14.D15.B16.C17.B18.D19.C20.D21.D22.D23.D24.C25.B26.D27.D28.A29.B30.B31.A32.B33.B34.C35.C36.D37.A38.A39.C40.B41.C42.B43.B44.